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公共空间打造助推美丽乡村建设(组图)
一个城市的空间结构,一个乡村的空间结构,它们是怎么来的?是随随便便就可以产生的吗?显然不是。无论城市,还是乡村,已经呈现在我们眼前的那个样子,多是人的意志的结果。
这种意志,可以是遵从事物的发展规律,并在此基础上,合理配置乡村的空间资源,并形成一种和谐的空间资源关系,使得人们生活在其中,感觉舒适与便利,自我与开放。
而乡村空间伦理,对当下中国乡村建设,具有宏观的指导意义,即如何实现以人为本的,为核心的,人与空间规划设计的关系。
一、乡村空间的几大类型
尤其是近年来,伴随着城市生活的富足,城市人的肠胃在经历了大鱼大肉的“洗礼”之后,越来越青睐乡村的生态自然和简单朴实,乡村承载的太多人的情怀和记忆。
乡村空间分为生产空间、生活空间、交流空间、信仰空间、道德空间、商业空间等类型,并且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而在乡村生活中,老井、古树、老戏台、庭院、晒场等等,这些意象下形成的空间,正是乡村空间重要的组成部分。
老井·乡村空间
村中的那口老井,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需求,是生产生活的空间,是村民们交流的公共空间,是令人敬畏的信仰空间,同时也是秩序规范的道德空间。
古树·乡村空间
古树是村庄的根,古树是村庄的魂。在那岁月铭刻的年轮下,是人们推崇的信仰的力量,是交流公共空间,亦是贸易往来的商业空间。
老戏台·乡村空间
老戏台,是乡村节日狂欢空间,是文化教化空间,是社会争斗空间,亦是流动的商业空间。
庭院·乡村空间
庭院,小空间,大智慧。那不足一人高的矮墙,将生活起居的空间、生活空间、公共空间进行了完美的划分。
晒场·乡村空间
故乡的晒场,是秋收时刻的生产生活空间,是孩子们游戏以及夜幕下电影时的公共空间。
改造案例
济宁微山县下辛庄公共空间
改造前场景
现场环境介绍:这是一块大约为15mx15m的方形场地,位于济宁市微山县欢城镇下辛庄村,靠近古京杭运河,如今的古运河虽已没有了往日的那份荣耀与光辉,要通过设计让它重新焕发新颜!地东侧紧邻着入村的主要大路,其他三面是入户道路、民居。南侧不远处就是下辛庄村委会,这里可以说是入村的第一块绿地。场地原有四棵家杨,几株小灌木,还有一个新农村建设时期留下的石砌种植池。
改造前
功能需求:与村民和村干部沟通了解他们的意愿和需求,最终确定是把村庄里几块闲置的公共绿地利用起来,供村民茶余饭后有个地方乘乘凉,聊聊家长里短。虽然要求很简单,但设计要有很好的落地性,真正的为老百姓,做一个可以用的空间,不只是停留在图纸的漂亮照片。
设计图纸
设计思路:整体的设计以曲线为主,凹凸有致的曲线,在15mx15m的小空间里创造出最大人类亲近自然的空间面积,让人可以近距离观察自然,照顾自然。整体设计中借鉴了朴门永续设计的边际效应的设计理念。
效果图
花园边缘用青砖,石头,木头,泥土砌筑的残墙,既围合出一个内向的空间又为种植池提供护土功能,使其拥有了复合功能。场地中央的木质艺术座椅为村民提供舒适的休息空间,同时也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可以玩耍的小平台。
场地中用的植物大部分是可以食用的植物,如向日葵、薄荷、金银花,还有各种各样的应季蔬菜,比如油菜、辣椒、萝卜等等。为了让空间同时更具有观赏性,还点缀了些野花和观赏草。希望小花园拥有丰富的物种、较强的自然适应能力,并保持生态稳定。
改造后
方案设计:高健、张乾恒
设计单位:中国乡建院——孙君工作室
二、乡村空间功能的复合
乡村空间的功能具有多样性与复合性,这是一个非常突出鲜明的乡土特色,与城市空间的单一性不同,在乡村中,每一个具体的空间都有很多不同的功能性及文化内涵。
在城市中,广场就是广场,道路就是道路,商场就是商场......这些小空间的功能划分过于明确,使其整体功能趋于单一化。
而乡村空间,具有多元化和复合性的功能,比如老树这种意象下形成的空间,既可以是生产生活的空间,又可以是公共空间,也可以是信仰空间。乡村空间的功能之所以多元化,实质就是以乡村的生产生活为核心,以人的需求为核心,而不是以空间的功属性为核心。
乡村空间的功能之所以能够叠合,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乡村空间所要表达出了一种精神,而不是在于有空间本身的性质。
从这个角度看,乡村空间的定义的不是固定化的,它不是一个全封闭的空间,而是个开放和半开放的空间,除了涵盖生产功能、生活功能以及娱乐功能外,还有一些精神功能的需求。
三、乡村空间的精神内涵
近些年来,乡愁这个话题越发的火爆,乡村文化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推崇,而在乡村空间,乡愁、乡村文化等等是其载体,是其精神内涵的一种表达。
乡村空间承载着不仅仅是其具体的使用功能,还表达出一种文化的情怀及其生活生产方式。
比如现在的人们去乡村的时候,为什么很多人看不出啥东西,就是因为他们在很大程度上只是把乡村空间当成景观或是建筑的载体,而没有注意这些空间背后更深层次的文化寓意,在我们片面追求现代化的过程中,将乡村文化的根斩断了,当这种文化之根失去的时候,这些空间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乡村中的某一棵树,现代的人们只是把它当做普普通通的树,但却不明白这棵树背后暗含的场地精神及其空间精神。
乡村空间精神,是人与人和谐相处营造出来的乡村大社会中的一种情感和生活方式的表达,是人们互相协助、互相支持的精神的载体,亦是对自然、祖宗、鬼神等等尊重以及敬畏精神的一种寄托。
四、乡村空间规划的建议
关于乡村空间的规划,站在乡村美学的角度,有四条建议:
1.抓住乡村空间蕴含的深层意义
在乡村空间规划的过程中,一定不能只看乡村空间的表象以及景观化、建筑化的东西,而要找到其背后之所以如此的隐含文化意义。在文化断层的现状下,我们更需要突破城市人的唯“美”主义眼光,充分去挖掘乡村空间的功能演变及文化变迁。
2.寻求乡村空间的多元化利用
乡村空间多元化的运用,是千百年来劳动人民积累的一种乡土智慧,不仅能够节约土地,还能充分去营造这种单一空间的场地感和精神感。在我们引进西方的规划设计观念的同时,一定要运用传统智慧对空间、功能、人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把握。
3.抓住乡村中最有特色的点
一村不同于另一村,核心不在于它拥有鲜明区别于其他乡村的标志性关键节点,在做美丽乡村规划或者乡村美学规划的过程中,一定要抓住具有鲜明地方特色或者文化内涵、文化传承的一些点,比如村中古井、老树、老院子、老戏台......将这些点去放大。
4.以乡村美学去考虑人的空间需求
我们一直倡导的乡村美学,并致力于将其融入到乡村空间的规划中。在做乡村规划时,一定要从乡村美学的角度整体去考虑过乡村空间的整体组合性,以及每一类空间所承载的现代功能性需求与文化需求。
编辑:guoai
相关阅读
今年北京美丽乡村建设将增绿4200亩
7月25日,北京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美丽乡村绿化工作推进会在大兴召开。会议明确,2018年北京将完成美丽乡村绿化美化建设4200亩,通过拆违还绿、留白建绿、见空插绿,实现以绿挤乱、以绿治脏、以绿净村、以绿美村。全市13【详细】
美丽乡村建设要规划先行统筹安排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结合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让广大农民在乡村振兴中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