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增绿增收并重 造林造景并举-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晋中:增绿增收并重 造林造景并举
[日期:2010-07-07]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佚名   发表评论(0)打印



  晋中市委、市政府在去年山西省委、省政府作出“生态兴省”的战略部署后,迅速行动,带领全市人民打响了一场造林绿化攻坚战,走出了一条“增绿与增收并重、造林与造景并举、绿化与美化同步”的林业发展新路。

  去秋今春,全市共投入16亿元资金开展了173项造林绿化工程,一举完成造林33.1万亩,植树1265万株,提高林绿化率两个以上百分点。并形成了五条重要经验。

  科学组织,摸索出了一整套推进造林绿化的方式方法。一是注重改变传统指导方式,按照“高山远山水保林、低山丘陵经济林、河滩沟地丰产林、平原农田防护林、城市农村景观林”的发展布局,重新编制造林绿化十年规划。明确提出“一年造林、一次成景”的新要求,努力实现当年有变化、当年见成效。二是注重挖掘林业增收潜力,把增绿与增收统一起来,全力放大林业增收空间。在滩涂、库区和通道沿线,广栽速生杨、毛白杨等见效快、成材早的树种,增加木材蓄积量。今年,速生丰产林新增3.9万亩,总面积达到16万亩,新建和完善农田林网72万亩,总面积达到190万亩。实现了快速增绿、快速增收;在丘陵山区和平川,科学布局,建设了山区核桃林、丘陵红枣园、汾河生态防护林3条百公里绿色经济产业带。目前全市干果经济林发展到189万亩,水果发展到97.3万亩,按农业人口计算,人均1.3亩。建成“中国红枣之乡”太谷、“中国酥梨之乡”祁县、“中国核桃之乡”左权3个全国知名的林果产业基地。去年全市林果业实现年产值23.6亿元,农民人均增收780元,占农民人均纯收入的15%。随着经济林和速生林的大规模发展,林果业将成为晋中农民增收致富的第二个钱袋子。三是注重改变传统造林方式,对通道、环城、环村林带、大型景观和公益性林业工程,全部由专业队施工,实行公开招标、工程监理、资金报账和分期付款等管理制度。去年以来,全市共有420支专业施工队、22支工程监理队伍、4.5万人投入到造林绿化工程建设中。造林绿化的专业化、科学化,有效杜绝了过去施工无序、资金浪费、工期无限的弊病。

  因地制宜,提炼出了一整套符合晋中实际的造林标准。一是科学合理密植,力求增绿增收双赢。对经济林的初植密度提出标准。如要求核桃每亩须达到55株以上、红枣每亩达到74株以上。对通道和农田林网绿化,在地力好的地方或栽植树冠小的品种时,株、行距全部执行最高密植标准;在地力较差地段或栽植大树冠树种时,株、行距则适度放宽,既保证了造林绿化工程“一年造林、一次成景”,又提高了单位面积的早期收益。从而在有限的土地上最大限度地实现增绿与增收。二是精心栽植管理,切实保证林木成活。“栽大苗、浇大水、重管护、保成效”是今年全市造林绿化的新特点。各地普遍实行了起苗、运苗、挖坑、栽植和浇水“五把关”,规格不达标不栽、带病虫害不栽、根系不发达不栽“三不栽”规定,做到了必须扶正、必须成行、必须踩实“三必须”。还采取设立机构专管、依托林场代管、工程队延期承包托管等办法,将管护制度化、专业化、长期化。在今春苗木胸径最粗、施工量最大的情况下,林木成活率达到97%以上,创历史最高。三是造林造景并举,实现绿化美化同步。全市所有造林绿化工程的实施都聘请专业公司,按照园林景观和街景景观要求,进行高标准设计,实现造林与造景、绿化与美化的有机结合。目前,全市城市绿地达到3980万平方米,人均公园绿地8.95平方米,11个县(区、市)都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植物园,形成了“林环城、树绕城、绿满城、花缀城”的绿化格局。有1040个行政村达到村庄绿化标准,359个达到园林村标准。11条国、省、县通道宽林带绿化蜿蜒4000公里与128公里汾河护岸林带形成绿色走廊,不仅改善了城乡居民生活环境,而且有力地推动了城乡一体化进程。四是植绿整治并行,全面改善城乡面貌。实行大拆迁、大清理,今春全市搬迁取缔污染企业78户,拆除违章和不雅建筑3876处,共计136万平方米,主要用于造林绿化和景点建设。同时大力整治城乡环境卫生。一些“老大难”地段经彻底整治和高标准绿化后,面貌焕然一新,群众拍手称快。

  广开筹资渠道,建立起了一整套投融资机制。创新机制,逐步构建形成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造林绿化投融资机制,绿化资金筹措难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一是建立了以政府投入为主导的绿化资金持续增长机制。市委、市政府出台一系列文件,明确规定:市县财政分别按不低于年度一般预算收入1%和3%的标准安排绿化经费。在财政资金使用上强调使用方向,主要用于公益林建设和调动民营资本的以奖代补,起到了“四两拨千金”的作用。二是以企业为主体的“以工补林”投入机制。晋中市“以工补林”形式多样,形成了企业出资委托造林,资源型企业承包荒山综合开发,高排放企业捐资买“碳”及“一矿一企绿化一山一沟”、“挖一吨煤栽一棵树”等办法。左权的生态庄园经济,就是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造林绿化的有效形式。目前全市发展各类生态庄园350处,经营规模40多万亩,吸引社会资金7.8亿元。今年全市造林绿化投资将达16亿元,主要源自民营资本。三是以全民参与为补充的造林投入机制。按照林权到户、林地到人的要求,采取政府补贴、民栽民管民受益的办法,鼓励农民大力发展经济林。补贴办法有两种:一是实物补贴,即政府向农民无偿提供优质苗木,帮其发展经济林;二是货币补贴,即政府统一规划、制定标准,农民栽植,林业部门技术把关。验收合格后,以货币形式补贴农民。此举有效调动了农民群众的造林积极性。目前,全市民营造林大户超过8万余户,治理荒山180多万亩。同时,广泛发动全社会参与义务植树。全市已建成县级以上义务植树基地13处,今年义务植树800万株,尽责率74%。

  更新思想观念,培养出一支敢打硬仗、乐于奉献的干部队伍。一是坚持“党政一把手”主抓林业制度,为适应生态兴市战略的新要求,晋中市于去年成立了市委书记任组长、市长任常务副组长的造林绿化领导组,实行市县四套班子领导包县、包乡、包工程工作制度。通过三次大规模的观摩检查,现场总结经验、解决问题,促使各县(区、市)形成了比着干、争着干的生动局面。二是坚持“一线工作法”落实任务。市委、市政府把造林绿化作为转变干部作风、提升干部能力的重要契机,要求各级各部门主要领导在一线指挥、一线督查、一线落实。市委把植树造林最关键的4月份确定为全市的无会月,确保基层干部能集中精力投入工作。林业部门全体干部职工,连续4个月不休节假日,奋战在造林一线。许多同志带病坚持工作,有的甚至晕倒在工地。广大党员干部在造林绿化工作中表现出来的过硬工作作风,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三是坚持“一竿子到底”严格督查。把造林绿化纳入对县年度工作和干部任期目标责任考核内容,规定成绩突出的给予表彰奖励,完成较差的通报批评,连续3年完不成任务的,县(区、市)政府向市政府作出书面检查,对行政首长和分管副职进行诫勉谈话。实行工程进展日报制、督查督办制、定期通报制、约谈问责制,狠抓不落实的事,严查不落实的人。市委、市政府派出3个组进行全过程督查,采取现场督查、现场反馈、现场签字、媒体曝光的办法,以铁的纪律确保了造林绿化工作的扎实推进。

  平遥县 弘扬晋商文化 提高绿色品位

  山西省第一处世界文化遗产所在地平遥县,将造林绿化作为提升城市品位、塑造城市形象、拓展乡村旅游的重要抓手,实施了一系列城乡绿化工程。

  通道绿化搭框架。近几年,平遥县实施通道绿化总里程410公里,共栽植各类行道树、景观树170万株,总投资达到1亿余元。今年再次掀起绿化高潮,按照“栽大树,多树种,宽林带,高密度”的施工要求,共栽植各类树木17.6万株,成活率达到95%以上,使全县通道绿化总里程达474公里。至此,境内国道、省道全部实现了高标准绿化,主要旅游通道全部实现了绿化、景观化。

  湿地公园造亮点。平遥县省级湿地公园和生态植物园项目总投资4300万元,建设规模6100亩。一期工程共栽植各种植物200余种65万株、草坪300亩,完成投资2300余万元。二期植物品种将达到400种以上,涉及76个科163个属,涵盖了北方常见的乔、灌、、花、果、藤等常见种类。

  汾河绿化建屏障。汾河流经平遥县5乡21村,总长度28.5公里。今年以来,在过去完成6500亩的基础上,采取“县出资、乡发包、村配合、工队实施、部门监管”的形式,新栽苗木13种55万株,总面积达到1万余亩。同时对村庄绿化、农田林网、旧树抚管、河坝硬化等方面进行综合治理,总投资达2932万元。形成了汾河干流“坝、林、路”绿化一体化的新格局。

  城区绿化上档次。近年来,平遥县建成服务半径千米左右的绿地、游园、广场等城市园林体系17处,城区绿地面积达368万平方米,城区绿化覆盖率从2005年的8.8%增加到去年的42.71%。今年新实施5项城区绿化工程,新建11个花园小区,新增绿化面积131万平方米。

编辑: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