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阳故宫清朝龙兴圣地“岁修”

2016-10-28 08:53:13    作者:陈凤军 李彤     来源:沈阳日报     浏览次数:

  1644年是中国历史上急剧变革的一年。李自成被清军打出北京,大清王朝成为北京皇宫的新主人,原住在沈阳故宫的顺治皇帝迁到了北京。从此,盛京(沈阳)成为大清陪都,受到特殊重视和保护。特别是在乾隆年间,进行了较大规模的维修和增建,增建了作为东巡时皇帝和皇太后使用的行宫,翔凤、敬典、崇谟等收藏宫内物品的楼阁,以及盛京太庙、收藏《四库全书》的文溯阁、戏台等。今天,我们看到的沈阳故宫全貌,正是在乾隆时期加以完善的。也正因为如此,沈阳故宫的“岁修”显得愈加重要。“岁修”是清代的建筑养护制度,是指每年有计划地对各种建筑工程进行维修和养护。

  建国后,沈阳故宫得到了有效保护。尤其是近四年,故宫的“岁修”规模和质量更是空前的。

  “岁修”开工选择吉日

  清入关后,盛京宫殿作为清朝的“龙兴圣地”仍设官驻守,但毕竟不再是政治中心,许多建筑因长期闲置而破损失修。

  清初时便有规定,为“岁修”制定了钱银标准,凡使用200两白银以内的物料,以及匠夫工价在十两以内的工程由掌关防官主持,而工人则由盛京工部派给“千丁人夫”。所用的画油饰颜料、桐油等,都要到盛京工部领取。同时,为了保证“岁修”质量,工部要派官员进行监工。顺治十三年(1656年)形成了正式的“岁修”定制,凡遇随时进行的“岁修”,都由盛京工部主管。

  康熙十年(1671年),康熙东巡时,看到盛京皇宫有了残破之处,于是又制定了严格的“岁修”制度。特别是到了乾隆时,他把文德坊和武功坊两牌楼与盛京皇宫的主要建筑等同看待,每次东巡盛京前,盛京工部都要对清宁宫、崇政殿、大政殿、大清门、文德坊、武功坊牌楼进行修理、粉饰。

  沈阳故宫“岁修”对象多种多样,涉及宫殿建筑主要为修房顶、铺地面、做油饰等。到了嘉庆、道光、同治时期,虽然仍然沿用“岁修”制度,可是由于财力不足,“岁修”逐渐萎缩,建筑也日趋凋零。

  修旧如旧凸显厚重

  沈阳故宫东路的大政殿和十王亭是国内独一无二的帐殿式带有典型满族特色的建筑。大政殿坐北朝南,十王亭呈燕翅排列,南宽北狭,错落有致,如众星拱月一般簇拥着大政殿。

  因为许多重大历史事件都在大政殿上演,如皇帝即位、颁布诏书、宣布军队出征、迎接将士凯旋等。因此,沈阳故宫对于大政殿的维修显得格外重视。

编辑:lianq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北京:600岁紫禁城上演现代灯光秀

  每5米一盏红灯,为紫禁城宫墙笼上一层喜庆的红色光晕。神武门的匾额被一束光打亮【详细】

故宫周边景观设计统一规划 将恢复皇城范儿

5月23日,北京东城区前门、体育馆路、东华门街道开始对辖区内的多处违建及开墙打洞进行拆除和封堵。【详细】

沈阳:践行“人水和谐”推进城市节水

沈阳市位于辽宁省中部,总面积逾1.3万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约822.8万人。沈阳市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为341立方米,不足辽宁省人均占有量的1/2,仅为全国人均占有量的1/6,水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全市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详细】

故宫修缮“殿试”比拼砌墙术

排砖撂底、背撒、填馅、灌浆……昨天,60名工匠拉开架势,参加了故宫养心殿研究性保护项目瓦作工匠的选拔。在先进行了一天的理论知识笔试后,现场的“小停泥砖丝缝墙砌筑”技能操作(见图)将成为最终能否入选的“重头戏”。【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