陕西找到“一带一路”新发力点

2015-04-24 08:45:07         来源:陕西日报     浏览次数:

  2014年,74岁的肖云儒作了一次大胆的尝试。

  作为长期生活在古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文化学者,能够从西安出发,重走丝绸之路既是夙愿,也是使命。肖云儒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就作为年龄最大的团员,参与了这次由国内多家媒体举办的“丝绸之路万里行”活动。

  沿着河西走廊,西出玉门关后,一直到中亚的乌兹别克斯坦,放眼四望,掠过眼前的大多是一望无际的沙漠、戈壁还有点缀于其间的绿洲。在乌兹别克斯坦大沙漠中一场颇具惊险的“油荒”,让肖云儒在内的团员们领教了丝路之难,生态之艰。“丝路是伟大的,在这条路上曾经创造过繁荣的经贸和灿烂的文化,如果在生态方面我们能够和中亚国家形成一个互动交流,那将是一件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的大好事,毕竟我国的西北地区和中亚一些国家在气候上相近,地貌上相似,具备这种合作的潜力和条件。”肖云儒说。

  这种想法和愿景,正在有望成为现实。在“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陕西如何找准定位、主动融入,除了经济、外贸和文化之外,以林业为主导的陕西与丝路沿线国家的生态合作、生态互补、生态交融正在成为一个新的发力点。

  复兴丝路:离不开对环境的保护

  2100多年前开通的丝绸之路是一条贸易互通之路、文化交融之路,也是一条通天下的林路。“我送茶叶你送汗血、我送牡丹你送核桃、我送陶瓷你送琉璃、我送丝绸你送石榴、我送金银你送球琳(美玉)、我送生漆你送胡瓜……”

  这些农林产品的互通有无推动了中国古代林产品及加工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产品附加值。天长日久,丝绸之路本身也成了牡丹、芍药、石榴等植物的自然传播道路。

  正是因为这些林产品的交换丰富了丝路沿线人民的生活,而交换的物种又促进了生态文化的传播。但同时,古丝绸之路也见证了楼兰古国等人类文明因生态变化而走向衰败的过程。“‘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战略构想是加强区域林业合作的重要平台,丝绸之路的复苏,离不开对环境的保护和关注。”2014年9月在北京召开的“中亚地区林业战略合作高级研讨会”上,这一观点得到了丝绸之路沿线各国的广泛认同。

  “中亚地区和蒙古以及中国西北地区被划为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这一地区的显著特点是水资源极度匮乏,土壤侵蚀、水土流失和土地荒漠化现象严重。伴随着干旱,土地的生产能力较差,人口数量不断增加,使干旱和半干旱地区人民生活更加贫困。”联合国粮农组织中亚林业官员艾克瑞·亚泽哲说道。

  中亚五国领土面积总和大约有400多万平方公里,除一些大城市周围有成规模的绿洲外,崇山峻岭、沙漠戈壁、荒漠草原占据了其中的绝大部分。提到中亚的生态,不由得让人想起“咸海危机”。咸海形成于250万年前的远古时期,水位经年保持不变。20世纪60年代后,由于阿姆河和锡尔河的河水大量用于农业和工业,再加上20世纪70年代以来气候持续干旱,导致湖面水位下降、湖面积急剧减小和湖水盐度增高,湖盆附近地区大量干盐堆积。1987年,咸海分成两部分:北咸海和南咸海;而到了2003年,南咸海分成了东咸海和西咸海。“咸海”其实已经不复存在,有专家预言,咸海将在15年内彻底消失。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称咸海剧变“是我们这个时代最严重的环境灾难”。

  一条本来是林产品之路、生态路的古丝绸之路,在千年的流变中被流沙所吞没,被戈壁所侵袭,变得若有若无、时隐时现,在丝路经济带的大背景下,重建和复兴丝绸之路作为生态之路的任务重要而迫切。

编辑:wangy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陕西特色小镇要突出特色防止房地产化

  陕西省住建厅近日印发《关于规范推进全省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的意见》,要求防止特色小镇和特色小城镇建设房地产化。【详细】

“一带一路”国家建立“植物保护国际联盟”

  在召开的第三届国际生物入侵大会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将建立国际联盟,联合开展外来物种入侵防控。【详细】

国家公园亮相 陕西有哪些“国家公园”?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近年来,随着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建立,陕西省在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与修复方面取得显著成果。【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