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园—城市”关系的历史变迁与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2018-07-31 14:21:35    作者:吴岩 郝钰     来源:中规院风景院     浏览次数:

  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天府新区时强调:天府新区一定要规划好建设好,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2018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时,再次强调绿化祖国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提出:“一个城市的预期就是整个城市就是一个大公园,老百姓走出来就像在自己家里的花园一样。”

  中规院风景院开设公园城市系列谈专栏,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学习研讨。第一篇阐述了公园城市的背景、内涵和理念特征。本文是该系列的第二篇,将从历史研究的角度,将阐述“公园—城市”关系的历史变迁与新时代的发展趋势。     

  “公园城市”理念着眼于“城”、核心在“公”。立足理解和认识其划时代的价值意义,需要站在历史的角度,分析“公园”和“城市”的发展演变的历史脉络,以及二者关系的发展演变规律。

  1
  “由私而公”是“园林—公园”发展演变的基本方向

  纵观历史的发展潮流,从为特殊社会阶层服务转向广泛为人民大众服务是“园林—公园”发展的历史主流。

  我国传统园林以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为主体,多为特权阶层服务,随着经济、社会的变迁,公共园林缘起于唐宋,但规模和影响有限,主要代表类型包括基于开放性的山水池沼而成的公共游览地、寺观园林和与宗祠相结合的乡村园林;近代以来,随着租界公园的产生及皇家园林面向公众开放,城市公园概念出现;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和进入新世纪以来,城市公园建设获得了极大的发展;时至今日,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和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公园的内涵性质、类型特色、承载功能不断丰富,成为城市宜居、宜业、宜游的重要空间载体。

“公园—城市”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颐和园:从皇家园林开放为城市公园。

  梳理西方 “园林—公园”的发展演化脉络,17世纪以前,皇家和贵族阶层的庄园是园林的主要构成,从17世纪开始,英国把贵族的私园开放为公园,18世纪以后,欧洲其他国家也纷纷仿效。近代以来,伴随产业革命而生的社会问题和城市问题是西方城市公园产生的根本因素,伴随民主思想发展、社会制度变迁和城市发展理念演变,西方园林建设逐步由为特权阶层服务为主转向大众服务为主。

“公园—城市”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英国伦敦圣詹姆斯公园(猎鹿苑):在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影响下,英国皇室首先开放了在伦敦的狩猎园。

“公园—城市”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英国利物浦Birkenhead Park(1843年,1847年开放):是世界造园史上第一座真正意义的城市公园。

  2
  “融合共生”是“公园—城市”关系发展演变的必然趋势

  梳理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的历史和城市公园的建设历史,可以看出,近代以来我国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经历了多个发展阶段,而公园和公园体系的发展演变与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演变高度匹配。

   “公园—城市”关系的发展演变,可以从以下几个阶段具体分析。

  01
  古代城市建设时期——“有园林、缺公园”
     
  古代城市建设突出政治统治和军事防御功能,也承担区域性的贸易枢纽功能,规划建设理念与政治统治理念高度融合,强调礼制和等级观念,对市民公共性的休闲游憩并不重视,就园林建设来说,这一时期可以称之为“有园林、缺公园”的发展阶段。我国古代的传统园林以皇家园林、私家园林为主体,多为城市里的特权阶层服务,除了部分依托“城邑近郊山水形胜之处,建置亭桥台榭”而发展形成的公共园林外,缺少真正意义上为普罗大众服务的“公园”。

“公园—城市”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北海公园:原是辽、金、元建离宫,明、清辟为帝王御苑,是中国现存最古老、最完整、最具综合性和代表性的皇家园林。

“公园—城市”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网师园:中国古典园林中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始建于公元1174年,1765年(清乾隆三十年)前后,定名为“网师园”。

  02
  现代城市建设早期——“有公园、无系统”
       
  19世纪末至20世纪上半页可以概括为我国现代城市建设早期,以上海、南京、大连等城市为代表,城市规划建设突出为统治管理服务,理论方法多移植自西方,内容上多是强调土地分区、道路市政等基础性的城市设施建设,城市园林绿化建设继承了古典主义中对城市风貌形象的强调,并不重视普通市民公共性的休闲游憩需求,也不主动规划构建城市公园系统。

  因此,就园林建设来说现代城市建设早期可以称之为“有公园、无系统”的发展阶段。城市公园主要包括以下三种类型:如北海公园等收归公有并开放的皇家园林,如黄浦公园等为特殊社群和特殊区域服务的租界公园,以及部分早期现代城市公园,这些公园绿地在城市中多作为点块状空间分布,不成系统。

“公园—城市”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黄浦公园:始建于1868年,1885年租界工部局在公园门口竖立一告牌公布6条园规,其中第一条“脚踏车及犬不准入内”,第五条“除西人佣仆外,华人不得入内”;直至1927年2月(民国16年),租界纳税人会议才决定同意华人入园,次年7月宣布对中国人民开放。

“公园—城市”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景山公园:明、清两代的御苑,1928年开始对外开放。

  03
  计划经济主导时期——“有系统、非驱动”
       
  新中国成立到1980年代的阶段可以概括为计划经济主导时期,城市规划建设突出为生产建设服务。受大规模的工业化建设所推动,以及受《雅典宪章》等当时国际上城市规划理论的影响,城市规划建设多强调围绕工业生产的城市分区和功能配置。
 

  就园林建设来说计划经济主导时期可以称之为“有系统、非驱动”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受《雅典宪章》的影响,居住、工作、游憩、交通被认为是城市最基本的四大活动,公园绿地作为满足游憩活动的空间载体,主要被视作城市建设和居住街坊建设的配套用地类型,公园系统逐步成为城市规划的专业系统之一。但是计划经济主导下,公园系统并不发挥驱动城市空间拓展的作用。这一时期,城市公园建设主要为人民群众服务的主导方针得以确立和贯彻。

“公园—城市”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玉渊潭公园:原是金中都城西北郊的风景游览圣地,原北京农业大学农林试验场,1958年移交给市园林局;1960年定名为玉渊潭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公园—城市”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长风公园:始建于1957年4月,1959年国庆节建成开放。

“公园—城市”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上海城市总体规划1986年版

“公园—城市”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1983版北京地区绿化规划方案

  04
  市场经济带动时期——“有驱动、非融合”
       
  从上世纪90年代到本世纪10年代早期的阶段可以概括为市场经济带动时期,城市规划建设突出为国家、区域和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服务,这一阶段受经济社会发展诉求的带动,土地财政影响深远,城市规划建设更强调城市物质空间建设。

  就园林建设来说,市场经济带动时期可以称之为“有驱动、非融合” 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我国城市规划建设多基于城市经营理念,将公园建设视作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一项内容,公园绿地建设由于可以有效带动周边土地升值,而成为驱动城市新区发展的重要手段,但是城市和公园的规划建设尚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城园融合”。

  3
  新时代城市规划建设理念的发展转型呼唤“公园城市”

  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有什么样的城市发展建设理念,就必然有什么样的公园和公园系统的发展建设理念与之匹配。

  当前我国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从“十九大”报告和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可以看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成为城市发展建设的根本目标,城市规划建设要全面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城市绿地系统和公园体系作为城乡发展建设的基础性、前置性配置要素,是城市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内容,更是“诗意栖居”的理想人居环境的关键组成。完善而卓越的城市绿地系统和公园体系,无疑将成为城市人居环境中“最公平的公共产品和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核心内容。

  我们可以预判,“公园城市”理念体现出的“公园即城市、城市即公园”、公园与城市将实现多层次、多维度的融合发展是当前及未来新时代“公园—城市”关系发展演变的必然路径。

“公园—城市”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雁栖湖:APEC会议会址

“公园—城市”关系的历史变迁与发展趋势

昆山:国家生态园林城市

       “公园城市”理念是对新时代城市人居环境发展特征的高度凝练和形象概括,指出了 “公园—城市”关系发展演变的必然方向,毫无疑问将成为是新时代“以人民为中心”的城市发展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指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2035美丽中国”目标下城乡人居环境的发展建设。

编辑:liqing

凡注明“风景园林网”的所有文章、项目案例等内容,版权归属本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者,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风景园林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相关阅读

引领城市未来发展,中国公园城市前路美好

  今年2月份,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提出:要规划好建设好天府新区,特别是要突出公园城市特点,把生态价值考虑进去,努力打造新的增长极,建设内陆开放经济高地。随后,【详细】

廖秋林:公园城市革命与在地化试验探索

  2018年11月16日上午,第六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园林分会隆重在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博文楼举行,分会主题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