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义: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

2018-05-11 10:30:11    作者:刘家义     来源:人民日报     浏览次数:

  乡村振兴战略是习近平同志关于“三农”重要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希望山东的同志再接再厉,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中、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中走在前列,全面开创新时代现代化强省建设新局面;要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赋予山东的光荣使命。我们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担当,深入谋划推进乡村振兴的思路举措,坚定不移地把习近平同志的重要指示要求落到实处。

  深刻认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坚定扛起打造乡村振兴齐鲁样板的政治责任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着眼于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紧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进程,意义重大、影响深远。

  乡村振兴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现实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推进城乡协调发展,出台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实现了农业连年丰收、农民收入持续提高、农村社会和谐稳定,为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提供了基础支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中农民不能缺席、乡村不能掉队、农业不能滞后,必须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的战略思想,抓紧补齐农业农村“短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一步巩固农业基础地位。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符合新时代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新要求,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形成有机衔接,是顺势而为、适逢其时,是发展必然、大势所趋。

  乡村振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必然要求。习近平同志指出,农业强不强、农村美不美、农民富不富,决定着全面小康社会的成色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质量。我国的现代化,不仅包括工业和城市的现代化,也包括农业农村的现代化。没有农业农村的现代化,国家现代化就不完整、不全面、不牢固。党中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就是要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从根本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我们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新旗帜和总抓手,在更高标准、更高层次上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以强烈的使命担当坚定不移地落实好乡村振兴战略。

  乡村振兴是推动山东乡村发展的迫切要求。山东是农业大省,改革开放以来创造了不少农村改革发展经验。但近年来,山东农业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环境约束加大、城乡发展不平衡等问题十分突出。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解决农业农村突出问题、推动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根本途径。习近平同志强调要着力推进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为山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指明了主攻方向和实践路径。我们要聚焦“五个振兴”,再创山东农业发展新辉煌。

  坚持高标准谋划、高质量推进、高层次发展,努力把乡村振兴这盘大棋下好下活

  习近平同志指出,要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进行,规划先行、精准施策、分类推进。我们要准确领会和运用这一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方法论,统筹兼顾、高点定标,努力把乡村振兴这盘大棋下好下活。

  注重强化规划引领。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工作,既要有紧迫感,也不可一哄而上。我们坚持规划先行,谋定而后动,结合山东农业农村发展实际制定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和5个专项工作方案。战略规划和工作方案突出指导性,既提出思路要求又明确办法举措,既兼顾当前又考虑长远,确保可操作;突出科学性,把征求意见的范围扩大到乡镇一级,确保聚民智顺民意;突出衔接性,把乡村振兴与脱贫攻坚、美丽乡村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等结合起来;突出约束性,完善一张蓝图干到底的制度措施,确保执行有力、落实到位。

  注重做到高点定标。标准决定质量。围绕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我们坚持对标发达国家、国内先进地区的成功模式,坚持高起点谋划,拿出符合山东实际的乡村振兴推进标准。大到“五个振兴”的标准,小到村村通、户户通的标准、乡村社区建设标准等,都由相关部门拿出具体意见,避免推倒重来、重复建设。

  注重突出各地特色。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不能千篇一律,不能搞“一刀切”。我们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注意把握好三个方面:严格功能区定位,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定不移走绿色发展之路;因地制宜推进产业振兴,宜粮则粮、宜经则经、宜林则林、宜牧则牧、宜渔则渔;以多样化为美,保持乡村固有的历史、文化、风俗、风貌等,使乡村振兴各具特色,让人们记得住乡愁。

  注重健康有序推进。推动乡村振兴健康有序发展,要求党员干部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处理好显功与潜功的关系,既做立竿见影的工作,也做为后人作铺垫、打基础的工作。我们坚持实事求是,坚持时间服从质量,坚决防止盲目冒进,坚决杜绝“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坚决反对“造盆景”供人参观,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功成必定有我的历史担当,稳扎稳打、久久为功,一步一个脚印把乡村振兴推向前进。

  注重改革开路。改革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法宝。我们要以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为契机,系统梳理“三农”改革任务,紧盯主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持续深化农村综合性改革,为农业农村发展不断注入源头活水。在推进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中,山东建立了一套工作推进机制,初步取得了好的效果。我们将结合实际,把这套机制运用到乡村振兴战略中去,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见到成效。

  聚焦聚力重点难点问题,推动“五个振兴”在齐鲁大地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打造乡村振兴的齐鲁样板,必须突出问题导向,以改革创新精神破解乡村振兴中的重点难点问题,持之以恒地抓好乡村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

  破解制度创新不够问题。制度制约是最根本的制约。很多地方的农村工作推进不快,根源就在于管理方式落后、改革政策落实不到位。我们注重强化制度供给,加快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认真落实承包地“三权分置”制度,加快建设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分类推进农村集体资源性、经营性和非经营性资产改革,积极探索农村集体经济有效实现形式。通过这些改革举措,进一步盘活农村资源、激发农村活力。

  破解资金制约问题。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解决好资金的问题。我们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通过政策和市场化手段,推动农村金融机构回归本源,更好满足乡村振兴多样化金融需求。加快涉农资金整合,把分散在31个省直部门的涉农资金下放到县,实行目标、任务、资金、权责“四到县”,集中力量办大事。加大财政投入力度,今年省财政筹集资金1000个亿支持乡村振兴,发挥好财政资金的引导和杠杆作用,撬动金融和社会资本更多地投向乡村振兴。

  破解资源分散问题。现在有些地方土地、林地等资源分散,导致农业效益低下。解决这一问题,关键是把资源盘活,让农业产生更大效益,让农村有更大吸引力。我们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念好“山”字经,做好“水”文章,按照政府引导方向、群众参与生产、企业投资管理的模式,有效盘活乡村闲置资源,积极打造田园综合体,焕发乡村发展活力。加强村庄整治、农村空闲宅基地整理,采取入股、联营等方式,积极发展乡村休闲旅游养老等产业,切实把乡村资源整合好、利用好。

  破解基础设施薄弱问题。基础设施薄弱是制约乡村发展的最大短板。我们聚焦农民反映最强烈的突出问题,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推进农村道路、厕所、供暖、供电、学校、住房、饮水“七改”工程。把农村厕所改造作为民生大事,每户财政补助900元,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力争年内大多数农民用上洁净厕所。扎实推进农村“煤改气、煤改电”,不断提高清洁能源综合利用率,2020年全省70%以上的村庄要实现清洁供暖。巩固提升城乡环卫一体化成果,积极推行垃圾分类、无害化资源化处理。全面推进“四好”农村公路建设,推动“村村通”向“户户通”延伸,打通物流入村“最后一公里”。

  破解内生动力不足问题。广大农民是乡村振兴的主体,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我们注重引导基层干部做好群众工作,充分尊重广大农民群众意愿,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激发农民群众参与乡村振兴建设的热情和激情。特别是在谋划和推进现代农业项目时,广泛征求农民意见,让农民成为乡村经济发展的主要获益者,使乡村振兴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破解陈规陋习问题。农村有些地方存在婚丧嫁娶大操大办、厚葬薄养、盲目攀比等不良风气,造成了不良社会影响,加重了农民群众负担,成为乡村振兴道路上的绊脚石。为了破除陈规陋习,我们大力实施铸魂强农工程,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乡村、进群众、进生活,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深入挖掘齐鲁优秀传统文化,大力弘扬沂蒙精神,形成良性文化生态。深化乡村文明行动,重点实施人居环境、四德建设、新农村新生活、移风易俗、平安村庄、文化惠民“六大提升工程”,不断提高乡村文明程度。

  破解人才资源短缺问题。解决农村人才资源短缺问题,根本在于促进城乡人才流动,支持各类人才留在农村,共同唱好乡村振兴大戏。我们大力培养乡村本土人才,实施乡村人才振兴行动计划和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程,依托农科大讲堂、“庄户学院”,让先进党支部书记、致富能手现身说法。实施返乡人员创业三年行动计划,引导大学生、进城务工人员、退伍军人等各类人才投身乡村建设。参照培养免费师范生、医学生的办法,探索开展公费农科生试点。畅通智力、技术、管理下乡通道,鼓励引导工商资本通过项目带动人才回流乡村,激励各类人才在乡村舞台创新创业、各展其长。

  乡村振兴是一项长期性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把坚持党管农村这一“重中之重”落到实处。我们实行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实现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确保党在农村工作中始终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为乡村振兴提供坚强有力的政治保障。(作者:刘家义 中共山东省委书记)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