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全力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
近日,金陵大地有两条消息引人注目:一个是梅钢搬迁,这个在南京驻扎了50年的巨型钢铁基地宣布将用10年时间,将钢铁冶炼产能逐步迁出南京。另一个是刚出炉的创新名城数字,2018年南京实施“两落地一融合”工程,累计组建新型研发机构超过200家,新增就业参保大学生34万人、增长60%,新增科创型企业近2.4万家、增长17%,净增高技术企业1282家、增长70%……
▲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 市绿化园林局供图
一退一进,一减一加之间,是城市决策者打造“创新名城、美丽古都”的坚定信念,跋涉轨迹。
今年1月5日是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三周年,我市提出认真落实国家、省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工作的各项要求,坚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力争2019年底前取得绿色生态带、转型发展带、人文景观带和严管示范带建设的阶段性成果。
规划引领:为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立门槛提标准
长江南京段岸线总长275公里,干流岸线197公里,共有10处港区,泊位数208个。作为长江经济带建设的重镇,我市由市委主要领导担任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第一组长,提出要正确把握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总体谋划和久久为功、破除旧动能和培育新动能、自我发展和协同发展这“五个关系”,探索一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新路。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工作,多次召开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以及专题会,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讲话精神,部署落实相关工作。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实地考察长江南京段,提出年底前力争取得长江南京段绿色生态带、转型发展带、人文景观带、严管示范带的阶段性成果。
一系列规划政策先后得以完善和实施,2017年我市制定出台《南京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方案》,提出要着力打造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长三角自主创新先导区、区域性航运物流中心和长江经济带对内对外开放合作重要平台,努力把南京建设成为生态更宜居、交通更顺畅、经济更协调、实力更雄厚、人民更满意的长江经济带先行示范城市。2018年又编制完成《深入推进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的实施意见》。《南京市滨江生态环境保护要点》《南京市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保护实施方案》《长江岸线保护办法》等文件和规章也相继出台,为生态环境画红线、设防线,为产业发展立门槛、提标准。
南京的转型发展并不轻松,挑战面前,我市在长江经济带的建设中更显得责任重大。“绿色高质量”是近年来全市发展的主题词,围绕长江经济带建设目标,我市产业结构不断转型,综合交通枢纽功能有序完善,江北新区成为长江经济带的创新支点。
绿色生态:蓝天碧水净土,环境整治的“南京样本”
2019年1月1日上午10点,长江三桥的江豚观测点,两三只江豚不时将脑袋浮出水面嬉戏。南京江豚保护协会介绍,南京是全国唯一可以在市区看到江豚的城市,这群小精灵就像生态“活指标”,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南京生态优先转型发展的成果。
南京人在长江水道上的智慧,只为从点滴积累,让长江水更清、天更蓝。2016年开始,船老大们进入南京的长江水上服务区,终于可以关掉船用柴油发电机,取而代之的,他们到岸上一人高的“电匣子”上取电。南瑞集团配农电公司副总鞠达向记者展示了南瑞研发的船舶岸电成套装置,点点手机,用微信或支付宝就可以付电费。
更大的战役是自上而下推动的。生态环境整治,是一整套系统工程,为了水更清,我市全面落实“河(湖)长制”“断面长制”及主要入江河流水质与市领导责任挂钩等制度,制定断面达标方案,着力提升断面水质,目前7条省控入江支流已全部达到省高质量发展考核要求。35条河道水环境提升项目已完工,8个重要水体水质提升工程正在加快建设。
为了打好净土持久战,我市印发实施《南京市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市“土十条”),持续重点推进污染地块治理修复工程;打赢蓝天保卫战,推进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工程。为了打好蓝天保卫战,我市出台秋冬季环境空气质量应急管控方案,落实停限产豁免举措,对企业采取限产、停产等削峰降值措施,保障大气环境质量。打好生态环保立体战,我市加快推进生态红线清理整治三年行动,强力落实87项整治任务。
此外,南京还启动长江干流两岸大规模绿化行动,完成成片造林3.85万亩的年度目标任务;实施重点河湖湿地保护恢复工程,全年共湿地修复3500余亩,超额完成省下达的3000亩湿地修复任务。
转型发展:创新驱动,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
在南京的长江岸线两侧,分布着四大重化工企业组团,另外还盘踞着两大钢厂,对环境、资源和安全造成的压力,需要用“铁腕”治理。南京全力落实263专项行动,对化工企业实施“四个一批”(关停一批、转移一批、重组一批、升级一批)工程,对沿江重点工业片区进行布局调整。2014年以来,沿江重点工业片区已累计搬迁关停中小工业企业近60家。
钢铁板块两大“巨头”之一,南钢踏上了“双主业”发展的新通道,喊出了2020年非钢铁类新产业营收超钢铁的转型新目标。南京钢铁联合有限公司董事长黄一新说:“企业想生存发展必须转换思路,产城融合,顺势而动。”2018年11月30日晚,宝钢股份也发布消息:梅钢将争取用10年时间,到2028年底前,钢铁冶炼产能将逐步迁出南京,迁往盐城。
一系列组合拳推动下,南京城蜕变得步履轻盈。物流、信息流、资金流……渗透于城市时间轴的每一个缝隙里,撬动着城市供给侧变化,让产业加快迈向中高端。
新一批与长江相依相生的,是转型升级后的绿色高端产业,一片片努力自我更新细胞的产业园区。长江之北,2016年落户江北新区的中德智能制造研究院是一家有“德国血统”的新型研发机构,目前已经为南京多家企业进行“智慧”输出。像这样的新型研发机构,2018年,全市累计组建超过200家,成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创新驱动器。
长江之南,江宁开发区聚集着45个国家和地区的4000多个项目,孕育了汽车、智能电网等千亿级产业。数据显示,2018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占工业增加值比重达42.5%,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创两年新高。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增长17%、首次突破1万亿元。
发展蓝图:创新名城、美丽古都,打造长江南京段最美天际线
去年底,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围绕长江经济带“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按照市委常委会议关于长江沿线规划、保护、建设、管理等工作安排,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超前谋划,印发实施《关于深入推进南京市长江经济带发展重点任务分工方案》。
市发改委介绍,为进一步聚焦和细化《关于深入推进南京市长江经济带发展重点任务分工方案》的相关内容,统筹好保护与修复、建设与展示、发展与转型的关系,经市政府同意,市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办公室按照“具体化、目标化、项目化”的原则,2019年将印发《南京市长江经济带专项提升行动计划》,启动实施“绿色生态、转型发展、人文景观、严管示范”等四大类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百项提升工程”。其中,为全面实时动态掌握长江经济带生态环境,今年将计划启动“生态眼”多源感知系统项目建设,以自主可控的超高分辨率VPS成像芯片技术、卫星和无人机高光谱遥感、生态环境物联网监测、生态大数据智能分析、流域多图层全景展现等一批代表性创新技术,构建长江经济带南京段生态环境立体多源实时动态感知平台创新示范应用。在长江生态保护方面,2019年我市将推进一系列具体而细致的工作,为了进一步提升长江水质,一批省控入江支流达到省考核要求,规模以上入河排污口完成关闭或生态改造。在产业转型方面,将推进南化公司首批转型发展项目,同时积极推动相关企业淘汰关停落后煤电机组。
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规划部门开展了《南京滨江核心地区概念规划》等一系列滨江岸线专项规划,用两年时间让南京长江岸线颜值提升,到2020年,江北江南,最美长江天际线将要展现在世人眼前。我市将严控沿江高层建筑高度和形态,塑造两岸呼应、错落有致的滨江景观界面和层次。
今年我市将根据滨江岸线利用的规划开展南京港的总体规划修编;江岸的景观也将得到进一步的提升,将大力实施沿江复绿增绿,收回和未开发的岸线主要用于生态功能,年底前将要完成长江干流两岸绿化行动。在现有滨江绿道基础上向外延伸,凸显南京绿道主题特色;还将规划建设宝船公园、下关滨江商务区、绿水湾湿地公园、江北新区中心区等九个城市景观阳台,塑造优美天际线。
编辑:杨赓
相关阅读
顶尖“外脑”为南京城市发展建言献策
一座伟大的城市必然有对未来长远而深刻的思考。12月14日,南京市政府和联合国人居署共同举办2035城市发展国际会议,十多位城市规划领域的国际顶级专家会商南京未来城市发展道路。【详细】
南京城市发展愿景:创新名城,美丽古都
一座明城墙,镌刻了古都沧桑;一座紫金山,展现了绿城秀美;一条秦淮河,见证了文枢繁华;一位航海家,引领了开放通衢;一个制造局,开启了产业兴盛。今天的“创新名城、美丽古都”南京正向着实现更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迈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