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运鼓舞了建筑师们
首页 |
Home
 园林新闻 |
News
 规划设计 |
Planning & Design
 工程 |
Garden Engineering
 植物 |
Landscape Plant
 科技 |
Science & Technology
 教育 |
Education
 法制 |
Legal System
 风景名胜 |
Famous Scenery
 园林城市 |
Garden City
 世界园林 
World Garden
风景园林师 |
Landscape Architects
 园林论文 |
Papers
 园林图库 |
Photo
 人才 |
Job & Recruitment
 园林市场 |
Business
 图书频道 |
Publications
 园林论坛 |
Forum
 网址导航
Navigation
首页规划设计频道规划设计动态  rss订阅
      高级搜索 
奥运鼓舞了建筑师们
日期:2008-08-12     来源:文汇报     作者:郑时龄   我要评论()



  人们在赞叹奥运会的同时,不会忽略使奥运会更臻完美的奥运建筑,不会遗忘那些提供创造世界纪录的美妙场所。奥运会的历史,也是奥运建筑、体育建筑的历史。奥运建筑从设计到建成,吸引着亿万人的关注,批评也好,赞美也好,它们终将进入人们的生活,成为城市的自然风景。

  由于奥运体育场的巨大空间,由于奥运会对世界的深远影响,由于奥运会是人们的不断突破自身纪录和焕发巨大能量的场所,奥运体育场永远都是人们心仪的地方,在奥运会举办以后很多很多年,仍然会有许多人来到曾经举办过奥运会的体育场,既是好奇,也是仰慕,既是怀念,也是敬佩。为举办一届奥运会,需要建设一系列的体育建筑,不仅是建筑的争奇斗艳,也仿佛是体育建筑的博览会,奥运会建筑是主办城市和主办国无穷无尽的潜能和审美情趣的象征,也是奥林匹克梦想的体现,奥运建筑使主办城市更美,也使主办城市的生活更美好。

  奥运会体育建筑用各种方式表现城市和国家的文化和理想。

  1964年东京奥运会代代木体育场的建筑师是丹下健三,他将日本文化融入建筑,体育场是两个相错的半圆弧,让人联想起日本传统的巴形,让技术与人性结合。当时的国际奥委会主席布伦戴奇就这个建筑的成功向丹下授奖时是这样说的:“体育鼓舞了建筑师的工作。众所周知,许多世界纪录在这个体育场创造了出来,这个作品不正可以说是激发了运动员们的力量吗?同时这个体育场不仅对于市民,而且对于到这里来访问的人们都是感受极深的回忆,深深铭刻在有幸来参加奥运盛会的人们,或能观看在这里的比赛的人们的记忆之中。”

  1972年慕尼黑奥运会的体育场是德国建筑师弗赖·奥托和京特·贝尼施的作品,那优美而又充满智慧的建筑和结构,使这届奥运会永远留存在世人的心目中,整个奥林匹克公园预告了建成环境回应人的需要的建筑。这些梦想的实现,也证实了获得成功的艰难。慕尼黑奥林匹克公园至今仍然是人们观光的亮点,人们不仅希望进入体育场参观,也希望登上附近的那座电视塔,从高处俯瞰这座造型丰富,表现了有机形态的建筑。

  由意大利建筑师格里戈蒂设计的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体育场,利用了原有的体育场,将原先的20000人体育宫,改造成可以容纳65000人的现代化体育场。体育场的周围加建了体育馆、游泳馆、电讯塔等现代化设施。在这里,人们会感叹历史与现代的完美结合,也许正因为这种结合,使这座体育场为人们所称颂。

  同样利用已经有二十年历史的旧场馆加建而成的还有雅典奥运会体育场。如果没有西班牙天才建筑师、工程师卡拉特拉瓦的杰出设计,也许2004年雅典奥运会没有那么辉煌,雅典奥运会体育场的设计灵感来自拜占庭建筑,穹顶、蓝白基调源于爱琴海及其诸岛。体育场的顶盖可以让阳光进入,又可以阻隔热气。建筑师设计的这个有钢、混凝土、看得见风景且带着雅典之光的建筑给人留下了难忘的印象。

  北京奥运会的主体育场有个外号叫“鸟巢”,也许这个外号终将变成正名。不管人们怎么看待它,它已经成为首都北京的著名建筑。我们已经很难想象,从四环经过奥运中心,见不到“鸟巢”和“水立方”的感觉会怎样。设计“鸟巢”的瑞士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默龙曾经获得2001年普里茨克建筑奖,他俩在世界各地都留下了优秀的作品。我曾经见到一幅照片,“鸟巢”静谧地坐在水边,天光、水影十分和谐。几年前,我曾经感叹,我们不是上帝,不能从空中俯瞰体验这座鸟巢,我们是凡人,只能从地面上观看这杂乱的窝。方案与最终的建筑有了差异,建筑的构件更粗壮而简洁,建构的理念也更清晰。它终于被人们所接受。建筑师将建筑的“建构”理念清晰地表现在建筑上,人们不禁会赞叹构思的巧妙以及建筑与自然的融合,可能只有鬼斧神工才能确切地形容这座建筑。

  “水立方”的构思是中建国际设计公司年轻的建筑师赵小钧提出来的,说明了中国建筑师的成熟和才华,“水立方”也成为中国建筑的骄傲。它那正方形来自中国传统的方城,它那蔚蓝色的聚氟乙烯泡沫气枕状体形,在夜晚发出的灿烂光彩,令人们感叹不已。中国建筑师与澳大利亚建筑师共同合作,使中国建筑走向了世界。“水立方”的澳大利亚合作设计公司PTW的董事长贝尔蒙说,这是中国传统的“天圆地方”概念的表达。

  今天的世界谈到中国,谈到北京,必然会谈到“鸟巢”,谈到“水立方”,北京的奥运建筑已经成为北京、成为中国的形象。如果北京奥运会创造了世界纪录,奥运建筑功不可没。

【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阅读: 次   录入:royal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参与讨论:字数 姓名:

  • 请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相关法律法规
  • 本站所有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网友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网友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08 中国风景园林网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