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海城市濒海地经常遭受海潮、海风侵袭,土壤盐渍化和干旱威胁,导致适生植物种类少,绿化难度大,绿化效果差。刚刚通过山东省科技厅专家组鉴定的“胶东濒海地城市绿化植物选择与应用”课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开出一组“药方”,课题组同期开展的实验成果推广,也为“药效”提供了有力证明。
此项课题由烟台市园林管理处和山东农业大学合作,历时三年完成。据烟台市园林管理处总工程师于文胜介绍,烟台市市区现有濒海地面积1200公顷,其中近期需要绿化的绿地面积600公顷。由于缺少适宜的绿化植物种类,导致现有绿地植物种类和绿化模式单一,严重的影响了城市绿化美化质量和效果。同时,现有濒海地植物种类由于选择不当,适应性差,造成栽植成活率低、生长不良、观赏效果差、养护成本提高。仅此一项,烟台每年估计增加绿化投入1000万元以上。
于文胜指出,冬季海风、海雾对于滨海绿地植物生长影响非常大,尤其是海雾,较高的盐碱度对植物的杀伤力很大。这一问题在我国其他地区滨海城市也普遍存在。2006年以来,课题组先后开展了滨海绿地植物越冬能力调查与评价、城市主要绿化植物物候期观测、园林植物抗旱性和耐盐性试验与评价、野生观赏植物调查选择等大量研究,通过调查滨海绿地植物的越冬特征,建立了滨海绿地植物越冬受害程度评价指标体系。“课题组在滨州、东营、烟台、威海、青岛、日照等地设置10个调查地点开展实地调查,并在山东农业大学的实验室内模拟海边生态环境,对相关植物材料生物学特性加以观测,收集实验数据。”于文胜说,课题组还采用盆栽试验和随机区组设计,研究了烟台市94种主要园林植物的物候特征,初选了海州常山、地被石竹、珍珠菜等40种适宜滨海地绿化的野生植物材料;对25种主要城市园林绿地植物的抗旱性和耐盐性进行了研究、评价和排序,最终筛选了柽柳、黑松、白蜡、龙柏、女贞、海州常山、扶芳藤、地锦、金银花、山杏、山桃、花椒、结缕草、萱草14种抗逆性和适应性强的园林绿化植物。
“只筛选出适宜的植物材料还不够,我们还根据对现有城市园林植物物候特征观测、滨海绿地植物生长情况和越冬能力评价、滨海绿地不同地段的自然条件和滨海地绿化要求,以及之前实验植物材料所表现的抗寒性和耐盐性特征,按照50米、100米、150米、200米不同临海距离,提出一种迎风靠海直吹绿地植物配置模式和两种侧风地滨海绿地植物配置模式,并针对每种模式提出了适宜的树种选择和植物组合形式。”于文胜说,适宜的配置形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绿地空间形成保护屏障,营造小范围良好的立地环境。而根据同期绿地项目建设成果显示,植物成活率和景观效果均有显著提升,具有一定推广性。
烟台地区的滨海绿地建设成果。 依德 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