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特色小镇建设如何不走样

2016-11-28 08:49:22    作者:汪志民     来源:中国规划网     浏览次数:

  日前,笔者在调研中发现,我国在建设特色小镇过程中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以传统农业为基础的小镇,前期积累有限,造血功能不足;农业产业低收益高风险,对民间资本吸引力有限;小镇休闲、旅游、宜居等功能的开发,需要建设配套用房和设施,而乡镇非农用地指标非常稀缺;特色小镇建设涉及多部门,一个项目要经历多个部门审批,审批周期长;一些地方认识模糊,或观望,或依照“一村一品”“文明乡村”的标准建设,大都没有将小镇建设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绝大部分小镇存在着产业缺特色、行业缺龙头、资源缺整合、项目缺主体、发展缺融合的问题;特色小镇建设人才缺乏,尤其急需电商交易平台综合服务、支撑服务等人才。

  就这些问题如何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呢?笔者认为:

  一是把特色产业的影响效应作为特色小镇遴选的最重要标准。建议以关联度大、带动性强、市场的现实需求巨大、未来需求潜力可观、特色明显和优势突出作为标准,每个小镇选择一个具有特色和较高聚集度的产业作为主攻方向,使之成为支撑其未来发展的大产业。

  二是建议参照浙江的做法,强调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上的镇,而是特色产业、文化、旅游、社区和创新创业多功能有机叠加的发展空间平台,是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不求“大而全”,只求“特且强”。

  三是特色小镇创建应坚持企业主导和政府有效作为的统一。特色小镇生命力的关键在于遵循市场规律,小镇投资建设应由企业来主导,应注重引入符合小镇发展定位的龙头企业,发挥其市场网络强大、布局产业能力强大的优势,借其推动小镇产业的转型升级。政府应积极有为,扮演好“引导员”和“服务员”的角色,以配套化服务推进小镇建设。

  四是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机制。应加强与银行、信托、保险等金融机构的战略性合作,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小镇的信贷支持力度。

  五是创新财政、土地和商务支持政策。除了对特色小镇的规划设计、基础设施配套方面的财政支持外,可对公共创新服务平台,按其投入的一定比例给予资助,并对小镇内的众创空间给予一定的补贴。

  特色小镇在我国还是个新生事物,只有对其在新经济形态下的作用认识到位,才能在实践中不走样。所以还应在诸多方面努力,比如加强有关特色小镇内容的教育培训,建构综合性规划体系,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加大对小镇紧缺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开展全方位宣传推广等。

编辑:lianqi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别让特色小镇伤了群众

  近日,笔者下乡到一个正在建设的特色小镇调研,听到几名农民对此颇有微词。一位群众指着刚拆掉的房屋气愤地说:【详细】

无品质支撑的特色小镇还能“火”几年?

  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在我国如火如荼、遍地开花。但中投顾问发布的《2019-2023年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入库特色小镇项目共计11260个,投资额13.5万亿元,落地率为 31.6%。【详细】

特色小镇需要“减负”再出发

  特色小镇建设已进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