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规划设计频道 → 理论探索 |
|
风水学说与园林生态学
日期:2008-06-03 来源:园林学习网 作者: 我要评论()
风水学说与园林生态学工业革命以后的西方世界始终经受着一种生态学上的“精神分裂症”的折磨,一方面是对高产值、高物质享受欲望的无止境的追求,其结果导致了自然资源的枯竭和环境的恶化;另一方面又表现出对大自然的热爱,一有机会便投身于大自然中去露宿、去遨游,为此又不得不通过各种途径,包括法律的和技术的,对环境进行保护和治理。在园林建设中,许多有识之士试图把哲学、伦理学和心理学应用其中,于是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风水热”的现象。中国的风水理论源远流长,于是,国外的“风水热”对国内产生了一种“回归效应”,国内许多敏感的学者也开始对这种长期被斥为“封建迷信”而具有顽强生命力的传统文化现象进行了反思,提出了一些不同的看法。与大多数持全面批判态度的人相反,有的给“风水说”以很高的评价,并认为在现代仍有其实用价值;有人则持折衷态度,认为其整体上属于封建迷信产物,但在某些方面如对罗盘的应用和对地形的分析仍具有科学性。 1.理想的风水模式 追溯起源,“风水说”的最主要目标是为家族的阴阳宅选一最佳的环境,即所谓的“好风水”。怎样才有好风水呢?“风水说”中始终强调了一种基本的整体环境模式:“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以山地为例,这种模式的理想状态是背倚连绵山脉为屏;前临平原,两侧水流曲折回环,水质清晰,流汇于面前;左右护山环抱,山上林木葱郁。这种大吉的风水环境,以明陵园最为典型:整个陵园北以天寿山为屏,两侧山势环抱,并有龙山,虎山左右为护,多条溪流自山间缓缓流出,屈曲蜿蜒于围合的是山间平原之上,沿河流及山间谷地形成多个与外部联系的豁口和走廊,使整个空间闭合而又通气。不但整个陵园具有这种理想的风水模式,各个帝陵的选址也遵循了相似的模式。各种山地寺庙的环境也具有同样的结构,北京西山的卧佛寺、碧云寺、八大处等著名寺庙就是最好的范例。 我们不禁要问,这种风水模式的意义何在,中国人心目中的这种理想风水模式又是怎样形成的呢? 2.动物择居给我们的启示 在北美生活着一种哺乳动物金花鼠,它对居住环境的成功选择,实在令人吃惊,有人甚至称其为成功的“建筑规划师”。生态学家的研究发现,它所居住的地方:(1)必临近一片谷物地,其洞穴必濒临水溪;(2)远离柳树林和桤木林;(3)远离乱石堆;(4)洞穴必在东南坡上,周围草皮优良,土壤疏松。究其原因,临近谷子和水源显然可以免受饥渴之苦,可为什么要远离柳树和桤木林,躲开乱石堆呢?原来这类树木正是金花鼠的天敌猫头鹰等鹰类最爱栖居的场所,而乱石堆则是另一类天敌蛇类的出没地带。至于洞穴的朝向和其直接的生境条件,可以保证它在冬季不受西北寒风的袭击,使洞穴保持温暖舒适。动物的这种择居本领,显然是长期进化而遗传下来的本能。很显然,作为动物之灵长的人类,在自己的生活环境选择上也是不可懈怠的,在园林设计和建筑中也是很有借鉴意义的。 3.建筑环境吉凶意识的进化史观 目前已普遍认为,大约在2000 万年前,地球上气候的变干和变冷,使森林面积减少,迫使人类祖先离开了森林而开始了其在疏林草原上的生活,迈出了由猿变为人的第一步。疏林草原环境与森林环境的不同之处在于后者具有更大的挑战性,一方面草原上活动着大量的食草动物,提供了丰富的狩猎资源,草地林缘也有更丰富的草木果实可供采集;另一方面,草原上活动着许多凶猛的食肉动物,使人类祖先面临更大的危险。正是这种充满挑战的环境,造就了直立和能使用工具的人。不但如此,长达1500 万年的疏林草原的生态经验,使人进化了一种环境的感知、认识、评价和预测的心理能力,凭着这种环境认知能力,他们选择了适合于自己的“满意环境”。我国的古人类考古研究为我们认识这种“满意环境”的结构和功能提供了丰富的资料,我们现就一些典型的中国原始人长期生活过的环境作些分析,以寻找存在于我们心灵深处的思想环境的“心理模式”。 鉴于原始人的生活环境,他们满意的生态环境的典型结构具有一些共同的结构特征,其对于我们今天的环境构造人具有很大的意义,对园林建筑也是很有启发和有指导意义的。 3.1 边缘效应 上述各典型的环境都具有一种“边缘”特征,即它们都处在山地与平原、盆地或河流谷地的边缘地带上,由此产生了一系列的“边缘效应”:首先,由于边缘地段温湿度及土壤性质的明显过渡性特征,导致了区系复杂、类型丰富的过渡性植被的出现,因而也是多种草食性动物的集中分布区,这就为原始人的采集和狩猎提供了丰富的资源;第二,地理景观上的边缘地带往往是动物迁徙的必经之地,如食草动物随季节变化而进行的山地与平原之间的迁徙,以及由于每一动物对多种生态系统的需求而进行的迁徙等,这也为狩猎提供了更多的机会;第三,边缘地带具有了望--庇的便利性,这对处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的原始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一方面,人必须时刻观察并能及时发现环境中所发生的一切,包括攻击性敌人的动向和猎物的行踪;同时,由于人视域的局限性,他必须确定其看不见的背后是安全可靠的,并能根据情况进行有效的攻击或逃避。背依崇山俯临平原的山麓正是“看别人而不被别人看到”,易攻易走的最佳地形;第四,对只有20-50 人的原始人群体来说,空旷草原上的围猎和防范都不是一件容易事,对于前者他们必须防止猎物从任何一个方向逃走,而对于后者他们需要防止来自任一个方向的攻击。但在上述边缘地带,由于山崖、河流等的天然障碍的存在,围猎和防范都变得容易多了。 这对园林设计中的地形选择很有启发意义。 3.2闭合及尺度效应 人的运动速度和强度及对环境的识别能力都是有限的,所以,人的正常活动都在一个有限的活动范围内进行,超过这一范围就会有”迷途”的可能,而这对原始人来说是非常危险的,所以,一个满意的生态环境必须是一个尺度适宜的有限的空间。因此,山间盆地、谷地或是大平原之一角隅,都是最佳的选择。我们还可以看出,原始人居住的直接生境,一般并不在大山上,当然也不在空旷的平原上,而是在临近大山而又相对独立的小山丘上,高度和面积都较小,显然,在这样的尺度范围内,任何潜在的危险都是可以被排除的,这对部落的生存和繁衍是十分重要的。 3.3豁口及走廊效应 满意的闭合空间并不是绝对封闭的,它们都有一些与外界相联系的豁口,这种豁口沿河流谷地延伸,成为构通各闭合空间的走廊,它们一方面是动物迁徙的通道,因而是狩猎的最佳场所;另一方面,它们也是原始人自身迁徙的必经通道,当部落人口增加或目前环境内资源枯竭时,部落就可以通过走廊向新的空间扩展,从而保证了部落的延续和发展。如北京猿人就曾几度放弃龙骨山一带,而很有可能就是沿永定河-桑干河山谷走廊,进入河北及山西的山间盆地的。在不牺牲自身活动便利性的同时,豁口和走廊显然可以有效地防止不受欢迎者的侵入。当然,作为走廊的河谷提供了生存所必须的水源,其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理想风水模式中的许多因素都是和园林设计思想相同的,园林的设计如果和风水学说结合,则必将能使园林建筑理论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其也将助其逐步走向完善。上述环境的各种生态效应是人类进化和发展所不可缺少的,能否成功地选择具有良好生态功能的环境进行园林的设计建设,也是园林工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 4.“风水说”给现代园林建筑研究的启示 “风水说”在技术及迷信解释层次上是纷繁驳杂的,但其哲学思想和理论体系是基本一致的。事实说明,“风水说”促成了中国“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具体化。工业化正在中国大地上进行,风水景观正面临着难以抵御的冲击,而代表信息时代的现代科学也正在中国大地上传播和发展,否定之否定”的姿态,在对中国农业社会及西方工业社会科技成果的扬弃中,建立自己的哲学体系和科学技术体系。基于现代科学知识,我们可以说“风水说”的许多方面是科学的,但这并不重要,单纯对古代科学进行现代解释无助于科学的发展,但从古代科学的理论思想中获得启发,以至于因此调整我们对今天园林建筑的思维方式,则是非常有益的。在现代园林生态学及环境科学的研究方面,它至少可以给我们以下几个方面的启示。 4.1气:作为生态系统功能的统一衡量指标 生态学认为,生态系统的功能是系统与外界相互作用时所发生的能量交换、物质代谢、信息交流、价值增减及生物迁徙。关于这五种功能流的认识和测量实际上仍然没有摆脱“还原论”及”分析论”思维方式的影响。在“风水说”以及中医理论中,生命机体和不同层次上的生态系统功能综合地以“气”来统之。气周流于天地万物之间,集能、质、生物、信息及精神于一体,所以有人认为气实质上是场的概念。从分析科学的思维方式来看,气的概念是含混不清的,无法界定,无法测量,但以气为统一功能特征的系统是可操作、可控制的,关于这一点,如果“风水说”不能使我们信服的话,中国古代医学及气功的研究成果则足以使我们信服。我们也注意到,西方生态学家也正试图建立生态系统功能的统一衡量指标,如Odum 的“Emergy ”和“Transformity ”概念。这一方面的突破必将导致生态学研究的变革。 4.2因形察气——将功能问题转化为结构问题 生态系统的研究主要是对其功能的研究。气作为综合的功能流,是无形、无嗅和不断流变的,对气本身很难直接把握。在“风水说”中则通过气与形的关系,“因形察气”,把功能的问题转化为空间结构的问题来讨论。“风水说”的这一特点尤应引起景观生态学研究领域的重视。关于景观的空间等级分布及景观结构,Zonneveld 的生态区——地相——地系——总体景观等级划分和Forman 等的以斑块、走廊等为基本元素的“风水说”中,穴场是一个由沙水环抱的整体空间单元,而不是一个均相的地段或生态系统,穴、沙、水和龙的关系不是一个等级、分类的序列,而是一个有机构成序列。风水说一开始就没有把“龙”肢解为相对均相的“部分”,再来研究”部分”之间的关系,而是在有机整体上寻找另一有机整体一-穴。 4.3气脉——强调结构的整体性和连续性 “风水说”强调气脉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所以《葬书》有“断山”“独山”不可葬之说。以明十三陵为例:“陵西南数十里为京师西山。嘉靖十一年三月,金山、玉泉山、七冈山、红石山、香峪山皆山陵龙脉所在,毋得造坟建寺,伐石烧灰。”可见,为了保全十三陵陵园的风水,明王朝恨不得把整个燕山山脉皆作为保护对象。依”风水说”看来,十三陵所在山地属燕山之余脉,与北京西山虽有数十里之遥,却一脉相通。这种保护气脉及网络结构的整体性和连续性的做法,至少对地下水及生物的空间运动是十分有益的。这在自然保护区的景观规划及生态研究中是值得借鉴的。目前景观生态学已十分重视对廊道的研究,廊道与”气脉”既有共同之处也有较大差别,从其差别中我们也许地能得到更多的启发。 4.4气脉的曲折与起伏 与气脉的完整性和连续性同样重要的是它的曲折和起伏。无论是山脉、水流或是道路,”风水说”都对曲折与起伏有着特别的偏好,从本文所举实例中可见一斑。认为只有曲屈回环起伏超迭方有生气止蓄。直线对物质、能量和信息的流动是高效的,现代,无论是公路、铁路、排灌渠或是通讯线路,都追求直线,这恰如“风水说”所追求的相反。这难道不能引起我们深思吗?以水流来说,曲折蜿蜒的形态除了有其美的韵律外,至少可以增加物质的沉积,有利于生物的生长,减少水灾等等。至于更深层的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的揭示。 5.结束语 目前,国内外关于“风水说”的讨论实际上多在风水意识的表层结构上进行,所以有人认为它是封建迷信的,也有人认为它是科学的。但是,正如以上所讨论的,“风水说”并没有对“环境现象——吉凶感应”关系的本质联系进行解释,而是进行了系统的曲解。所以,无论把这一解释体系当作迷信或科学,实际上都无助于对”风水说”所欲解决的环境与吉凶关系的研究。如果我们能深入讨论中国人环境吉凶意识形成和发展的历史,分析”风水模式”的深层意义,从而解决在园林的建筑中人与环境关系的定性和定量的处理,必将有益于建筑环境理论及人与园林生态环境科学研究的发展。使传统文化的研究在更高的层次上进行,这不单是对”风水说”的研究而言的,也是对中华民族其它文化遗产的研究而言的。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