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人物访谈 |
|
罗哲文:历史文化街区应该“有体、有形、有声、有韵”
日期:2008-08-27 来源:文化传播网 作者:吕天璐 我要评论()
丽江摄影梅联华 在2008年7月24日中国文化报社举办的“中国历史文化名街”推介活动专家座谈会上,罗哲文先生倡议,文物保护、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工作需要各个部门的参与,才能做好,才能使文化代代传承。他说:坊、巷、胡同、街道、街区都是城市的历史文化精华,把它单独提出来,宣传、推广它才有利于保护它。日前,本报记者再次采访罗老,请他谈谈历史文化名街的保护问题。 记者:一些专家谈到,当前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工作价值观比较混乱,各地做法五花八门,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状况? 罗哲文:目前从事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的人,有的是考古专家,有的是建筑专家,还有的是从事文化产业研究的学者,他们各自从自己专业角度出发思考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各有各的认识特点,在街区的保护规划和整治建设中,也各有侧重。所以,上次座谈会上,我建议文化、文物和建筑部门应该联起手来,商讨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这样工作才能够做得完整。 另外,历史文化街区的发展,既要保护老的东西,又要发展新的,关于新旧的处理问题,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标准,这也导致了各地做法不太一样。 记者:那么对于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到底有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标准? 罗哲文:还是有一些统一、综合的概念,最重要的,也是第一个原则,就是保护。现在各省市对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有一定的规定,它的总体肌理、街道、胡同不能改动;形式、色彩要协调,这些都是街区保护的统一标准。至于一个历史文化保护区内,哪些建筑、街道能够扩展更新,价值不大的历史建筑如何处理,还要根据街区的具体情况来判断。北京西城区的砖塔胡同,前些年为了交通需要,准备拓宽,但后来经过专家鉴定,这条胡同是元朝的,也是北京保存最早的胡同,所以最后有关部门决定还是保持胡同原样。 记者:目前全国各地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工作做得如何? 罗哲文:这个很难说,有的做得很不错,比如北京。还有杭州,那里的清河坊,原来是要拆掉,重新建设的,现在的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当时是杭州的市长,他决定不拆,按照原来的样子维修,这些年清河坊很出名,这是一个成功的案例。还有福州的三坊七巷,原来李嘉诚准备开发,后来政府也保护下来了。当然也有很多失败的例子,像舟山在一个时期就拆得很厉害。 我们有一些成功的案例,也有失败的教训,基本上每个历史文化名城里都有保护得比较好的,也有拆掉的。 记者:各地的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大概分为几种模式? 罗哲文:一般小城市的做法是把古城保护下来,例如平遥就是另建一座新城,安置部分原住民,将旧城保护起来。最近杭州也有一个案例,将原来一个破旧、脏乱差的文化街区按照保护规范重新维修,安装上下水管道,老百姓依然住在那里,但生活水平比原来提高了,街区的活力也就重新回来了。 另一种保护方式是点线面的保护。点是街区中的文物保护单位,线是一条街,面是整个街区,这种方式不做整体保护,只点线面的、按照原来的历史风貌进行保护。 记者:有一些人认为,历史文化街区要想有新的发展,必须进行文化产业的开发。有些地方保护历史文化街区,终极目的是为发展文化产业,这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是否冲突? 罗哲文:应该把历史文化名街的保护规划做好了,明确哪些是不能动的,哪些是可以改造的,不能让开发商根据自己需要乱来。文化产业的开发和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并不矛盾,关键是文物部门、旅游部门、规划部门要事先做好街区保护的规划。 当然,还有一点,历史文化街区的活力并不意味着一定要进行产业化发展,老百姓在那里安居乐业,也是一种活力体现。 记者:活力指的什么? 罗哲文:原住民不能搬空,否则老街、街区就失去了旧有的文化气息,没有了文化传承。当然,原住民必须疏散一部分,因为特殊的历史原因,历史文化街区的人口密度多过大,只有适当的人口密度,才能净化环境,提高原住民的生活质量。丽江以前的缺点就是,古城里面原住民很少了,他们把房子租给外地人做生意,所以很高兴地就搬走了,可是古城里就越来越没有原来的味道。这项工作需要政府主管部门的引导,通过适当的政策让原住民得到实惠,又愿意住在自己原来的家里。(记者7月初采访云南省文化厅厅长黄峻的时候,他刚刚参加第32届世界遗产大会回来,他表示,丽江有关主管部门已经针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批评,正在对古城进行整改。) 记者:文化的传承对于历史文化街区来讲,非常重要。 罗哲文:我一直在强调,我们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几十年来一直忽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历史文化内涵的保护。物质方面的,体形、环境、街道、古建筑,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我们知道需要保护。但是这里头的文化气息、文化内涵很容易被忽略了。其实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发展的重要部分。就像今年6月10日刚刚开街的国子监,我们不仅要修复它,还得把孔庙、国子监的文化保存起来,祭孔的仪式是怎样的,从元朝开始到明清年代的文化变化、发展,这些都要保存才行。 我曾经说过,一个保护得好的历史文化街区、名镇、名村、名城应该是有体、有形、有声、有韵。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