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元大都海棠花节启动 28种海棠竞相开放
粉红色的垂丝海棠、粉色的西府海棠、淡粉色的果冻海棠、深粉色的绚丽海棠、白色的雪球海棠……4月6日,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第23届海棠花节正式启动,28种海棠竞相开放,邀游人观赏。
每年清明前后,元大都公园内的小月河两岸花开似锦,各色海棠绵延一公里,因此得名“海棠花溪”。据了解,元大都海棠花溪景区内不仅栽植了西府海棠、金星海棠、雪球海棠、垂丝海棠、果冻海棠、贴梗海棠等常见海棠品种,还种植了露易莎、春雪、粉屋顶、粉手帕等新优品种海棠,景区内的海棠品种达到了28种。白色、粉色、红色的海棠花把元大都公园妆点得异常美丽,红花绿树青溪相映成趣,是与玉渊潭的樱花、植物园的桃花相媲美的京城三大花事。
漫步在公园里可以看到,原来的围栏已经不见踪影,游人可以零距离与海棠花亲密合影。“目前,元大都公园已经作为无界公园建设试点已完成改造且向公众开放。”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主任张宏涛介绍。朝阳区园林绿化局副局长李大鹏表示,朝阳区全力推进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在全市率先推进公园开放管理工作,实现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绿色惠民成果。作为试点园区,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已经在去年下半年率先完成了改造提升工作,对公园围栏进行拆除、并打造特色景观和休憩区域,让更多群众感受城市与美景的无缝融合。
目前正值春季赏花高峰期,没有了围栏的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又如何面对大客流呢?张宏涛介绍,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内共有28个品种的海棠树5000余株,是北京市海棠品种最多、数量最大的海棠园。目前,公园通过布置静态景观、打造特色打卡点、规划游园引导路线、增派管理人员等措施,来分散公园密集人流、保障游客游览安全。
为进一步提升绿化建设的惠民成效,让群众切身体验到“公园中的城市”,朝阳区通过建公园、修绿道、拆围栏、连水系等多重举措,逐步实现公园与城市景观融合、河流与湖泊贯通,打通整个城市生态空间,构建以绿为基、蓝绿交织、无界融合的空间格局,塑造“公园城市”的优美形态。
近年来,朝阳区持续开展规划建绿、留白增绿等造林绿化工作,用绿色织补公共空间,不断实现生态扩容。新建改造大中小微公园绿地148处,构建了“大、中、小、微”四级公园体系。同时,充分利用零散地块、道路两旁、第五立面等绿化空间,宜绿则绿、见缝插绿、垂直增绿,全区城市绿地面积1.6万公顷,公园绿地面积6400公顷,均居全市第一,实现了把“城市建在公园中”。
朝阳区依托270公里的绿道建设,串联起公园、绿地、街心花园等各类生态空间,形成衔接区域、串联城乡、覆盖社区的绿道网络。“亲水”绿道、“野趣”绿道、“繁华”绿道、“国际”绿道、“森林”绿道、“文化”绿道等不同类型绿道的建设实现了“一条绿道观朝阳”。未来,朝阳区将实现415公里绿道相互连通,用滨水步道、通航河道把“五河十园”绿色空间相连成片,让人们行有花香、驻有小景、闲有泛舟、品有文化。
朝阳区还在构建“全民共享、全时开放、全域连通”的公园开放格局,目前已实现43处公园开放管理,拆除公园围栏36300余延米,打破公园与相邻绿地的阻隔,加强公园与城市的生态连接。下一步,朝阳区计划再开放25个公园,开放比例超80%,总面积2100公顷,推动实现步行10分钟可进入的无界公园。
公园城市建设是整体性的生态环境建设。绿道不光要建起来,还要连通起来,提升整体性、可达性。朝阳区推动高品质的滨水绿道和公共空间建设,通过连通主要河道两岸的绿道,推动滨水步道、通航河道与绿地空间的相连相融,构建以绿为基、蓝绿交织、无界融合的空间格局,塑造公园城市的优美形态,让市民能经绿道来河边,欣赏水绿相融“无处不公园”的美景。
亮马河、通惠河、萧太后河、坝河、清河等多条大河,均横穿朝阳区。以此为基础,朝阳区不断探索“以河道复兴引领城市更新”的新模式,在亮马河沿线打造了80万平方米的滨河公园。预计今年5月,东三环路桥下的滨水绿道将正式贯通,亮马河“一河二湖”连通,18公里滨水绿道实现“横向串联,纵向通达”。
编辑:liqing
相关阅读
习近平:掀造林绿化热潮 绘更新画卷
习近平4日上午在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强调,人勤春来早,植绿正当时【详细】
花卉产业发展的活力与美好
2022年,鲜切花种植品类丰富度不断增加、产能持续提高,为市场提供了更多品质稳定、一致性好、采后处理规范、瓶插期长的产品,国产鲜切花产品替代进口势头强劲【详细】
合肥:办园博会要追求持续性发展力戒一次性布展
较真碰硬在现场,精益求精在现场,效果就是不一样。要继续坚持“总师负责制”做法,把工位“搬到”工地,邀请老专家现场反复推敲,让每个项目都成为经得起检验的精品【详细】
北京海淀:生态代码写入创新程序
春日的午后,和羊驼一起晒太阳,“蹲”个孔雀开屏,在蚯蚓塔旁观察蚯蚓一举一动,抬头与一两米外的喜鹊对望……这样令人向往的生活,就在有着10万多员工的中关村软件园。地区生产总值正式跨过万亿元的海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