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大量古建筑亟待修复 古建工匠后继乏人
贵州省现有50年以上的民族传统古建筑约57万栋,其中国宝38处,省级保护140处,县级保护140处,两个国家级历史文化古城、文化古镇六处,传统村落有90处。面对大量亟待修复的古建筑,古建工匠后继乏人。
贵州西江古苗寨
关注
今年8月,贵州省住建厅首次在安顺市旧州镇,举行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古建筑工匠培训,“培训会上,贵州省首批100名民族古建工匠,获得了职业技能等级资格证书。”负责这次培训的省住建厅风景名胜管理处调研员张俭介绍说,贵州省是多民族聚集地,原生态古建筑群数量众多、特色突出,犹如一个鲜活巨大的“博物馆”。但随着城镇化的推进,民族传统古建筑正在逐渐消失,有些已无人居住、保护和修缮,新建的很多民族建筑“走形、失神”,使得原汁原味的民族古建筑越发稀有。而传统工艺逐渐失传的重要原因之一是缺乏古建筑工匠,缺乏专业的修缮人员。
他说,对民族古建筑工匠的抢救性保护,成为保护民族古建筑技艺和古建筑的关键。
古建工匠后继乏人
“真正的民族古建筑大师,全省不足10人,获得国家‘古建名师’称号的只有3人。”从事古建筑研究40年的张俭,他眼中的大师兼有构思、斟酌、遵循、继承和发扬几方面的才能,是有艺术天分的“匠人”,也是创作、表现的“艺人”。
张俭说,侗家鼓楼就是贵州省古建筑的代表之一。侗家人称他们的建筑工匠为“掌墨师”,他们凭着一把尺子、一个墨斗、一根香竿,建楼之前一番测量,地形高低、方圆、面积,一座鼓楼的模型已跃然在胸。他们把高高矮矮的柱梁、长长短短的方条和尺码,绘制在“香竿”上,密密麻麻,让外人看着眼花缭乱。掌墨师依据香竿和超人的记忆,凭着矩、规、绳、水、垂木艺五法及精于的榫卯,4根主柱、12根檐柱、上百根瓜柱、上千条穿舫,全以榫卯相接,斜穿直套,犹如蜘蛛网一般,却不差毫厘,严丝合缝,坚固无比。同时,他们还非常熟悉关于侗族建筑的侗歌内容,上梁词、贺楼词烂熟于心,懂“侗书”的择吉习俗;他们不但是建筑师,还是文化传人,这才是大师们真正技艺所在。
“这些民族建筑大师平均年龄超过了70岁,例如曾承担过上海世博会贵州馆建造的杨应琪,古建名师,也已经70岁了。”张俭说,他在1980年主持甲秀楼恢复重建时,贵阳市古建队有20多人,现在年老的已去世,健在的早已改行。
据不完全统计,大多数生活在农村的民族古建工匠,在全省从事建筑的110万农民工中,仅占0.3‰;同时在九个市(州)中分布不均匀,黔东南、安顺、遵义约为80%。
编辑:daiy
相关阅读
如何防止中国历史文化古街的千街一面?
要解决历史文化街区在开发中千街一面的问题,首先要从理念和认识的高度真正将历史街区作为一项文化遗产进行保护和再开发,只有这样才能自发的去挖掘其多方面的价值,并将之作为推动老城复兴的重要手段加以传承和发扬【详细】
古建筑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的应用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觉得在现代设计中的传统元素越来越多,传统和现代的结合成为一个趋势。中国传统建筑携带着大量历史信息,在我们研究历史、文化、科学各个方面知识的媒介中,古建筑无疑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详细】
贵州楼纳“首个乡村振兴工作营”成功举办
2018年2月10日,【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