仇保兴:智慧城市要有自主成长性​

2017-07-06 13:57:19         来源:CSUS智慧城市领航     浏览次数:

  6月28日,由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和同济大学共同主办的2017(第六届)国际智慧城市峰会暨智慧城市新科技博览会在上海举行。国务院参事、住房城乡建设部原副部长、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理事长仇保兴以“智慧城市要有自主成长性”为题作主旨演讲。他指出,成功的智慧城市应具备四个要点:一,深刻认识智慧城市不是一次性工程;二,充分理解智慧城市不是“交钥匙的工程”;三,智慧城市应当在政府提供智慧城市公共品的基础上,再从问题导向,由市场主体无数次叠加更多的智慧商务品;四,要注重智慧城市从基础级1.0版、专题级2.0版,到综合级3.0版,实现三个层次的不断转型,创新升级。

仇保兴:智慧城市要有自主成长性​

  本篇得到仇保兴博士的首发授权,以下为演讲实录: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智慧城市要有自主的成长性》。纵观许多智慧城市建设的历程,不少只注重外在成长性,智慧系统的自主成长性严重不足。智慧城市如果失去自主成长性,就有可能偏离建设的目标和轨道,也就等于缺少成长的主心骨。编制科学的智慧城市标准和评价体系就是提供一条轨道,这条轨道能帮助智慧城市自主地健康成长。既然智慧城市必须具有成长性,那么如何做到使智慧城市自主、健康地成长?

  成功的智慧城市离不开四个要点

仇保兴:智慧城市要有自主成长性​

  第一点,智慧城市是技术创新、政府体制变革、城市问题解决、公民觉悟和公民参与的增长等一系列问题相互交织、共同演进的过程。没有任何一个智慧城市是一次性设计成功的,一次性设计成功的不会是智慧城市,只会是愚钝死板的东西。

  第二点,智慧城市之所以成长和进步,这与技术设计、与政府管理机构相互之间的合作、协同、整合、创新有着直接相关。所以,智慧城市从来就不是“交钥匙工程”。过去IT企业最失败的就是看重工程,我们很多政府的领导也错误的认为,智慧系统的设计建设可以由ICT包干,最后把钥匙交给我,一启动就可成功运行。实际上合格的智慧系统永远跟问题、需求、挑战共进化。

  第三点,智慧城市是政府首先在提供智慧城市公共品的基础上,再从问题导向,由市场主体无数次叠加更多的智慧商务品,它不可能由政府包办,也不可能由某一个IT企业来总承包,它永远应当由多方面共同合作、共同抚育成长的新事物。

  第四点,智慧城市有从基础级(1.0版)、专题级(2.0版)、综合级(3.0)版不断升级的过程,从来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智慧城市建设要注意三个层次

仇保兴:智慧城市要有自主成长性​

  任何复杂系统必然具有层次结构,智慧城市至少有三个层次。

  第一层次是智慧城市的核心公共品。城市政府工作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提供足量和优质公共品从而使企业更具活力,使居民生活更加美好,这也是经济学的权威定义。由此可见,城市政府要着眼于智慧城市的公共品建设。公共品就如同一个房子的地基,打得越坚固越有利于以后盖高楼大厦。

  第二层次是智慧城市的主要公共品。这包括很多企业做不了,或者做起来不合算的众多领域,比如说节能减排、城市交通、城市水务、规划建设、食品安全、污染治理、网络安全和减灾防灾等等,这些都是影响着城市人居环境和竞争力的最主要因素。

  第三个层次是智慧城市商务品。以上第一、二层次的公共品可称之为智慧城市的核心和一般公共品。如果这两项公共品能顺利建设的话,政府智慧城市工作就完成了80%。之后千变万化的商务公共品(电子商务、智慧医疗、智慧教育、智慧旅游、共亨单车等等)都可以由众多的企业来建设,无数次迭加到上述两个层次上,最终形成丰富多彩的智慧城市系统。因而,政府应该放开必须放的,抓住企业不愿建的,不能越俎代庖。公共品智慧系统就是智慧城市自主成长的基础,也是帮助和引导企业迭加商务智慧的渠道。


  智慧城市基础版(1.0版)的三类评价指标

仇保兴:智慧城市要有自主成长性​

  先来分析智慧城市的基础版(1.0版)。中央(2015)37号文明确要求,以智慧城市建设为契机,用智慧手段消除“城市病”,推进绿色发展,实现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服务,形成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匹配的能力。这个定义有别于过去用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应用的模式来定义智慧城市。中央(2016)6号文件再次提出,到2017年底所有市、县都要整合形成数字化管理平台,到2020年建成一批特色鲜明的智慧城市。这不仅有紧迫性而且也具有不确定性。科学的智慧城市评价体系有利于减少不确定性,但当前各种智慧城市的评价标准有三十多个版本,这些智慧城市指标的体系不仅因内容包罗万象十分复杂而且也因重点不突出而不可行。最紧迫的指标是分清政府应该干什么?主要的评价指标有三个:

  第一,通达的通讯网络。中国工程院原副院长、计算机专家邬贺铨院士曾说过,中国网速率为1.15M,香港为10.5M,亚太或全球平均速率为4.64M。中国的网速排名在世界80名开外,甚至朝鲜网速也远超中国,但是宽带收入却高过网速第一的韩国29倍,越南3倍,美国4倍,香港的469倍。因而我国在智慧城市的核心公共品方面,政府要着力于户用光纤覆盖率、4G城乡覆盖率、网速和价格、城镇公共场所免费 WIFI覆盖率等几个方面。在这些指标上,如何推进建设、如何改善,政府要清楚。

  第二,活跃双向的政府门户网站。据有关部门报告反映,我国40%的城市政府网站是“僵尸网站”,60%的网站内容是无法用公共搜索引擎寻找的,这对百姓就很不方便。我们可以关注下列几个指标:一、人均访问量,用年访问量除以当地常住人口;二、信息的更新速度,每天发布多少新的内容等;三、公共服务项目能够在线直接办理的个数和时限。例如上海浦东从今年开始70%的企业服务、居民服务可在网上直接办理,到明年所有事情都可以网上办理。如果在网上不能享受公共服务,怎么能称为智慧城市?四、投诉、反馈以及满意比例;五、政府重大决策预发布征求市民意见等方面的指标;六、政务公开和数据开放的程度。这些都是最基础的公共品工程。新加坡政府是全球第一个以政府门户网站为起点的智慧城市建设,是很有道理的。

  第三,精细化广泛覆盖的数字城管平台。要注意几方面的内容:一是网格总数及疏密合理度;二是城镇、村覆盖率;三是事件、部件录入完备程度;四是反馈纠正率和平均执行时间。习近平总书记说过,南方人到北京总感觉北京城市管理比较粗糙。同样一堆垃圾堆在公共场所,在杭州一个小时就能发现,第二个小时必须处理,第三个小时肯定反馈,而在北京十多天无人清扫。所以城市的细节决定城市建设的成败;五是管理平台运行公开的程度,所有记录都应是公开的,最后根据公开的数据来达到奖惩分明。全部政府职能单位、包括物业管理部门都在网络的监督下,不管是正式的公务员,还是临时的员工,为人民服务的忠心程度、效率程度都全部公开;最后是系统运行故障天数,它涉及网络安全的问题。

仇保兴:智慧城市要有自主成长性​

  由此可见,一旦把智慧城市三大核心公共品建立起来,城市所有的区域都在精细化平台扫描之下,所有的问题都处在监督之下,每一个城市部件都可以和互联网进行连接。精细化网格监管平台每时每刻都将出现的事件信息按照责任监管部门上报,通过全感知的系统提供反馈,把单子发到每个单位,同时直接报给人事组织部门,实现对政府部门和事件进展的全方位、全过程监管督办。根据政府部门对人民群众服务的效率程度,由专门的部门监督、由老百姓责令、由媒体曝光,我们的各类“市民保姆”怎么能不全心全意地为人民服务?由此可见,全方位监督体系是核心。

  智慧城市专题版(2.0版)的四类主要指标

  三大核心公共品之后,就可建立成长的2.0版,也就是专题级的智慧城市,表现在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宜居、智慧安全、智慧能源等方面。政府应怎么面对这些问题?先行国是怎么样解决的?

  首先看智慧交通。交通是公共服务的重中之重。我国的城市大都是密集型城市,一平方公里一万人,全球平均人口密度最高,也是个人交通工具的冲突最激烈的地方。规划师们经常谈到共享单车的成功是城市空间规划的失败,因为我们没有为这些市民满意、带GPS定位随处可停放的共享单车提供足够的空间,而且也造成了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将来,应如何通过绿色智慧交通的建设,为各类绿色交通工具和步行留下应有的空间呢?国际上所有著名的大城市都在考虑智慧交通,将定制化的交通信息、智慧交通工具连接起来,共享无人驾驶汽车、快速绿色通道、共享电动自行车,所以共享自行车的未来就是共享电动自行车,包括共享无人驾驶汽车,我们要适应未来创新技术的大发展。智慧路灯、智慧物流、新型轨道交通等都应该在囊括到智慧交通的标准里。而这些标准规则将城市有限的空间科学立体分配,为绿色化、舒适化、多样化的交通工具留足宝贵的空间。

仇保兴:智慧城市要有自主成长性​

  智慧交通一直是城市发展的骨架,轨道交通已及中高速磁悬浮交通的快速发展;被称为城市“毛细血管”的“绿道”,比例和路口都在减少;土地资源、空间资源的多样化开发,包括地下空间的利用等等,对越绿色的交通工具越应该优先占用城市空间资源。

仇保兴:智慧城市要有自主成长性​

  其次是智慧环保。我国现在城市化率已逾50%,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三大污染正达最严重的阶段,怎么用智慧手段应对呢?例如城市电网上可以容纳多少比率再生能源呢?如何用能耗可视化程序来降低能源?如何利用分布式能源增强能源弹性?聚集性风能、太阳能怎么样储存?电动汽车充电的便利度如何,能源消耗数据的公开、基于无线监测的能源消耗以及排位公示等,特别是对于公共建筑、能耗、水耗的公开披露。例如我们曾发现上海一个公共建筑的能耗比同类建筑高出十倍,最终查找楼内有某个设备出现了故障。这些指标体系尤为重要,企业做起来不合算,也做不了。

仇保兴:智慧城市要有自主成长性​

  再次是空气污染。这一块应该从源头分析、现场监测、过程控制、预警预报、系统反应等内容来对pm2.5进行分析治理。

  第四是智慧人居。对每个建筑要预见性地进行监测、维护。比如数字化的家居怎么样更安全?怎样进行有效的安保监管?怎么实现既万物联网又保护隐私?怎么做到保障居民健康?实现孤寡老人、贫困人口的健康监控?穷人、弱者应该是我们更多关照的。比如人工智慧的应用,日常需求的数字化管理,一键就可以搞定,可以对易耗件进行3D自动打印替换,为百姓生活添加光彩,且更易于获得喜爱、定制的老年病治疗等等。

仇保兴:智慧城市要有自主成长性​

  第五是智慧安全防灾。城市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我们如何做到国际水准?如何做到基于数据分析的犯罪预防?如何做到警务预测?如何做到潜在风险的评估?这些问题都应该由无数次的虚拟演练来达到。这样一来,就能把城市安全与城市发展紧密地结合在一起,让安全、弹性、低风险的智慧系统与城市共同生存进化。


  综合性智慧城市(3.0版)的三个综合

  一般性的智慧公共品奠定基础之后,就可考虑成长为综合性智慧城市,它是基于三个方面的综合。

  第一,基于功能性的综合。中央(2015)37号文件规定涉及市容市貌的26项职能必须统一由新成立的住建部城市管理监督局负责。这支队伍仅仅是城市城管,全国就有40多万人,应该把环境市容监管、市场的监管、综合卫生的监管等等城市表面的监管组合在一起,这种监管就是百姓日常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些监管不需要高端的技术,而是要数据化、智能化,让一切都可以公开、让一切都可以由民众监管,让一切错误产生了就立即改正。如此一来,就大大有利于政府的管理、服务和监管绩效的成倍提升。一般的公共品或利用PPP购买的公共品效用也随之升级。城市越现代化、专业化合作越会复杂,城市越显示多样性和活力。现代城市永远是复杂多变的,复杂性将不断成长。但是我们应该把日益增长的复杂性处在有效的监管之下,防止出纰漏、防止形成灾害,要通过智慧系统的全面感知、大数据分析、公开评价,把老百姓感受到的一些服务,在管理层做到广覆盖、勤检查,而不仅是监督简单事件的应对方、实施方。通过大数据分析预测发生各类事件背后的规律、潜在的风险,从而实现对事态的发展进行预警控制。

仇保兴:智慧城市要有自主成长性​

  我们政府管理职能上最容易出错误的传统思路是认为应该将所有的专业保姆都合並成一个保姆,这种想法是违反专业化内在的规律,违反世界科学发展的门类化、精细化、专业化、协同化的。现代城市专业化技术日益发展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专业间都可以更加协同合作。不管多少保姆,我们都可利用精细化管理网格把它们为民服务的成就和缺点“一网打尽”並同时进行披露和考核。

  第二,基于大数据的综合。我们看一下案例,“London Dashboard”是由政府支持,伦敦大学学院(UCL)高级空间分析中心(Center of Advanced Spatial Analysis)制作的基于伦敦市政府开放数据,能够高速体现并提供公众实时公共信息的平台。像这样的数据库就成为另一类被营造的数据环。在这种新的数据形成的过程当中,可以看到城市在大数据的“照妖镜”的照射下,所有问题就会显现出来。比如未来几年甚至更长远的时间,城市空间会有什么样的演变?这些演变对不同阶层生活和生产有什么样的影响?对老年人、弱者生活质量有什么样的影响?比如许多城市发展致力于城市文化、科学、技术的创新,有利吸引人才在一个平台上聚合,促进城市的公共品类聚服务水平,提升优质智力源泉和创新灵感的湧现,这些都是智慧城市的创新。

仇保兴:智慧城市要有自主成长性​

  第三,基于多维度的多功能融合。基于大数据、基于物联网和新功能的多重融合。例如芝加哥就建立了一个数据库,“芝加哥AOT传感器”项目,这就是基于大数据的新核心公共品。这些大数据公共品能帮助我们整合一切未来的市政管理、危机管理、灾害管理,不可预测的“黑天鹅”事件的应对等等,都能够透过大数据分析进行综合的判断和预测,及时向市民提示。

  雄关漫道真如铁,难在理智的“从头越”。城市若要将各类基础性的基础性智慧平台,建设成长为无所不包的综合性智慧城市,就要从最基础的工程做起,把现实的世界与虚拟的世界紧密地结合起来、连接起来。在我们的视野中呈现的是真实的未来城市形态,上面的坐标都可以精确到毫米,这就是前景。我们所有的城市事件和应对方案都可以在虚拟城市中先进行模拟。过去常说社会是不可实验的,但是我们创建另一个虚拟的社会是可以通过多次实验改进的。

仇保兴:智慧城市要有自主成长性​

  总 结

  再一次提醒大家,现代城市管理的效率来自于无比复杂的专业化分工与合作,智慧城市是促进协调专业化的新手段。政府仅需将精力集中在“公共品”,应放手让企业提供“准公共品”和商用品;要明确IT设计师局限在工程层面上设计系统可行性,所以必须要由“城市问题的专家”来主导城市设计,双方进行长期、密切的合作,才能“有的放失”。智慧城市顶层设计只能解决“确定性问题”,影响城市运行的80%以上是不确定事件。这些不确定的东西每时每刻都在发生和演化,好的智慧城市作为“人-机耦合系统”应具有足够的包容性、自适应性。能够与不确定事件共同演化,那就是实现了智慧城市的自成长性,我们的城市才会拥有真正的智慧!

编辑:董杰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