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平线下的圆形剧场
「包罗万象的圆
引领人们进入森林
又引导人们走进自我
发现生命的力量与自己的无限可能
以心为眼
去看去感受」
前言
圆形的大坑是整个营地规划项目里的一小部分,原为蓄水池,后来荒废了。总体来看,这是场地的硬伤,但是不能忽略的是其本身的建筑质量很好。WAQI依照圆形大坑的周边环境与现貌,利用设计将圆形大坑进行“蜕变”,改造为一个营地的多功能接待中心。
WAQI不回避场地的弱点,将劣势转化为优势,创造出比原来更新颖、更丰富的建筑,改变了传统情况下项目门面——接待中心的造价高昂,让造价得到控制的同时,变成一个独一无二的接待中心。
▲圆坑旧貌
设计思路
WAQI利用景观亭的手法,设计了一个藏在果林里面的接待中心。竖向机理的格栅顺应树木的方向,使接待中心与环境融合,不同的角度还会有不同的光影变化。除此之外,下沉接待中心的进入方式会有空间感,下沉的走道两侧墙壁也可以作为展示墙。
▲接待中心效果图
具有叙事感的空间
接待中心具有三大功能,整体的功能分布设计就像是具有场景叙事感的空间舞台一样,让游客除了初次进入的探索外,也多了对营地的了解。
▲接待中心功能分布剖析图
由于接待中心位于营地入口,这利于改变布局进行对外的活动,如各种展览、咨询活动、图书馆等等,因此活动均分布在二层。这种框架结构,对于布置任何活动都有较好的适应性。
▲接待中心框架结构设计效果图
具有生命力的剧场
中庭的圆形广场作为整个接待中心设计的核心交流场所,从空间设计上塑造一种强烈的归属感与开阔感。广场面朝小花园广场作为主舞台,视线整体开阔,目之所及的蓝天与森林,让剧场变得清新,具有生命力。
▲接待中心的剧场广场效果图
▲接待中心的小花园广场效果图
模型展示
效果视频展示
项目基本信息
项目地点: 山西太原
设计单位:WAQI design/王和祁建筑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主设计师:王俊
设计师:杨瑞云、孙玉珍、冯世飞
景观设计:彭冬梅
建筑设计:张瑾、余才吉
暖通设计:王天利
水电设计:刘明杨、李勇
结构设计:李碧华、龙人凤
图片来源:WAQI
编辑:liqing
相关阅读
直播预告丨第十二届园冶杯一等奖作品《相村焕景•寻河入里》分享...
第十二届园冶杯大学生国际竞赛优秀作品分享会开讲啦【详细】
北京南池子美术馆开馆 苏式园林建筑为主体
叩开胡同深处的小门,穿过幽深的假山,聆听潺潺流水,欣赏艺术佳作。作为一家以苏式园林建筑为主体的美术馆,南池子美术馆的水系部分浓缩了苏式园林的精华,筑山、理水、景窗、造林,亭台楼阁,布局紧凑【详细】
习近平向COP26领导人峰会发表致辞
习近平指出,当前,气候变化不利影响日益显现,全球行动紧迫性持续上升【详细】
合肥将推动“体绿结合” 提升公园复合功能
近日,国家发改委、体育总局等多部委联合出台《关于推进体育公园建设的指导意见》,打造绿色便捷的全民健身新载体。记者探访获悉,目前合肥市已经建成多个体育公园,还有多个项目在加快推进【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