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能否为“非遗”保护迎来春天?
也许很多人都听说过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估计很少有人说出一二。也许有很多人会说一些戏剧、民间工艺、民族习俗等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确,很多时候散落在我们记忆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这些文化符号。而这些东西更多的时候和博物馆、民俗表演等结合在一起。因此,我们经常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会道上一声“百闻不如一见”。笔者的家乡是一个西部地级市,据说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个、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21个,而如此之多的非遗项目中,我能知之一二的的确不多。
对于老祖宗留下的这些遗产,在古代社会里世代相传,但是走进现代社会,农耕文明没落了,现代化、城市化、全球化的巨轮滚滚碾来,这些被老祖宗视为生活、生产必须的玩意逐渐遗散在记忆中。很多时候我们还没来及看清其真正的内在价值,便倏忽而逝。而令我们惊异的是,这些曾经盎然存活在底层的、草根之中的文化碎片,却常常有着比有形的物质文化更深刻的内涵,更深邃的表达着人类的性情和历史的韵味,我想这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所在。
自然,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也得到了保护,而且在很多地方还掀起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热潮,甚至引发了发源地、传承地等等的争锋。而令人遗憾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存在着重申报、轻普查,重效益、轻保护的通病。甚至某些地方政府大新土木、巨资开发,打造文化产业园,但是事与愿违,打着保护非遗的幌子来追求GDP,从根本上讲,这是没学会走就想跑的做法。很简单,在保护工作还不够完善时,就将其盲目推向市场进行开发利用,就等于把原生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撕成碎片,各取所需,这不仅违背了保护的初衷,而是对原生态文化遗产的破坏。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中,存在着两个主体,一个是传承主体,即人;一个是保护主体,即文化形态本身。具体而言,当下很多地方的非遗保护是拿着一个文化标本轮番上演,呈现了载体,但文化本身所涵盖的艺术形式、技艺和审美情趣都被逐渐遗弃了,结果造成了“人死艺亡”的现状。所以面对非遗保护工作,慢不得又快不得,而且在这个过程中,如何保护好两个主体,如何完成继承传统与发展创新的交汇是非常重要的两个问题。
因“文明冲突”观点而闻名的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曾说过,与外来干预相比,一种文明的存续更多地取决于自身演化的方向。非物质文化遗产源于中国古代或近代文化,在内容和形式上要不断创新才能适应时代要求。而政府在这方面进行适当的科学引导实为必然。所幸的是,《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终于实施了,尤其是其中关于完善调查制度,加强成果利用,健全传承传播制度,落实对代表性传承人的扶持措施,构建保障机制等方面的法律性规定,无疑是为非遗的传承和保护注入了强劲的动力,对于民族文化的发展来说,更是一种持久的福音。
编辑:jade
相关阅读
“城镇化进程中的非遗保护论坛”在京举行
“城镇化必然要以文化遗产的消失或者破坏为代价吗?”6月17日,由文化部主办的“城镇化进程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论坛”在北京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详细】
评论:别把非遗保护当作是“临终关怀”
自2001年昆曲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公布的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开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已走过12年。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热潮之后,在“后申遗”时代,我国的非遗保护效果如何?非遗保护发展方向何在【详细】
非遗保护理念和美丽乡村建设
当前,全国各地掀起“美丽乡村”建设热潮。从根本上说,政府倡导“美丽乡村”建设就是要更好地推进农村生态经济发展,加强生态环境的改善,促使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从而实现和谐发展的农村现代化【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