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塞罕坝荒原变林海 沙漠成绿洲-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河北:塞罕坝荒原变林海 沙漠成绿洲
[日期:2010-07-14]  来源:新华网  作者:刘羊旸   发表评论(0)打印



    7月的坝上,山峦叠翠,郁郁葱葱;盛开的金莲花一片金黄。这青山绿水,使前来河北塞罕坝的人们感到清新自然、心旷神怡。然而,在半个多世纪以前,这个被青山环抱的塞罕坝还是个“飞鸟无栖树,黄沙遮天日”的高原荒丘。1962年,林业部在此组建直属的塞罕坝机械林场,开始了大规模的植树造林。

  经过近50年的艰苦奋斗,几代塞罕坝林场干部职工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成功营造了112万亩人工林,创造了一个变荒原为林海、让沙漠成绿洲的绿色奇迹。

  如今,塞罕坝林场森林覆盖率已由新中国成立初期的11.4%提高到现在的79.4%,林总蓄积量达到1012万立方米。每年可采木材10多万立方米,吸收二氧化碳74.7万吨,不仅当地生态状况明显改善,年降水量由417毫米增加到530毫米,而且有效阻滞了浑善达克沙地南侵,为京津地区构筑起一道坚实的绿色屏障。

  “塞罕坝林场所取得的丰硕成果,令人震撼,令人折服,确确实实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伟大创举。”国家林业局局长贾治邦说。

  塞罕坝地处高寒地区,最低气温零下40多摄氏度,一年中零下20摄氏度以下的天数达120天,年均积雪7个月。塞罕坝人在恶劣的气候环境和艰苦的生活条件下,以顽强的斗志,在流沙中植树,在荒漠上建房,终于将昔日的荒原变成了今天的百万亩林海。

  “我爷爷在林场建场之初就来到塞罕坝。那时的条件很艰苦,在山上渴了就化积雪喝,爷爷他们克服种种困难,为塞罕坝的今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林场职工王海燕告诉记者。

  就在王海燕爷爷开始上山种树的十几年以后,王海燕的父亲也加入了塞罕坝植树造林的大军,成了一名护林员。从小在林场长大的王海燕受到父辈的影响,立志为生态事业尽自己的一份力,2001年从林校毕业后成了塞罕坝一名林场气象观测员。

  像王海燕这样的一家几代人都为植树造林奉献着的人,在塞罕坝还有很多。塞罕坝人视林场为家,将绿化当事业,几十年如一日地扎根基层,为林业建设奉献了青春年华,奉献了聪明才智。

  塞罕坝人坚持尊重自然规律,依靠科学技术,攻克了高寒地区引种、育苗、造林技术难关,探索出了落、樟子松、云杉等树种的全光育苗技术,自行改进了造林机械,解决了机械造林苗木挤压不实、机械伤苗等问题,创造了“三锹半人工缝隙植苗法”“苗根蘸浆保水法”等技术。

  同时,塞罕坝还大力发展二三产业,走出了一条以副养林、以林兴场、多业并举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每年为地方创造上万个就业岗位。

  “经过多年建设,塞罕坝林场实现了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是现代林业科学发展的成功典范。”贾治邦说。

  记者从国家林业局了解到,目前,我国剩余的宜林荒山荒地有60%分布在像塞罕坝这样的干旱半干旱地区,造林难度大,成活率低,林木生长缓慢,是难啃的“硬骨头”。

  “因此,我们要大力弘扬塞罕坝精神,树立必胜信心,敢啃‘硬骨头’,善打攻坚战,知难而进,迎难而上。”贾治邦说,塞罕坝林场的成功实践,为我国现代林业建设树起了一面旗帜,提供了有益借鉴,值得把他们的宝贵经验和伟大精神,在全国认真总结推广,并不断发扬光大,造出更多塞罕坝这样的林海。

  推荐阅读:

  变废为宝 园林绿化垃圾回收蕴藏商机【评】

  山东:临清苗农发现椿树新品种 取名‘朝阳椿’

  延吉:十多棵被砍 “黑手”伸向行道树(图)

  北京:残疾人为筹修房材料擅伐杨树14株

(来源:新华网)
编辑: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