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好都市圈“一盘棋”,提升城市群竞争力

2019-03-11 09:09:44    作者:沙磊     来源:     浏览次数:

  近日,国家发改委发布的《关于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的指导意见》提出,通过发挥核心大城市对周边中小城市、小城镇和特色小镇的带动力,培育发展一批现代化都市圈,提升城市群竞争力。

  与之对应的是,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公布, 长三角一体化上升为国家战略,“未来之城”雄安蓄势待发,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设有序推进,“轨道上的京津冀”加速形成、长江经济带转型升级……政策举措频出,映照着融入国家发展战略下昂扬高涨的时代图景。

  这是趋势使然,更是一种自觉选择。推动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费站、探索延伸都市圈中心城市轨道交通、放开放宽除个别超大城市外的城市落户限制……意见大手笔着墨、细节化要求,勾勒出美好生活的图景,释放了一系列重磅信息,给各地发展送上了“贴心大礼包”。在此背景下,“组团发展”“同城效应”深入人心。

  发展方向即已明确,这预示着公众的期待会更高,社会的要求会更高,发展的含金量也必须更高,尤其是在创新能力突出、产业结构优化、要素流动顺畅等方面。

  应该看到,都市圈、城市群随着改革开放而逐步发展壮大。数据显示,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这三大城市群经济总量占全国近四成,正引领带动我国经济整体向创新驱动转型。

  正因如此,各地都市圈、城市群建设呈现出较快发展态势,但一路上仍不时出现磕磕绊绊,其中被诟病最多的有两点:一是规划建设不合理、功能过度集中、人口膨胀等“城市病”问题;二是“一亩三分地”思维、城市间一体化水平不高、低水平同质化竞争严重等现象依然突出。这对发展提出了极具现实性的挑战。

  可以说,上述问题能否处理好,关系到都市圈发展能否真正落实。廓清认识上的误区,要想“梦想照进现实”,没有“一盘棋”的思想不行,没有“内功练到家”的实力不行。进一步说,培育发展现代化都市圈并不是件轻松简单的事,在谋治理、抓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树立三种思维。

  站位要高,定位要准。以长三角地区一体化发展为理念遵循,沪苏浙皖4省市精诚合作,乘势而上,携手推动一体化。雄安新区、北京城市副中心,既是调整北京空间格局,又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对于建设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意义重大而深远。因此,只有站位高、眼界宽、定位准,才能谋全局、指向明。

  创新驱动,改革引领。没有创新、改革,遑论发挥比较优势、增强国际竞争力。因此,必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推动改革取得新突破,其建设还需深入推进、久久为功。

  协调发展,统筹兼顾。以京津冀为例,京津两极相对“肥胖”, 周边过于“瘦弱”,区域发展差距悬殊。正因如此,五年来京津冀率先在交通、治污、产业转移等领域实现突破。“瓣瓣不同,却瓣瓣同心”。北京“瘦身提质”,天津“强身聚核”,河北“健身增效”,打破“一亩三分地”。协调统筹其根本在于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增强发展整体性。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努力探索培育城市群良策,为问题找答案,为发展谋思路,为区域融合提供示范,标注出都市圈发展的航标。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新都市圈生态与未来城市峰会开幕

7月22日“新都市圈生态与未来城市峰会”在北京召开,城市规划、交通、地产、金融、科技等领域的专家齐聚一堂,共谈新都市圈生态与未来城市建设发展。【详细】

他山之石:国外都市圈是如何建起来的

历经长期发展变迁,国外都市圈建设已积累了较为成熟的经验,多成为本国人口最密集、经济最活跃、最富有竞争力的地区。我国当前正处于城镇化建设关键时期,学习借鉴这些都市圈建立过程中的成败得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详细】

伦敦都市圈建设对京津冀一体化的启示

上世纪20年代,美国城市社会学家欧尼斯特·伯吉斯(Ernest Burgess)在研究芝加哥的基础上,提出“同心圆模式”的看法。【详细】

江苏:培育城镇"轴"打造都市"圈"

记者从江苏省政府获悉,该省将持续推进新型城镇化和城乡一体化,培育沿海城镇轴、沿东陇海城镇轴和沿运河三大城镇轴,打造南京、苏锡常、徐州三大都市圈。【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