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之都”商业价值的反思-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戏剧之都”商业价值的反思
[日期:2010-10-28]  来源:北京晨报  作者:鲍健   发表评论(0)打印



 

  “今年是曹禺先生诞辰100周年,由中国文联、湖北省人民政府主办的第二届潜江”曹禺文化周“隆重开幕。2004年以来,潜江投入近20亿元,兴建了梅苑戏剧文化主题公园、曹禺公园、曹禺纪念馆、曹禺西楼、市民体育运动中心等一批文化设施,成功打造了”曹禺文化“品牌,并明确提出将潜江打造成”中国戏剧之都“、”东方的斯特拉夫“和”中国戏剧之都“的目标。”

  担忧:文化正经历“雷雨”

  曹禺先生的代表作有《雷雨》、《日出》等。潜江投入20亿元打造“曹禺文化”,进而打造“中国戏剧之都”,可谓用心良苦,而且深得《雷雨》作品的“真传”。有关资料显示:《雷雨》在一天时间(从上午到半夜)、两个场景(周家和鲁家)里,集中展开了周、鲁两家前后30年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显示了作品严谨而精湛的戏剧结构技巧。该剧反复写蝉鸣、蛙噪,写雷雨到来前后的闷热,其用意不仅是渲染苦夏的“郁热”氛围,而且还在于暗示人物的情绪、心理、性格。作为曹禺先生故里的潜江在经历了“蝉鸣”“蛙噪”之后,毅然投入巨资,其政府决策者的“情绪、心理、性格”也跃然纸上。

  在古代名人“被挖掘”之后,人们就会想到挖掘近代名人的“商业价值”,但其路径与目的如出一辙:文化搭台,旅游唱戏。无论是“东方的斯特拉夫”,还是“中国戏剧之都”,未必是文化的“日出”,旅游“崛起”的功利目的倒是十分明显。旅游打文化牌本无可非议,但是对文化的“滥开发”,让旅游业发展陷入迷茫、误入歧途。其实,旅游业及旅游文化正在经历一场“雷雨”,有的已被“雷电”击倒,有的在风雨中飘摇,最需要“雨过天晴”,最需要“日出”,最需要“经历风雨见彩虹”。王旭东

  反思:“文化暴发户”的隐喻

  在文化的名义下,各地的大手笔越来越多,几乎到了不计成本的地步,当然这一切都是在“漂亮”的名义下作出的,只是主政者都忘记了一个根本性问题:文化真的是用金钱堆积出来的吗?金钱堆积出来的文化还是“文化”吗?

  从本质上说,湖北潜江6年来投入20亿元打造“中国戏剧之都”是当下“文化暴发户”心态的折射,而可怕的是用大量资金堆积出来的“文化”恰恰成了流水线上的产品,离文化越来越遥远,离公众的期待越来越遥远。

  在潜江官员眼中,所谓“曹禺文化”品牌就意味着是梅苑戏剧文化主题公园、曹禺公园、曹禺纪念馆……如果这些建筑的出现就意味着“中国戏剧之都”的产生,地下的曹禺先生能否同意呢?

  一个城市无论建设多少文化广场、纪念馆都不能代表这座城市文化的厚度。道理很简单,文化不是金钱砸出来的,文化名城更不是个别官员一时兴起“打造”出来的。如果不尊重文化的规律,不要说20亿,就是200亿,恐怕也仅仅是一种虚妄。

  冯骥才先生明确指出,“文化从来不是流水线能够打造出来的,文化要靠时间和心灵悉心酿造,是一代代人共同的精神成果,是自然积淀而成的。”也就是说,真的文化是长期的历史积累,是一个自足系统。朱四倍

  质疑:牵强的联系缺失的氛围

  在“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地方经济发展模式大行其道的背景下,在连孙悟空、西门庆、潘金莲“故里”都被一些地方哄抢一空的现实里,潜江市作为近代戏剧大师曹禺先生的故乡,打造“中国戏剧之都”可谓名正言顺、顺理成章。然而,即便如此,我仍然要给潜江打造“中国戏剧之都”的梦想泼一盆冷水。

  首先,曹禺先生虽然祖上十四代都生活在潜江,但是他自婴儿时期离开潜江以后,就再也没有回过故乡,其所受的教育、其戏剧创作,其实都跟潜江“八竿子打不着”。因此,潜江打造“中国戏剧之都”扯上曹禺先生的“大旗”,十分牵强。

  其二,尽管潜江市为打造“中国戏剧之都”投入近20亿元,可谓“大手笔”。但是,“中国戏剧之都”不仅仅是由硬件设施堆砌出来的,更主要的是由戏剧创作、表演大师以及浓郁的戏剧文化底蕴和氛围综合而成,而后者恰恰是潜江市非常欠缺的。更何况,在戏剧方面近20亿元的投入在潜江看来也许很多,但是与北京等地相比,尚有很大差距。据报道,北京仅国家大剧院投资就近40亿元。因此,无论是从投入,还是创作、表演队伍等各方面来说,潜江要打造“中国戏剧之都”,基本上会落个名实不符。据说,在国际上与莎士比亚齐名的关汉卿的故里,也正在打造“中国戏剧之都”呢!卫民岩

  探究:名人的生产力

  不久前,大家都一致对“夜郎古国”提出质疑,可质疑归质疑,“夜郎古国”的项目依旧上马了,而且是投资50亿元。这是最近的例子,再往前,西门庆故里乃至孙悟空等不靠谱、不着调的所谓“名人”故里,都被几地争抢。在当地政府眼里,无疑信奉着这样的教条,即:历史名人也是生产力,力图名人搭台经济唱戏,把这些“名人”当成是开发旅游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要资源。但是,请不要忘记,历史名人即便真的是生产力,它也不是直接产生金钱的生产力,而是产生文化与思想的生产力,可对于思想与文化的挖掘光大,我们从来就没有做好。

  再者说,大凡文化,是有其内在规律和自身要求的,这些内在规律和自身要求,决定了文化建设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也更加不应该被简单看作发展经济的工具。有评论就一针见血地指出,文化的台好搭,经济的戏难唱,一阵热闹和风光过后,地方上收获的往往除了一堆“文化空壳”之外,就是几代人都还不清的“政绩债”,严重制约了地方各项事业的发展,那还谈什么生产力?

编辑:零度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