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纪实-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纪实
[日期:2010-07-15]  来源:中国人大网   作者:苏庆亮 燕德清 徐长河   发表评论(0)打印



  擎起高效生态的大旗

  2009年1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发展规划》,标志着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东营市作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核心区域和主战场,《规划》的批复,更具有划时代的历史意义。如何把握高效生态这个科学定位依法履职,是该市人大常委会一直思索实践的重要问题,也是监督工作以一贯之的重点。换届以来,他们紧跟省委、市委决策部署,精准发力,全力推动,谱写了一曲曲助推高效生态发展的优美篇章。

  环境保护篇——污染企业搬迁让代表带头

  环境保护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阵地和根本措施。前几年,东营市中心城及周边排污企业众多,对中心城渐成包围之势,给居民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困扰。全市橡胶、石油化工、造纸等主导产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环保部门遏制环境形势恶化的任务非常艰巨。东营市人大常委会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上,并达成一致共识:东营的未来系于环境保护,东营的生存同样赖于环境保护,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的快慢更是在于环境保护。针对环保存在化工围城、污染严重的问题,广泛深入调研,听取审议了市政府专题报告,作出了《关于加强中心城环境污染综合治理的决议》,对如何治理环境污染提出了明确严肃的要求,从决策源头上保证市委决策的正确实施和有效落实。今年上半年,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周燕明带领调研组,深入经信委、环保局及13家企业进行调查,责成有关部门拉网式普查,掌握环境污染现状,明确提出 “要找准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中的定位,积极发挥部门职能,引导企业加大投入,上大项目、好项目,推动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开好头、起好步;要全力抓好中心城区环境整治,尤其要解决“工业围城”问题,为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创造良好环境;要严格执法,铁腕治污,做保障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的坚强卫士”等要求。并召开专门会议,听取审议了《东营市中心城环境污染情况调查报告》。

  为坚决防止新上或扩大高耗能、高污染建设项目,确保经济高效生态发展,近日,市人大常委会组织专题视察,对按要求需要搬迁的10家企业进行实地察看、督促检查,突出强调,这些企业中的人大代表要在搬迁改造中模范带头,并将作为评选优秀人大代表的重要条件。在生态优先理念的引领下,市政府及环保部门突出污染物减排,加强环评审查,截至6月底,市环保局拒批污染重、能耗高、选址不当的项目17个,验收建设项目35个。在市人大常委会的有效监督和强力助推下,环保优先理念“落地生根”,也尝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甜果。

  结构调整篇——确保转方式调结构不偏离、不低效

  党的十七大作出了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部署,去年胡锦涛总书记到东营市视察,明确要求必须痛下决心、狠下功夫,坚决打好转方式、调结构这场硬仗。在年初东营市六届人大三次会议上,代表们围绕“高效”、“生态”的议题踊跃发表真知灼见,群情振奋,一致认为“只有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思想去指导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在建设过程中推进发展方式的转变,才能走出一条新型发展道路,真正建成高效生态经济区。”

  东营市人大常委会及时调整工作要点,把转方式调结构摆在监督工作的突出位置,通过听取专项工作报告、作出决议决定、开展视察调研活动,全力依法推动,保证转方式调结构不偏离方向、不脱离正轨、不陷入低效。一方面,围绕“调结构、转方式”中的重点工作,积极探索既依法规范有效监督、又最大限度保障和促进发展的新思路、新举措,紧紧围绕“四区一城三网”、“三路两港一场”等市委的重大部署及确定的重点建设项目,牢牢抓住土地集约利用、企业节能降耗、生态环境保护、投资环境优化、人才引进培育等事关全市发展大局、关系国计民生和改革创新推进的重大问题,加大监督力度,增强监督效果,依法强力推进,确保经济高效生态发展。另一方面,围绕发挥人大代表在“调结构、转方式”中的重要作用,加强组织引导,为代表搞好服务。走访200多名市人大代表,激发广大代表参与、支持、服务“调结构、转方式”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为代表搞好服务,发放文件资料,保障代表及时了解全市关于“调结构、转方式”工作的有关政策措施、思路举措。

  三网绿化篇——让昔日盐碱滩披上“绿衣裳”

  电线杆子比树多,曾是许多人对东营环境的揶揄。由于黄河三角洲成陆时间短,全市缺树少绿的问题一直十分突出,为从根本上改善黄河三角洲的生态环境,东营市委、市政府作出了实施“三网”(路网、水网、林网)绿化工程的重大决策。土壤盐碱化程度高,树自然成活率低,如今搞“三网绿化”,能破解成活率低的难题吗?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为了审议好三网绿化总体规划,市人大常委会吸收林业、水利、农业等部门技术人员组成三个调研组,奔赴各县区,看试点现场,走田间地头,察水库沟渠,访干部群众,形成了有精确分析、有翔实数据的调查报告,并及时召开常委会会议,在审议相关汇报和总体规划的基础上,作出了批准的决议,为推进“三网”绿化工作提供了法制保障。

  “要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完善配套政策,加大市、县财政投入力度,不增加乡镇、村和农民的负担。”这是市人大常委会关于“三网”绿化工程决议中提出的要求。东营市市级财政每年安排资金1亿元,用于“三网”绿化工程建设。这笔专项资金主要用于市级重点工程补贴、占用耕地补贴、林业育苗补贴等支出,与整个建设工程的需要尚有很大差距。如此,市委的决策是否就难以落到实处,市人大常委会的决议是否就会落空?在连续三年对“三网”绿化工作进行监督的过程中,市人大常委会紧紧抓住建设资金筹措、资金安全这个牛鼻子问题进行重点监督,就建立多元化投资机制问题积极建言献策,就资金监管问题多次提出要求。思路宽,天地阔。在市级财政专项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各县区把“三网”绿化工程列入基本建设计划,在财政支出上给予重点倾斜。市有关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投资7000万元用于主要交通干线路域绿化工程;采取“谁绿化谁所有、谁投资谁受益、谁经营谁得利”的措施,引导群众投资投劳,使植树造林成为群众致富的有效途径;把引导企业投入与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结合起来,一批林业基地或订单林地项目在全市普遍开花,探索出了项目整合、协同共建、企业参与、群众投标等多种融资渠道,有效解决了绿化资金不足的问题。同时,大力推行林权制度改革,让林业生产者和经营者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市财政安排专项造林补贴,对树木成活率达到90%的绿化工程项目,每株给予2元补贴,极大地激发了社会各界造林护林的积极性。如今漫步在东营大地上,昔日的盐碱滩,已披上了绿衣裳。

  实施国家规划,建设高效生态经济区,东营人大常委会重任在肩。他们将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为己任,紧紧围绕实施黄河三角洲开发建设总战略,依法履职,大步向前,为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建设保驾护航。

  (作者单位:山东省东营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