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国湿地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湿地使者行动的“创新”之处
前言: 夜深人静,关上QQ,拔掉网线,或许这样才能真的静下心来。带着许多遗憾和愧疚,开始动笔写下迟到的感想。 关于09年湿地使者行动的种种遗憾,从另一种角度看来是“失败”吧,作为队长的我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团队士气的低落,队员精神的涣散,活动效果的不理想……尽管我们最终获得了全国二等奖,但我们做得真的不够好,或许是我对自己的要求太高,至少,我只能给自己打60分,甚至不及格。 然而今天,动笔并不是为了自我检讨和自我剖析,而是因为今天有人提到湿地使者行动的创新问题,让我有了为自己,为团队辩驳的冲动。或许,这是一次“自我安慰”,也是为去年的失败寻找一丝慰藉。 “创新”,在很多人看来是宣传方式的一种革新,是新颖独特的同义词。这一点,我并不反对,但要补充的是,创新并不只是针对活动的宣传方式和宣传手段,有时候我们需要在活动宣传理念上做出创新。近几年,许多学生社团在做活动宣传时,除了常规的展板、横幅之外,大家还想到了定格、行为艺术等方式来吸引眼球,这确实不失为是一种“创新”。但是大家的宣传理念是否有不断创新呢?大家宣传的角度是什么?或者说,宣传的出发点和切入点是什么?不知大家是否有深刻剖析过这个问题,我想用我的经历和体会来说明理念创新这一观点。 08年暑假,第一次参加湿地使者行动,也是队伍第一次在学校周边的湿地——武汉南湖——开展活动。第一年在南湖周边开展活动,我们对于南湖的了解还并不深入,不知道宣传工作应从何入手;加之南湖作为城市湖泊,丧失了许多湿地原本具有的功能与效用,这与当年的宣传主题很难扯上关系。 为了增添宣传方式,另外也是保持协会活动的传统,活动期间,我们通过实地走访,绘制了“08南湖绿地图”,这无疑成为了我们活动的一大亮点。不过,与其说是“绿地图”,我们更愿意叫它“垃圾图”,因为绿地图上,我们主要标出的是南湖周边的截污口、垃圾堆、污水处理厂和养猪场等,虽然也有一些湿地公园、芦苇荡等美景,但是我们在宣传的时候,出发点是呼吁群众关心南湖的污染问题,关心南湖周边的生活垃圾和生活污染问题。尽管我们的宣传思路尚不清晰,但在“绿地图”等宣传品的辅助下,我自认为我们的活动还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09年暑假,第二次参加湿地使者行动,队伍第二次在南湖周边开展实地宣传活动。活动策划初期,我们基于去年的经验,虽然还是在同一个湿地开展活动,却选择了几个不同的宣传社区和广场,对于宣传品,我们也进行了创新,抛弃了书签和黑白折页,选择了日历和全彩折页,一是为了更贴近居民的日常生活,二是为了让宣传品更为精美,便于保存。 活动初期一直还挺顺利的,但一阵思想上的飓风袭来,让我们整个队伍乱了阵脚,从此,一团乱麻。 我们第一站活动地点,是一个建立在南湖周围的市级“绿色社区”。这一社区坐落在南湖畔,居民每天都可到南湖周边散步,然而就是因为距离太近,我们的宣传策略,在这里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当居民询问我们的活动时,我们只要一提到“南湖”二字,居民便开始垂头丧气,怨声载道。有的居民是摇头叹息,不理不睬,看也不看我们的宣传品,便摆手离去。有的居民则是滔滔不绝,把我们当成了诉苦对象,大说南湖的脏臭差。碰到前者,我们无法对我们的活动进行展开介绍,人便离去了。对于后者,我们在进一步访谈之后,对居民发出希望其采取相应的保护行动时,居民则不予理睬,叹息说,这并不是他们,更不是我们能够做的事。 这一站的宣传可谓是没有达到预期的目标,反倒出现了我们始料未及的效果,因为大多居民看到南湖的相片便匆匆离去。于是乎,有人指出,我们在宣传策略,或者说是宣传理念上出了问题。 如果说,我们的目的是为了让居民加入我们的保护行列,那么使用向他们单刀直入的宣传南湖现状问题这一方式是不妥当的。 第一,居民是南湖周边的常住居民,南湖的变化他们比我们更清楚,我们从网络或者其他渠道获得的消息并不能让他们认可我们,而且在宣传时我们往往从一个宣传者被动的变为一个倾听者。 其次,居民居住在南湖周围,深受南湖脏臭差的“毒害”,单刀直入的宣传南湖现状,会让其有一种厌烦和抵触心理。 再者,对于并非居住在湖岸的居民来说,他们对于南湖了解不深,有些甚至没有见过和听说过南湖——毕竟,东湖在武汉的名气和威望更高,他们对于南湖并没有什么感觉,也谈不上感情,更没有想要保护的意识和行动,那么他们对于我们的活动更多的表现出一种新鲜和好奇,但这种新鲜和好奇过后,是一种冷淡的漠视或者是一笑而过的离去。 在老师的指点下,我们决定换一种宣传理念——我们从宣传南湖美的角度,让居民喜爱南湖,在不断加深的喜爱之情下,催发居民萌生参加保护的意识,并提供参与保护南湖的平台和方式,从而让居民自发的参与到我们的南湖保护行列中来。 这一宣传理念,很好的避开了居民口中的怨声载道的焦点,采用的是一种“曲线救国”的宣传方式。虽然这一理念的传播,到最后产生实际的保护行动和保护效果,需要很长的岁月,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也是更好的让居民参与活动的一种方式。 第一,“美”往往是居民忽略的细节,也是让人发现惊奇和新鲜的细微处,宣传这些“美”不仅能够变被动为主动,更能通过实例,向居民传播湿地的相关知识,例如通过介绍南湖周边常见鸟类,引出湿地是鸟类的乐园等知识。 其次,“美”是每个人都喜欢的,减少居民的抵触心理,增加与他们沟通交流的机会,建立熟悉感,更能了解他们对于南湖保护的想法。 再者,这一宣传理念,能够让我们的活动设计出更多有趣的宣传方式,增加公众参与的方式,以达到更好的宣传效果,完成我们的活动目标。 举例说明,我们为两种宣传理念,各设计一套宣传展板。第一套展板上贴了许多南湖污染,偷排废水,死鱼翻塘等图片;第二套展板上贴了许多荷塘莲花、水鸟飞翔、池杉成荫的图片。我们也配合展板设计逻辑缜密的宣传词。那么,居民可能更喜欢哪些图片呢?无可厚非,一定是后者。当然,两套图片引来的议论和触发的感想是不同的。由浅至深不断发展,前者带来的效果可能是一种从不可思议到痛心疾首,从习以为常到无动于衷;而后者带来的效果可能是一种从不可思议到好奇发掘,从接受和喜欢到参与保护。或许,有人会觉得我说的太绝对或者过于理想,但在我们实际的宣传活动中,看到第一套展板的人,即使曾经有过参与保护的行动,主动向上次部门反映并提议,但由于现实状况迟迟未得到改善,甚至每况愈下,他们的积极性已经消失殆尽。而看到第二套展板的人,大多发出“南湖周边有这样的美景”的疑问,在湿地队员的讲解下,不少居民表示想到实地去感受和了解。我想,这就是两种宣传理念的差别吧! 不得不说,为了配合新的宣传理念,队员们做了很大的思想斗争,队伍也对后面的活动做出了不小的改动,重新制作新的宣传品,重新制定宣传内容,重新设计互动环节等等。对于每一个人来说,这一次理念的转变,不仅是对队伍,也是对我们个人的一种颠覆。 至于宣传形式和宣传品的创新,我个人的建议是大家可以多多观察网络上出现的新鲜事物,以及居民生活中使用频率较高的物品。这也需要不断的观察和经验的积累,还要结合队伍的实际情况,如资金、技术等客观条件。这样的创新,层出不穷,想法不断,因此就不做过多的赘述。 在此,想要强调的是,根据不同的宣传理念,设计不同的宣传品,采用不同的宣传词。或许,一些活动形式——例如宣传品形式(展板、折页、视频等)——大家很难创新,但因为理念的改变,宣传品上的内容也做出了相应的改变,那么这便是一种最大的“创新”! 后记: 今年的湿地使者行动要求所有的队伍都要绘制湿地绿地图,而主办方的意思也很明白。然而需要强调的是,设计出精美的绿地图固然不简单,但是能够很好的使用绿地图配以活动宣传,以取得更好的效果,达到活动的目的便更有挑战了。希望大家不仅能够设计出科学、精美的绿地图,更能够用好绿地图,采用适合的宣传理念和宣传手段,实地宣传时,更要注意宣传的词汇和引导对象思考的方向,这样或许能够取得预想不到的效果。这样的创新,比简单的宣传形式创新更有效! 09年湿地使者行动 芒果 2010.05.16
编辑:Aggie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