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网上公示

2015-11-20 10:09:52         来源:中山日报     浏览次数:

  记者19日从中山市住建局了解到,从11月19日开始到12月18日,中山对《中山市低碳生态城市建设规划》公示,有相关建议可向市住建局反馈。

  构建“一心六楔、两带七廊多片”的生态安全格局

  在生态格局上,中山将延续“山、城、水、田、海”的生态基底格局,保育山体植被、基塘农田、滨海滩涂湿地等区域生态系统,保护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水源涵养林等生物栖息地,沿河流水系、生态景观林带、环城绿带建设生态廊道,连接生态斑块,保障自然过程的连续性,强化自然山水格局。构建“一心六楔、两带七廊多片”的生态安全格局。

  “一心”为五桂山生态保护区,中山市南部山区重要的绿色生态安全屏障和“生态绿肺”,对重要的水源保护区和涵养区进行保护,整合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等资源密集区,进行保护式开发建设。“六楔”为五桂山绿心向铁炉山森林公园、崖口红树林保护区、横门-洪奇沥出海口、东河口三角洲、卓旗山森林公园、金钟山森林公园六个生态绿核延伸构成的生态绿楔。“两带”指沿横奇沥水道和西江干流-磨刀门水道的河流生态防护带。“七廊”指四条主干水系廊道和三条生态隔离带,水系廊道包括小榄-横门水道生态廊道、鸡鸦水道生态廊道、拱北-狮滘河生态廊道、石岐河生态廊道,生态隔离带包括北部生态廊道(中江高速生态景观林带-阜沙生态基围-黄圃水道)、中部生态廊道(横栏基塘系统-环城绿带北段-港口生态基围-二滘口沥-三宝沥)南部生态廊道(铁炉山-省立14号生态景观林带)。“多片”指中山市内集中连片的基塘农田生态系统及海滨滩涂湿地生态系统,分别是横栏-板芙基塘生态农业区、东升生态农业区、阜沙-港口生态农业区、黄圃生态农业区、三角-民众生态农业区、南朗滨海生态区、坦洲生态农业区。

  七大工程建设低碳生态中山

  根据规划中的低碳生态建设行动框架,中山低碳城市建设计划重点推进产业低碳化发展工程、绿色能源建设工程、绿色交通发展工程、绿色建筑发展工程、市政与环境建设工程、碳汇提升工程、低碳生态示范区建设工程等七大重点工程。

  产业低碳化发展工程包括零散工业用地调查与锌铁棚改造、淘汰落后产能、推动工业节能减排、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发展节能环保产业、产业园区低碳化改造等具体工作推进,中山将推动省级以上工业园区开展低碳化改造,推动企业开展自愿性和强制性清洁生产审核,重点推进化工行业企业开展清洁生产审核。

  在绿色能源建设工程中,中山应大力发展清洁能源,逐步提高清洁能源使用比例;积极探索如太阳能等适合中山发展利用的可再生能源的规模化应用;推进分布式能源建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优化中山市低碳能源供应体系提供支持。

  绿色交通中,中山将建设珠江西岸区域枢纽城市,打造特色公交都市,大力发展绿色运输。到2020年,公交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方式分担率达到50%。新能源汽车占全市机动车总量比例达到10%。

  在推广绿色建筑上,争取到2020年,新建建筑绿色建筑比例达到80%,其中三星以上达到10%以上,二星以上达到30%。

  市政与环境建设工程中,以资源循环利用以及提升环境质量、恢复环境容量为导向,建设绿色市政与环境支撑体系。

  碳汇提升工程中,计划新增森林面积1万亩,新增4个森林公园,创建9个森林家园,建设3000公顷沿河生态景观林带。2015年初步达到国家森林城市建设标准,2020年通过国家森林城市验收。

  低碳生态示范区建设工程中支持火炬区开展低碳工业园区建设,探索产业园区低碳化建设模式,条件成熟申报国家低碳工业示范园区。

编辑:wangy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城市绿色基础设施:规划和实施的战略方法

  2013年,绿色基础设施欧洲战略被采用,并明确地涉及到城市空间。在欧盟层面,绿色基础设施的概念已经根植于欧盟生物多样性战略中,因而明确地提到自然保护。在我们的理解中,城市自然保护包括物种和栖息地保护(生物多样性),【详细】

健康规划:英国绿色基础设施(GI)规划原则

  亲近大自然对于居民的身心健康举足轻重。城乡规划的一个重要任务就是塑造与大自然和谐共生的人居环境。在英国,积极应用规划手段,为城乡居民提供更多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机会,逐渐成为规划机构及各类自然保护团体的【详细】

推进建设弹性城市 解决交通问题要靠规划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强调要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健全公共安全体系,提升防灾减灾救灾能力。这一论断对我们推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