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频道 → 经验交流 ![]() |
|
贵阳巨资引进的名树古树大量死亡
日期:2006-05-28 来源:央视《焦点访谈》 作者: 我要评论()
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5月28日播出“高价的城市绿化”节目,以下为节目实录: 演播室主持人(方静): 您好观众朋友,欢迎收看《焦点访谈》。 近些年来,一些城市在进行城市绿化时,热衷于采用移栽大树的方法,不惜花费大量的资金,把大树从生长的地方移栽到城里,许多生长了几百年、上千年的古树、名树都不能幸免,造成了大树的大量死亡。不久前记者在贵州省贵阳市就看到了这样的景象。 解说: 近几年,贵阳市的相关单位投入了大量的资金用于城市的绿化建设。绿化本来是件好事,可是市民们却不是都那么满意。有些市民反映,他们看到用来绿化城市的大树很多都是花钱从农村买来的,而这些大树进城后命运并不是很好,像一些比较珍贵的罗汉松就是这样。 贵阳市民: 那个罗汉松,贵阳一棵都没有栽活。那个城桥口,那里是两棵。那个新桥,就是实验中学门口一棵,三棵,这个大十字中心广场也是三棵。 记者: 最后都死了? 贵阳市民: 都死了,没有栽活,费了好大力,换泥巴、输液,没有活。 贵阳市民: 火车站两棵也大,都死了,都寿终正寝了。 解说: 罗汉松死了不少,其它移栽的大树情况怎么样呢?在贵阳市花溪区记者看到,一棵移栽来的古老柏树已经死亡,粗大的树根裸露在外。在瑞华广场,两棵直径40多公分的桂花树也成了枯树,在一片绿色中显得十分扎眼。 贵阳市民: 原来是很大、很忙茂盛的一棵树,现在当然很可惜,看来也发不起来了,只能锯掉了,很可惜的这棵树。 解说: 还有一些大树虽然没有死掉,但是能不能成活还是个未知数。在一个新建的广场里,不久前移栽来了20多棵直径三四十公分的高大樟树,本来大部分樟树的叶子已经落光了,而负责绿化的工作人员却认为这样的情况很正常。 贵阳市某区负责绿化的工作人员: 市民来参观、来游玩的人口比较密集的地方,你肯定就要它效果非常好,你才能配合整体的景观效果。 记者: 如果你不能保证它成活的话,那也是一种浪费。 贵阳市某区负责绿化的工作人员: 移这么大的树,你说百分之百地移活,谁都不敢都保证。 记者: 那树死了怎么办? 贵阳市某区负责绿化的工作人员: 树死了如果影响到整体的景观效果,肯定就只有换。 解说: 这位工作人员的话听起来似乎也没错,但问题是移栽的过程中死了那么多的树,就有些不证正常了。这也应了那句老话,“人挪活,树挪死”。而在这些移栽进城的大树中,还有许多是国家保护的树种,它们本来是不能被移植的。在甲秀广场,两棵移栽过来的粗大银杏树显得十分醒目。 记者(赵永勤): 量了一下,这个大树是420厘米,也就是4.2米。 解说: 另一棵银杏树的树围也有近四米。照此计算,这两棵树的直径都在一米以上。林业专家介绍,银杏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直径一米多的银杏树在贵州省要生长三四百年。树龄200年以上的银杏树目前在贵州全省也只有90多棵,这样古老的大树无论是国家还是贵州省都有明确的规定,是严禁移植的。但是令人遗憾的是,古老的银杏树不仅被违规移栽到了城里,有关领导还在为能够移活它而感到沾沾自喜。 王守超 贵阳市林业绿化局局长: 甲秀广场那两棵大银杏树都全部成活了,但切干切得比较厉害一点,但是还是成活了,也值得庆幸。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