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风景园林师 → 学术思想|风景园林师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孙家正撰文记罗哲文:七十载矢志不移(图)
古往今来,凡有大成就者,在成功者的基础上还要具备三个能力。一是善时,所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二是善始,所谓“以明防前,以智虑后”;三是善疑,所谓“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今天的大成就者也是如此。
当人们追求经济发展和现代化目标时,往往容易忽视祖先留下的遗产,忽视我们代代相依的精神家园。让人欣慰的是,总有一批先觉和义士率先觉醒并自觉承担起反思、呐喊的责任,以自己的博识和远见,洞察于前、忧患于前、行动于前、慷慨于前,不惜汗、不气馁、不居功地奋斗着。时下也是如此——当全球化的飓风向我们袭来时,他们保持着清醒,坚定地守护着民族文化的根脉,并以开放的态度面向世界,承担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为我所用、不囿于我的责任。 中国的文化遗产保护能有今天的成就,除国家昌盛、政通人和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得益于一批能人志士为之鼓呼奔走,罗哲文先生便是其中之一。七十年来,他服务中国文物保护事业的初衷不改,老而弥坚。可以说,七十载矢志不移,七十载巧思笃行,俨然如文博苑中的花匠,尽心呵护着满园春色。
这七十年的光阴可以从1940年追随梁思成先生算起。他从一个放牛娃成为梁思成的入室弟子。他的启蒙之路是极具中国文化色彩的口传心授的传统方式,勤奋敬业、躬身笃行、心无旁骛等这些中国传统文化赞颂的优秀品质,在他身上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发扬。七十年来,他遍涉祖国各地,以我的家乡江苏为例,他先后到苏州100多次、常州数十次;至于长城,我们能说出的地名,他全都到过。同时,他出版了很多着作向国内外宣传中国的文化遗产,有的文章还被收入小学、中学、大学课本。为了更好地总结经验和留存资料,罗先生在青年时代就学会了摄影、学会了自己冲洗照片,到现在他依然背着相机东奔西跑、爬上爬下,精力和兴趣不让青年。 古往今来,凡有大成就者,在成功者的基础上还要具备三个能力。一是善时,所谓“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 二是善始,所谓“以明防前,以智虑后”;三是善疑,所谓“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今天的大成就者也是如此。因为有着丰富的经验和阅历,罗先生往往能够独具于众识之前。目前举国关注的“大运河申遗”,最早是罗先生和一些老政协委员倡议的,现在已经是涉及六省市35个城市的大事了。我很同意罗先生在文物保护维修上一贯坚持要有中国特色的观点。他曾经发表过一篇文章:《文物古迹也是有体有形、有声有韵》,我专门写信给他,表示赞同和敬佩。其实,早在1989年,他就提出历史文化名城不仅要保护有形的文物古迹,也要保护无形的音乐、戏曲以及科学技术、医药技术、宗教风水等“文化活力”,在观念上已经很接近十年之后出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了。 罗哲文先生是文化部的老专家,又是全国政协的老委员。我到文化部和全国政协工作后有很多时候和他在一起工作,从他身上得到的教益匪浅。罗先生出生于1924年,今年已经86岁高龄,依然奔波在文化遗产保护的第一线,他是一位令人尊敬的文化遗产的守护者。在工作中,他提携后进、不吝私藏,以身示范、热情乐观,真正做到了“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我国还有很多像罗先生这样的老专家、老学者,为了祖国的繁荣昌盛、为了民族的伟大复兴,不念不苟,不堕不移,亲力亲为,积极为祖国建设出谋划策。他们是我们的宝贵财富,值得我们致敬和学习。 作者:孙家正 (作者系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文联主席)
编辑:jojo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