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大观湿地公园6月起对公众开放
伴随着科技园党委书记詹延遵一声发令枪响,来自园区的600多名企业员工出发,沿着大观湿地公园开始了5公里的健康跑。16日,记者从天河区获悉,广州大观湿地公园计划于6月正式对外开放,届时,将为天河科技园区域企业、周边居民提供可休憩游赏、科普健身的城市公共开放空间。
“周四健康跑”吸引五千人次参加
本次健康跑以“点燃激情·跑出精彩”为主题,由天河科技园管委会主办,科技园总工会、团委、妇联承办。现场设置了“健康跑宝贝”评选环节,50名健康跑宝贝都是园区企业的女员工,最终胜出的10名将担任今年园区文体活动的形象代表。
自2015年3月以来,天河科技园“周四健康跑”活动已经举办了近50场,吸引了超过5000人次参加。为进一步提升“周四健康跑”品牌效应,园区通过企业微信群、暖企座谈会等形式和渠道,广泛听意见并整合资源,不断丰富活动内容,提升园区文化内涵。
广州大观湿地公园总长约3公里,占地面积约47公顷。由新塘水库上游段、新塘水库、新塘水库与杨梅河(西边坑)连接段三部分组成,项目游线面积23000㎡,可容纳约3000人同时游览。项目采用“海绵城市”理论,通过地形塑造,修复场地内被破坏的生态系统,形成一条城市雨洪湿地廊道,充分利用现状自然水体建设湿塘、雨水收集塘、净化塘、雨水湿地、蓄滞带等生态雨洪管理措施、调蓄、净化周边用地径流雨水,有效缓解城市内涝,并回补地下水,恢复流域洪涝调蓄与生态自净功能。
这条绵延3公里长的生态长廊是广州第一个海绵城市试点区域,2013年9月动工,2015年6月验收,又名为“天河智慧城东部水系连通一期工程”。大观湿地公园采用海绵城市理论设计,看似是生态景观,其实是一种自然调节的“市政设施”,能防洪涝,又能降低城市热岛效应,还可让市民休憩游赏。
编辑:kangyuxuan
相关阅读
赵泰东:韩国江陵市镜浦湿地修复计划和现状
从20世纪60年代,镜浦湿地进行了大范围的农耕地开垦,居民对镜浦湖进行了围湖造田,湖水面积也越来越小。随着世界上对于湿地修复的重视,在镜浦湿地也开始进行了修复的进程【详细】
安徽5年新增湿地17万公顷
记者从近日召开的加强安徽省湿地保护地体系管理有效性项目(GEF项目)终期评估会上获悉,自2013年12月以来,安徽新增湿地面积17.53万多公顷,湿地总面积达104.18万公顷,占省国土面积的7.47%。【详细】
云南省第一个以湿地命名的保护区
高原出平湖,难能可贵,于是人们习惯性地把这些大湖大河称为“海”。知名的丽江拉市海,不是海却有比海景还要美的海景。【详细】
海口:湿地入城美如画
近年来,海口市用生态修复的方法对山水林田湖草进行一体化生态修复。截至目前,海口市共消除黑臭水体面积逾720万平方米,建成区32条水体中31条告别黑臭。据介绍,海口生态修复带动湿地入城,不仅改善水体水质,增强生态自我【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