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是特色小镇的本底

2017-07-03 08:15:09    作者:吴平     来源:光明网-《光明日报》      浏览次数:

  旅游小镇、科技小镇、金融小镇、文化小镇……随着中央一系列小(城)镇发展政策的出台,一大批功能各异的特色小镇纷纷涌现,蓬勃发展。发展特色小镇是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大举措,是统筹城乡发展、破解“三农”问题、建设美丽乡村的助推器,更是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和实现绿色发展的试验田。因此,对于特色小镇来说,绿色是必不可少的底色,既是红线、底线,也是优势所在。要把生态文明理念全面融入特色小镇建设的全过程和各领域,走出一条绿色、集约、智能、低碳的特色小镇建设之路。

藏在成都邛崃深山的彩色小镇,宛如童话世界。张磊摄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谨防特色小镇变身“房地产小镇”

  特色小镇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科学完善的顶层设计与制度保障。我国目前有住建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开展特色小镇培育”(2016),国家发改委“美丽特色小(城)镇建设”和“千企千镇工程”(2016),国家发改委、国家开发银行“开发性金融支持特色小(城)镇建设促进脱贫攻坚”(2017),体育总局“运动休闲特色小镇”(2017)等指导性文件。

  总体上看,我国特色小镇在生态文明建设、绿色发展等制度层面尚未系统设计规划;在国土、环保、文化、旅游、金融、卫生、水利、林业等领域政策支持力度不足;在规划建设标准、土地利用等方面缺乏法律制度保障和技术支撑。例如,特色小镇建设涉及农村土地使用权、农村宅基地、农村集体资产等使用、处分,而这些都没有充足的法律依据。

  特色小镇的培育和发展关键在于发展定位与规划设计,应该坚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而不能一哄而上成为“政绩小镇”,必须抑制人为造“镇”的冲动;规划和建设应强化绿色生态理念,防止成为大兴土木的“房地产小镇”;产业方向选择应坚持绿色标准,小镇不能变成一个筐,什么项目都往里装。

  此外,地方政府在发展特色小镇过程中,还应该与美丽乡村建设、田园综合体等其他政策实现协调发展、协同推进,避免大量“空心村”“空心镇”的出现。

要谨防打着特色小镇名义违规圈地开发。王乃玲绘光明图片/视觉中国

  保护生态是特色小镇的必选项

  相较传统城镇来说,特色小镇的比较优势在于其独具特色的资源禀赋与未受污染的后发优势。由于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长期滞后,小镇的自然条件未被扰动,得天独厚的环境优势得以保存,使其普遍具有良好的生态本底条件——试想一下,还有什么比本真的面貌更适合诠释当地独特的地理文化与历史故事呢?可以说,特色小镇的绿色本底条件,既是其“特色”的生长空间,又是其“特色”的源头活水。

  从生长空间的角度来看,雾霾、城市内涝、水体污染、交通拥堵等城市病已经严重制约着大中城市的发展,一旦特色小镇放弃了其“生态牌”,便无法“异军突起”,反而南辕北辙,重走老路。从源头活水的角度来看,特色小镇的高端产业(包括休闲旅游、健康养老等)均以良好的生态环境为主要卖点,文化特色也植根于良好的生态环境中,例如龙舟节、水灯节依赖于清水澄泉,古法造纸、榨油演示则依赖于青草山林……可见,对于新一轮特色小镇建设,保护生态本底是必选项,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应是题中应有之义。

  基础设施变“灰”为“绿”

  城市的一系列公共基础设施是城市生产、生活得以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它们仿佛人体的骨骼经脉,决定着特色小镇的百年大计。作为城市的“面子”同时也是“里子”,基础设施一旦建成便难以更改,因此特色小镇兴建土木之时,就应力求搭建一个绿色、可持续的格局框架。

  区别于由钢筋水泥堆筑成的“灰色基础设施”,由自然生命支持系统(包括水道、湿地、林地、绿色通道、公园等开放空间)组成的城市空间有机单元,被称为“绿色基础设施”。在规划筹谋初期,特色小镇就应践行绿色基础设施的建设理念,做好相应的基础设施配备及引导,例如科学规划能够节约利用水资源的雨污分流系统、中水回用系统,建设完善垃圾分类及无害化处理设施,合理配置随处见“绿”的公园、绿地系统。

  除此之外,也需因地制宜地不断探索“灰色基础设施”的“绿色化”。例如,推广绿色、可持续建筑,充分利用太阳能和自然通风,从而节约能源;在设计、建造和选择建筑材料时,力求资源得以循环利用;强调外部与周边环境和谐一致、动静互补;注重保持建筑的外立面及整体特色,兼顾小镇原有风貌。再如,推广绿色交通,建立智能、共享交通平台,高度重视交通与土地利用的整合,尤其是交通枢纽规划设计;推进、完善公共交通、自行车+步行的高效出行模式,充分利用地下交通实现高效运转;充分考虑小镇的轴线特征、传统街区风格等,努力保持与原有风格的和谐一致等。

  为绿色产业“敞开绿灯”

  产业强则小镇强,而产业兴旺靠“特色”,产业持续靠“绿色”。激发绿色产业活力是延续特色小镇生命力的关键,只有将特色转化为可持续的经济收益,才能让绿色小镇经久不衰。因此,从产业规划上必须构建绿色化的决策机制,将低污染、低能耗、低投入、环境友好作为产业选择的底线,将新工业、新技术、高产出作为产业发展的方向。

  积极推广传统优势项目的绿色化。通过融入现代工业技术,提升农产品、地方特色产品、手工业技术等历史经典产业的产品质量及产量,从而保障其产业活力。例如积极发展有机农业、生态循环农业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第一产业,结合生态观光、农事体验、食品加工体验、餐饮制作体验活动,推动体验式休闲度假经济发展。

  引入新产业时,瞄准高端产业,打造绿色的创新链、产业链、价值链。选择具有良好生态环境、经典文化传承和独特地形地貌的小镇,结合市场需求,发展文化旅游、健康养老、休闲度假、智能制造、互联网+、体育运动等业态。深度挖掘历史传统、民俗文化,彰显乡愁特色,结合现代生活方式,运用创意手段,融入生态绿色的元素,培育文化创意和高端制造产业。

  从制度层面逐渐形成一套标准的准入机制及奖惩机制。加大对绿色产业的扶持力度,在行政审批、融资渠道便利化、负面清单管理层面上积极大胆地探索制度改革的新举措、新办法。特色小镇的典型特点是融合发展,因此需以“区域环评、环境标准”取代项目环评工作机制,需以“负面清单”取代模糊的准入机制与短期的惩罚治理,为绿色产业“敞开绿灯”,让污染企业“举步维艰”。

  引领绿色生活新时尚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一方人造就一方水土。小镇的风貌与内涵与当地居民息息相关、密不可分——居民是小镇的建设者与有机组成部分,小镇则是居民生活的载体与气质生发处。

  绿色生活、诗意栖居是每个小镇居民的向往,因此,提高小镇的生活舒适度,有利于居民安居乐业、提升人才吸引力,进而有利于特色小镇的高效建设与可持续发展。而绿色生活的保障,靠建构,也要靠维护。

  推动居民消费理念和生活方式的绿色化,不仅是政府的责任,也需要每个充当主角的小镇公民的践行——毕竟,简单、简朴、简约的生活方式才与小镇精致、创新、健康的业态相映成趣、相辅相成。为此,地方政府要做好对小镇居民良好生活习惯的引导,形成节约、低碳、绿色的生活新风尚。例如,自觉节约用水、循环用水;尽量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和餐具,提倡使用布袋与环保纸袋;自觉进行垃圾分类及可回收物品的再利用;不盲目、过度追求时尚,拒绝使用珍贵动植物制作的奢侈品,培育自然朴实的消费观;提倡低碳、绿色出行,尽量选择公共交通和骑行等方式。

  随着特色小镇生活环境监控系统、碳源碳汇系统、个人生态账本的逐步建立,特色小镇的居民必将实现从“晒豪华”到“晒生态”、“晒奢侈”到“晒节约”、“晒金色”到“晒绿色”的转变,从而引领绿色生活新时尚。

  有了绿色的特色小镇将更加美丽、精致,其拥有的特色也将更加扎实、持久——毕竟,由绿色成就彩色,于浮华走入精简,就是回归生活的本真。

编辑:ludan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别让特色小镇伤了群众

  近日,笔者下乡到一个正在建设的特色小镇调研,听到几名农民对此颇有微词。一位群众指着刚拆掉的房屋气愤地说:【详细】

无品质支撑的特色小镇还能“火”几年?

  近年来,特色小镇建设在我国如火如荼、遍地开花。但中投顾问发布的《2019-2023年中国特色小镇建设深度分析及发展战略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16年,全国入库特色小镇项目共计11260个,投资额13.5万亿元,落地率为 31.6%。【详细】

特色小镇需要“减负”再出发

  特色小镇建设已进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