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园林设计|园林规划-规划设计频道 → 行业动态—规划设计频道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编制
广纳民意共期新愿景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草案)已基本编制完成,市民关心规划涉及哪些具体内容。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印春1月10日表示,规划正式发布还需要走最后的程序,不过可以透露,大多数北京市民关心的问题,也正是规划编制的落脚点,在规划中都有体现。 贴近民意不回避“硬钉子” 在汽车保有量超过470万辆的首都,上下班高峰时,开车行驶在道路上感觉是堵,乘坐地铁的感受是挤,如何改变这种状况,建设一个便捷通达的城市; 特大型城市的人口还在不断增加,市民每天面对着越来越多的人流、车流。此外,外来人口特别是流动人口的各种诉求越来越强烈,同在一片蓝天下的民众呼声越发值得关注; 交通拥堵、人口骤增、垃圾围城……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普通北京市民的生活质量,也是摆在城市管理者面前的一道道棘手难题。 百姓关注的“小”命题,就是规划编制的“大”命题。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刘印春说,“光靠一两条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举措行不通,简单的行政干预更不符合时代潮流,编制规划需要统筹谋划、综合治理。” 他透露,“十二五”规划不回避“硬钉子”,将对缓解交通、疏解人口、治理垃圾等社会普遍关注的问题,一一给出回答。比如淘汰低端产业的态度更明朗了,居住证和属地责任制更完善了,人口布局的视野也更开阔了。这一切,都是民意的反映。 惠及民生顺应百姓需求 今后五年,你最期望改变的是什么?许多市民的答案不谋而合:希望孩子上学、老人看病能够更方便;希望自己的工作、家里的房子能够更改善;希望全家人健康更有保障。 “十二五”期间,北京市的社会保障也将发生实实在在的变化。保障内容从分散向整合转变;社会福利由补缺型向适度普惠转变;保障从制度覆盖向人群覆盖转变。 刘印春透露,“首次将‘发展惠及人民’独立成篇,而且放在整个规划的前边,这在过去是没有过的,充分说明规划对民生的关注。” 据介绍,北京市“十二五”规划,通篇渗透以人为本的思想,把服务人的发展作为一切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过去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更多注重服务经济的发展,这次提出“城市服务生活”,就是要在城市的发展和建设中,一切从人的角度来设计,不断提高人在这座城市的生活品质。 今后五年,北京市将新建和改扩建600所幼儿园,养老床位达到12万张,建设、收购各类政策性住房100万套,完成6800公里老旧管线更新改造任务,新增集中连片的城市森林绿地15万亩等,这一串串数字,为人们描绘出北京的美好明天。 未来五年,北京还将完善食品药品安全标准,建立食品药品质量追溯制度,形成覆盖生产、流通、消费全过程的安全责任链;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着重加强基层文化服务;全面提高蔬菜等鲜活农产品的本地供应和反季节生产能力,加强社区菜站、农贸市场及超市建设,这些举措思路清晰、实实在在,使惠及民生真正落到实处。 鼓舞民心文本生动可读 语言风格的创新,是“十二五”规划一大鲜明特色。 在北京市“十二五”规划中,“让森林走进城市”,“让绿色遍布乡村”,“让河流风貌再现”,“水秀而可近,岸绿且可亲”等充满诗意的字眼随处可见。 刘印春说,“通过这些形象描述,希望能够给广大市民提供一个巨大感知空间,让大家对未来的发展有更多的憧憬,吸引大家去更好地了解、理解,进而支持规划的实施。” 据了解,“十二五”规划在突出政府责任和保证规划科学严谨的同时,对规划文本采取形象化、愿景式的描述,力求把2015年的北京描述得更加立体。 生动可读是规划文本的一大特点。 “为劳动者创造充分就业机会”,“让每个家庭都有可靠的保障”,“努力实现广大市民住有所居”等充满人文关怀、质朴易懂的语句俯拾皆是。在提及应对老龄化问题时,规划明确提出“为老年人安享晚年营造良好的环境”;在提及首都的旅游、餐饮时,采用“为游客感受文化魅力更好地服务”这样的描述;谈到医疗时,采用“使广大市民成为健康北京人”的说法。这些质朴清新、通俗生动的语言出现在政府规划文本中,可读性很强,让人耳目一新。 刘印春说:“适应新阶段公众普遍关注社会公共政策的需要,我们在广听民意、广集民智的基础上,力求编制出一本让市民愿意读、读得懂、理解透的规划,让公众更好地了解发展的政策取向和目标安排。因为,规划是集众人智慧凝聚而成,也一定是在大家共同努力下才能实现。”(孟为)
编辑:joe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