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规划设计频道 → 理论探索 |
|
日本都市绿地防灾系统规划的思路
日期:2008-06-27 来源:《中国园林》2007-07 作者:(日)齐藤庸平 沈悦 我要评论()
摘要:随着近年来地球环境的不断恶化,大规模灾害的频繁发生,如何建立“安全都市”已经成为无法回避的课题。在每年自然灾害发生最多的日本,经过长年的防灾实践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不断地把它们活用于城市绿地建设之中。分析日本防灾系统规划,揭示制定绿地防灾系统规划要点,系统地整理了有关防灾的基本概念,以供读者把握防灾建设的整体印象。 Abstract:Large-scale disasters occurred frequently along with the environmental deterioration of the Earth in recent years, and the problem of how to establish a "safe city" has become an unavoidable topic. In Japan, the country with the most natural disasters every year, plenty of experiences accumulated through the many-year disaster prevention practices are applied in the city green space building. Through the analysis of the disaster prevention system planning of Japan, the basic concepts of disaster prevention are systematically compiled while revealing the key points in green space disaster prevention system planning, so as to present the overall impression of disaster prevention construction. 文章部分内容: 内容:3 日本的公园绿地防灾系统规划思路 3.1 从城市规划的视点来看防灾规划 在日本,防灾规划通常设定3个阶段的目标。第一是生命的确保,第二是财产的确保,第三是建立彻底的可对应灾害的城市对策。以这3个目标与震灾的特点结合考虑,可以整理成(表2)。 (表2)中的“避难地建设”、“救援基地建设”、“延烧遮断带建设”是以公园绿地为主干的防灾系统建设的重点。 3.2 作为避难地的防灾公园的规划要点 3.2.1避难地•避难路规划要点 中心市区1小时以内或距离2km以内要布置一处安全的避难空间,标准是25hm2、最小不少于10hm2。 3.2.2避难地•避难路的规划标准和根据 (1)避难地的面积…………标准25 hm2,最小10 hm2 如果周围有丰富的树林或内部有水池存在,大约10hm2以上的正方形公园或广场的话,就可称安全。 如果火流来自两个方向,为安全地遮断辐射热,避难地的有效面积需要25hm2。如果火流来自4个方向,要有50hm2的有效面积。 所谓最低条件的10hm2,是指避难地周围有宽120m的不燃区,而且避难地内有防火树林。 (2)每人应有的避难面积……标准2m2,最小1m2 2m2是一张日式卧席的面积。 1m2是雨天打伞的情况下,人们都集中在一起时每人需要的最小面积,但较长时间保持则有困难(参考在等车排队时每人需要0.4m2,在满员的地铁中的状态是0.2m2/人)。 (3)避难时间………………1h/人,全体2小时 从关东大地震死难发生时的情况看,死于火灾的大都集中于地震发生3小时以后。震后1小时左右,人们的行为往往是来来去去不知所措,有初期灭火的,也有查看情况的。能够用于避难的时间,地区全体撤离大约需2小时,对于每一个人从安全角度上看,应控制在1小时。 从关东大地震的手记整理来分析一下避难行为,震后1小时以内避难的人只占1/3,3小时以后达到70%。 (4)避难距离、速度…………………2km,2km/h 一般步行速度4km/h,考虑高龄者和儿童(非常情况下)的话约2km/h,即1小时步行2km。这是老、幼者的极限,东京消防厅的调查也是这个数字。 避难的行动范围:根据东京大震灾的调查,大约是从受灾地算起,在1~2km范围内。 (5)其他避难行动上的留意点:必须留意群众的密度和步行速度的关系。1.5人/m2是自由活动的界限,4人/m2会发生缓慢堵滞,6人/m2会使行动停止。此外,从关东大地震尸体积累状况看,多集中于桥、避难场所的入口狭窄部分。 3.3 作为救援基地的公园绿地配置规划 规划的目的就是确定各地区的各级避难救援基地的地点、规模,并确定到达避难基地的避难路线。(图1)是日本的阪神 •淡路大震灾中受害严重的兵库县(县相当于中国的省)在震灾复兴规划中制定的兵库县广域防灾规划。在这个规划中,除了无人居住的山区,其他区域均纳入不同地区的防灾圈内,避难地分为3个等级,全县对应的防灾避难基地是中心部的“三木防灾公园”。这里平时是集运动、娱乐、消防训练、各种防灾研究试验于一体的综合公园,非常时期就变成了全县的中心避难基地。 避难圈域和避难地的规划思路见(表3)。 (表3)所罗列的重点是在实质性规划形成之前要根据避难的标准作各种评价,特别是对于避难困难的区域如何找出一个可行的方法是规划的重点。 (表4)是日本各种类型的公园在防灾救援上被赋予的各种功能,其中和社区生活关系最密切的儿童游园、街区公园是灾害发生后最初接受避难市民的临时避难地。在具体的设计时要注意平时和非常时期两种情况下的不同的使用功能。 (图2)是日本20世纪80年代初建设的第一个大规模防灾公园的图片,它显示了在河川边沿设置大规模开敞空间的重要性,也是在建立公园与低层密集住宅群之间的高层建筑的耐震不燃化的一种尝试。 (图3)是将广域公园这一绿地类型被赋予防灾避难功能后的模式图。它明确地显示出了公园在各种设施布局上应留意的一些特点。
【下载全文】 本站下载 (右键-选择“目标另存为”)
作者简介:(日)齐藤庸平/学术博士/日本兵库县立大学教授/绿地防灾第一研究者/日本国土交通省公园绿化技术五年规划会议防灾公园建设技术主查/日本新泻县防灾公园建设规划委员会委员 沈 悦/北京人/东京大学博士/日本兵库县立大学副教授/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兼职教授/日本造园业国际质量标准(ISO)审查专家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