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澍:建筑师必须是思想家
他是独树一帜但又备受争议的建筑师,更是有立场的知识分子,有风骨的文人。
"二十几万个村落在整个中国形成的一个体系,就像绘画中出现的一样,有着无与伦比的伟大成就。然而30年后的今天,可能只剩下八千多个这样的村子。"王澍边说边推了推眼镜,眼神中带有忧虑:"我所感到奇怪的是,竟然没有人注意到它们正在消失。"
巴黎卢浮宫,王澍在"中欧跨文化高峰论坛"上做了精彩演讲。在他看来,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的乡村,已渐渐从每个人的记忆中抽离。
作为中国美术学院建筑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的王澍,2012年获得了普利兹克建筑奖。该奖项有建筑界诺贝尔奖之称。作为首位获此殊荣的中国人,王澍对中国乡村格外关注。
"这座城市的回忆正在慢慢消失"
王澍今年获普立兹克建筑奖时,《纽约时报》在报道该新闻时,所配发的图片是王澍代表作之一--宁波博物馆。
宁波博物馆所在地,曾有30多个传统村落。但当王澍要设计博物馆时,几乎所有东西都被拆除了,取代它们的是模仿西方的"小曼哈顿"的商业区建设。
在王澍眼里,那里"变成了一片几乎没有回忆的城市",而他所要做的,则是"唤醒记忆"。
从被拆掉的村落里,王澍找回600多万块废砖瓦片。这些超过80种不同尺寸、来自不同年代的旧瓦片,成了建造博物馆的原材料。而按照宁波民间传统建造工艺的定义,王澍所采用的正是濒临失传的"瓦爿墙"技艺。瓦爿墙里,有着古老宁波的诗情画意。
宁波博物馆在很多当地人眼里,成了一座回忆之城。就曾有一位奶奶4次到宁波博物馆参观。王澍问她为什么,奶奶说,原来的家没有了,但在王澍造的房子上,到处都能发现原来家的痕迹。
网友们戏谑"中国"的英文China谐音是"拆哪儿"。王澍亦曾数次感慨自己身处的古老国度被拆得面目全非、丧失了记忆。在王澍看来,现在中国城市结构支离破碎,每栋高楼大厦就是一片"殖民地"。
小时候,王澍生活在北京建国门附近一个小四合院中,在四合院外极目都是农田,看得到城市边缘。王澍说,如今自己在北京的房子正在被拆毁,用于建造社科院的新大楼。"现在的北京到处都是地标建筑,鸟巢、新央视大楼……这座城市的回忆正在慢慢消失,而我无能为力。" 10年前,王澍曾在杭州一家书店翻到一本老相册,看到一名传教士拍摄的1900年的北京,他顿时潸然泪下。
在王澍看来,中国的乡村也正发生巨变,"它和城市是分裂的"。"中国的制度下,乡村的房子都是农民自己建的,建筑师没有权利到乡村去做什么。"
"中国曾经是一个在城市和乡村遍布诗情画意的国家。"在王澍的描述中,中国古代的村落,建筑绝不是主体,它们大都被大树掩映着,或一半山水一半建筑,建筑完全融入自然之中。
在王澍看来,6、7世纪之前的中国和欧洲很像,绘画艺术以人作为主要对象。7世纪之后,经过一系列残酷的内战、经济危机、政治腐败、自然灾害等,中国的整个知识界发生了价值观的扭转--整个兴趣开始面向自然。"因为自然比人间社会更美好,是需要长期维护的对象。"
"当中国的知识界将兴趣转向自然的时候,皇帝们在都城里用木头造100米左右的高层建筑,这些在敦煌壁画上都能看到。但是到了7世纪,观念改变后,高的建筑越来越少,因为这些建造使得自然资源付出了巨大代价。在宋朝的时候,想找一根大的木头柱子已经很困难。而中国的文人阶层也开始关心自己的生活,他们住在自然之中,生活在非常朴素的环境里。"王澍说。
重返自然之道
也许现在中国面临的,不仅是固有建筑被拆毁,新建筑也渐渐失去灵魂。
多年前,王澍曾追随沈从文《湘行散记》的脚步游走3个月,旅行中既不给房子照相,也不搞土地测量,没一点建筑师样子。
在深入乡村时,王澍不仅关注村庄中有多少种建筑,他还发现了一件有趣的事情:这些村子里存在大量学校。他记得,自己曾到过一个叫青浪滩的小村,村小学的老师就着夜色专程拜会这位"来访者"。聊的什么王澍已记不清,"只记得那里没灯,一个人吹着口琴一路踏歌而来。"
"在中国的历史上,知识分子是住在乡村的。除了当官,退休、放假或者别的情况,他们都会回到乡村和父母生活在一起,这形成一种制度。所以乡村有相当高的艺术、文学、教育水平。农民的子弟和这些文人生活在一起,也可以接受高水平的教育。这种制度一直持续到差不多20世纪初,因为西方的教育体系进来,它才结束。"在王澍看来奇怪的是,"只要是进了西方的学校,很多学生进了城就不想再回到乡村。"
"实际上我们国家曾经有着非常重要的东西,我称之为一个国家的景观系统。"王澍担忧这样的景观系统现在是否还存在。
"其实我们以前的建筑学都不是西方意义上的,是以学者和宗教组成的一个体系,它有一个基本的价值观,我们称之为'道'。在我们的思考里自然永远是最重要的因素。"王澍说,乡村建筑是一个体系,这个体系是学者和工匠一起创造的。那里没有专业的建筑师,最关键的问题在于对自然的态度。
与很多知名建筑师的成长之路不同,王澍没有出国留学。在他看来,中国有五千年的历史,有那么多优秀的建筑,"没有比在中国学建筑更好的地方。"而从学生时代起,王澍就想把中国山水画的思维方式移植到建筑领域。多年前,中国建筑(601668,股吧)评论家史建曾为5家中国建筑设计事务所在纽约策划了一个展览。当其他建筑师滔滔不绝讲解自己的作品时,王澍却铺开一幅李公麟的山水画,为外国同行们讲起了画中的空间布局。在王澍看来,中国传统山水画不仅是在描摹景物,更是一种洞悉世界的角度。
而体现王澍"山水画思维"更为彻底的,恐怕是他另一个代表作--其任教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象山校区工程被分成两期。画图时,王澍没有借助任何电脑软件,而是按照中国传统绘画方法手工作业。而有一天,当中国美院院长许江站在3号楼数米高的门洞前往外看时,突然说:"咦,这不是范宽的《溪山行旅图》?"王澍则答:"你发现了?"
按照王澍的说法,中国的体系可能和大家想的不一样,它基本发生在明朝。明朝的政治体系接近君主立宪的体系,也就是以文人为主的内阁体系。在乡村是以文人为主的自治体系,是自我管理的自治体系。大家共享一个价值观,以自治的方式来管理。
"现在的官员在谈城市规划的时候也在想,如何把这种西方的管理方式渗透到乡村去。但是中国乡村的数量庞大,复杂的问题很多。建筑的保护问题背后是制度的问题,仅仅谈保护是不够的。不可想象一个有五千年历史的国家会如此不爱惜自己的文明。在这样的环境中,建筑设计师只是一个职业的设计师是不够的,他必须是个思想家,必须要有自己的立场,而不仅仅是一个接一个地做项目。"王澍说。
文人的英雄色彩
王澍的理想与立场,曾让一些地产界人士用两个字形容他:冲、拗。
王澍几乎不接商业建筑。唯一一次,是杭州钱塘江边的住宅小区"钱江时代"。王澍将其命名为"垂直院宅"--每四户共用一个小院,院中可种花草,邻居可坐院中谈天。
王澍喜欢院宅闲谈的那份意境,渊源或许在十多年前的一个清晨:在湘西一个名叫洞庭溪的村边,28岁的王澍看到沅江边几个农民造一座临江的吊脚楼,青山翠谷中,屋架"灵秀而坚定,细腻而澄明"。之后,王澍在《设计的开始》一文中写道:"那座吊脚楼没有完工,永远不会完工。不经意的,它总是突兀地呈现在我的面前。"
然而王澍所设计的"垂直院宅",意境未必人人都懂。有人便视"空中院落"无用且成本巨大。 "我陪着你实现理想,一下五千万就不见了。"--开发商与王澍,势必怀抱着不同的"理想"。
有人曾说,王澍是"中国最具人文气质的建筑家"。他喜欢箫管,擅长书法山水画。他不用电脑不上网,甚至很少使用手机。他认为那些事物对生活无益,他要保持内心宁静。他乐于体味古代中国文人在造园时流露的游戏感,也喜欢博尔赫斯在小说《交叉小径的花园》中营造的神秘氛围,更着迷于卡尔维诺作品中流露出的奇特而浪漫的想象。
每次去巴黎,王澍都喜欢去圣日耳曼大街的花神咖啡馆。那曾是海明威、萨特常去的地方。在那个简朴的街角,王澍喜欢自己闲坐,一杯咖啡打发闲散时光。
窗外行人匆匆。空气中一种气息轻轻流淌。
那种气息,或者叫做"传统";也或者叫做情怀与意境。
有境亦有情。
编辑:daiy
相关阅读
全球顶尖建筑师如何为了拍照而设计
Instagram的文化正在改变世界各地的建筑景观,各地的建筑行业会因此降低自身的品质以满足人们对拍照效果的追求吗?【详细】
万丽:一个“草帽建筑师”的选择
从马鞍桥村项目开始,万丽对建筑有了新的认识。“有超过40%的人生活在农村,就应该有这么多建筑师为农村里的人服务。”【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