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论:用景观规划平衡人与自然的“博弈”
首页 |
Home
 园林新闻 |
News
 规划设计 |
Planning & Design
 工程 |
Garden Engineering
 植物 |
Landscape Plant
 科技 |
Science & Technology
 教育 |
Education
 法制 |
Legal System
 风景名胜 |
Famous Scenery
 园林城市 |
Garden City
 世界园林 
World Garden
风景园林师 |
Landscape Architects
 园林论文 |
Papers
 园林图库 |
Photo
 人才 |
Job & Recruitment
 园林市场 |
Business
 图书频道 |
Publications
 园林论坛 |
Forum
 网址导航
Navigation
首页新闻频道国内动态  rss订阅
      高级搜索 
评论:用景观规划平衡人与自然的“博弈”
日期:2008-05-16     来源:中华建筑报     作者:李先军   我要评论()



  密西根大学规划设计建设学院景观设计系主任JonBryanBurley 教授在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的一场演讲中向我们发出如此的警告: “当地球发生一点点的'事故'--地震、台风、海啸、龙卷风、雪崩和洪水时,人类将为此付出沉重的代价甚至生命。”而景观规划师却可以有效地降低这种灾难带给人类的影响。

  人与自然的“博弈”

  大自然可以带给人们很多美好的记忆,但当人类“侵占”自然太多时,自然又会不时地反抗着人类的行为。

  美国灾难大片《后天》描述了一场由于人为因素而造成大自然对人们生活造成严重破坏的“事故”:龙卷风袭击美国洛杉矶,葡萄柚大小的冰雹重创日本东京,洪水淹没纽约,暴风雪降临在新德里,以及冰封自由女神像。突如其来的气候改变使整个世界万里冰封,一个逼真的冰河期通过银幕展现在观众面前,透着咄咄逼人的寒冷。逼真、惊人的画面带给人们更多关于人与自然的思考。

  而2005年的印度洋海啸则似乎是《后天》的真实版,肆虐的海啸转眼间冲垮了海滩旁边稀疏的防护林,进入到城市里面,在这一刻,你才能真正感觉到人类在大自然面前是多么渺小、多么微不足道,而这一切灾难的产生,人类自身又怎能逃脱干系!

  如果将人类史比做一幅长长的历史画卷,那么今天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只不过是这张画卷中的匆匆过客而已。然而我们这一段也许是最悲凉的部分,因为我们正在逐渐失去大自然神灵的佑护。

  景观规划关系到未来城市安全

  在100多年前的美国,景观设计诞生了。被称为“美国景观设计” 之父的弗雷德里克·劳·奥姆斯特德成为了这个时期景观界的代表人物,他的代表作--纽约中央公园也成为美国景观发展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设计,因为这个设计从一开始就考虑到了人们的需要,考虑到了城市的需要,它给市民提供了很好的绿色休闲空间,给城市带来了很大的绿色空间。

  而我们,直到中国第一位哈佛景观设计学博士--俞孔坚教授回国后,中国的景观面貌才开始为普通市民所关注。和《皇帝的新装》里面那个天真、善良的小男孩不一样,正是由于他那强烈的责任心使他不再选择沉默,而对中国的 “城市化妆运动”提出了最强烈的批判,因此唤醒了更多有责任心的人,于是我们的景观设计才真正逐渐转向“为普通人而 设计”。

  正是由于俞孔坚博士不懈的努力,才使得我们今天更多的设计师、更多的城市决策者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现在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危机、能源危机和土地危机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对此做出自己的贡献。

  虽然最近获得美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的袁隆平先生能够使水稻大幅度增产,但这不是解决我们耕地问题、粮食问题的根本所在。至于环境危机,我们更应该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我们在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来换取经济的暂时持续高速发展,在此情况下,带来的后果是我们城市的天空从此不再属于蓝色,也从此没有了十年前小学语文课本上所描述的“万里无云”的湛蓝天空,有的只是灰蒙蒙的一片。在牺牲环境的“指引”下,山西临汾已经连续三年被评为全国“污染之都”,更可悲的是,去年被联合国评选为“全球十大污染城市”。

  假如有一天,人们在物质上变得真的非常富足,而所生活的环境却污染得不再足以供人们健康利用,难道我们还真的如当今科幻电影中所描述的要搬到“外星球”上去居住吗?正如在《加勒比海盗》里面所描述的,当我们生活的陆地有一天全部被海水所淹没,到那时,一杯土、一瓶淡水都将变得价值连城。假如我们真地有这一天,我们人类将会是什么样子?

  忧患、责任、使命

  记得一个寓言故事中这样描绘:当一只青蛙在一个大锅里自由地游来游去的时候,如果突然对大锅加热,那么这只青蛙会奋力一搏,而很有可能跳离这个大锅;但是,如果我们对大锅慢慢加热的话,这只青蛙对这种变化不会放在心上,而最终导致无力脱离陷阱的悲惨结局。今天我们地球上的人类难道不是也面临着这样的问题吗?

  面对我们城市存在的问题,俞孔坚博士将当代景观设计学定义为“ 生存的艺术”,以深刻的分析来唤醒更多有责任心的人。

  鲁迅先生也曾在其论文集《呐喊》自序中说:“有时候仍不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至于我的喊声是勇猛或是悲哀,是可憎或是可笑,那倒是不暇顾及的;但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我认为当今的人类环境也需要这样的呐喊:我们应该用景观规划最大限度地解决今天所面临的各种危机,即使我们 找不回陶渊明笔下那个“理想桃花源”,但我们也应该有能力、有办法、有责任找回那个10年前小学语文课本上所描绘的 “万里无云”的湛蓝天空。

  正如国际景观设计师联盟前主席Fajardo女士说:“现在是景观设计师的伟大时代。地方精神充满活力,并根植于人们的心中。景观设计师是属于未来的职业,然而只有当我们将自己置于接受全球化观点的巨大转变带来的机会的有力位置时,未来才属于我们……”
【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阅读: 次   录入:songgaofeng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参与讨论:字数 姓名:

  • 请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相关法律法规
  • 本站所有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网友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网友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08 中国风景园林网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