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牡丹为天下奇:一座城和一种花的文化解读
首页 |
Home
 园林新闻 |
News
 规划设计 |
Planning & Design
 工程 |
Garden Engineering
 植物 |
Landscape Plant
 科技 |
Science & Technology
 教育 |
Education
 法制 |
Legal System
 风景名胜 |
Famous Scenery
 园林城市 |
Garden City
 世界园林 
World Garden
风景园林师 |
Landscape Architects
 园林论文 |
Papers
 园林图库 |
Photo
 人才 |
Job & Recruitment
 园林市场 |
Business
 图书频道 |
Publications
 园林论坛 |
Forum
 网址导航
Navigation
首页新闻频道国内动态  rss订阅
      高级搜索 
洛阳牡丹为天下奇:一座城和一种花的文化解读
日期:2008-04-24     来源:大河网-大河报     作者:   我要评论()



    最近公布的“节庆中华十佳奖”中,洛阳牡丹花会不出所料地名列其中。

    已经举办了26届的洛阳牡丹花会,正以创新的姿态向世人展现。

    一个城市与花卉如此紧密地联系,也许是绝无仅有的。牡丹,已经成为洛阳市亮丽的名片。 

    “洛阳之俗大抵好花”

    《本草纲目》解释:“牡丹以色丹者为佳,虽结籽而根生苗,故谓之牡丹。”牡丹为中国特有的花种,共有8种,其中洛阳原生的占2种。

    宋代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一书中说,“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意思是洛阳的民风民俗就喜欢花。洛阳的野生牡丹主要是白色杨山牡丹和紫斑牡丹,经人工培植后,唐代出现了黑色牡丹(军容紫),宋代出现了黄色牡丹(姚黄等)、绿色牡丹(欧家碧)、紫色牡丹(左花等)和复色牡丹(添色红)。唐代的洛阳人宋单父因种牡丹有“幻世之绝技”,被尊为“花师”;欧阳修记述了洛阳有位人称“门园子”的牡丹接花高手,复姓东门,他秋天接花,春天开花付钱,一株达五千钱,可见“牡丹经济”从宋代就肇始了。而“欧家碧”的创始人是洛阳的欧姓人家,欧家人用秘方制药埋于牡丹根下,牡丹花开就成了浅碧色。“欧家碧”是年年供奉朝廷的珍品。

    因爱花而培植,因精心而花艳,所以,才有了“花开时节动京城”的喜庆,才有了“一城之人皆若狂”的繁华。

    数年前,中国有关科研人员派出一个强大的考察阵容,想弄懂为何洛阳的牡丹与众不同。他们得出的结论是:洛阳市的地质和气候,为牡丹提供了最独特的自然条件,因此,牡丹如果被迁移至洛阳以外,其花的质量就会发生变化;洛阳以外的牡丹重归洛阳后,又会渐渐成为品质优良的“洛阳花”——朵大、色艳、形美、香浓。

    洛阳人工培养牡丹,始于隋,盛于唐,北宋时甲天下。南宋战乱,洛阳千余座名园被毁,牡丹西迁四川彭州;至明代,安徽的亳州牡丹盛极一时;至清,山东曹州(菏泽)兴起。如今,洛阳牡丹再次声名鹊起。洛阳牡丹不仅遍布我国,意、德、法、日、美、荷、澳等国家,都有洛阳牡丹的身影。

    目前,洛阳市牡丹种植总面积1.6万亩,总株数4000余万株,牡丹品种总量达到1200多个,参与商品牡丹开发的牡丹企业40多个,催花牡丹基地30余个,催花牡丹面积6000余亩,牡丹生产专用日光温室200多个。年产商品牡丹种苗1000万株,牡丹催花种苗100万株,年产催花牡丹22万盆。在牡丹系列产品方面,洛阳市已开发出以牡丹为特色的各种产品,有千枚个性化邮票、牡丹化妆品、牡丹精油、牡丹茶、牡丹饼、牡丹宴、牡丹香熏、牡丹服饰等10余种。从市区到邙山、白云山,基本实现了牡丹自然花期的次第开放,花期可以从4月1日延长到5月中旬。

    每到花期,洛阳人呼朋唤友,赏牡丹的赏牡丹,谈生意的谈生意,花海人潮,香溢满城。

    牡丹文化无处不在

    以牡丹而衍生的文化无处不在。

    秦汉时,牡丹以其药用而载入《神农本草经》,此后便形成了包括药物学、植物学、园艺学、地理学、历史学、文学、艺术、戏剧、民俗学等多种学科在内的牡丹文化。南北朝时,北齐画家杨子华画牡丹,使牡丹进入了绘画园地。隋炀帝建都洛阳后,将牡丹移于西苑(今涧西区一带)之内,牡丹自此进入园林;唐代将牡丹看成了国运昌隆的标志,种植、观赏牡丹成为一种社会习尚。唐代许多诗人留下了无数歌咏牡丹的佳章妙辞。宋代除了歌咏牡丹的诗词外,又出现了有关研究、记录牡丹的专著,如欧阳修的《洛阳牡丹记》、陆游的《天彭牡丹谱》等。

    散见于历代诗词文赋、民间通俗文学以及雕刻、音乐、绘画、服饰、食品等方面的牡丹文化现象,比比皆是。

    牡丹文化是中华文化的一个独特组成部分,它不但以文字、音像、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还有大量是以无形的、口头的或展览等形式表现出来,一年一度的洛阳牡丹花会,即是其一。

    牡丹绘画遍地开花

    自古以来,有雅士咏牡丹,民间画牡丹的“格局”,致使牡丹画被很多人误解为“艳俗”。如今,洛阳上档次的各大宾馆、饭店,都有不错的牡丹绘画出售,王绣那样的大家所绘的牡丹画自然是一画难求,而曾经以“平乐正骨”闻名天下的孟津平乐镇,更是成了牡丹绘画村。

    牡丹画已成为一种产业。牡丹绘画,无论是群众基础,还是顶尖高手,都首推洛阳。

    现任洛阳市博物馆馆长的王绣,是一位来自东北哈尔滨师范大学美术系的女大学生,当年是洛阳市唯一科班出身的女画家。1969年春,在洛阳第一次见到盛开的牡丹时,她被惊呆了。她决定用画笔描绘自己眼中所见的“国色天香”的牡丹。

    关于牡丹画,记者在洛阳反复听到几个故事。其一,在某村,男女老少都会画牡丹,这边孩子画花瓣,那边奶奶画绿叶;这边老公画枝干,那边老婆题落款。其二,有某人,十分八分钟便是一幅“写意”牡丹,日本人、美国人、加拿大人,都在那儿等着,“写”就一幅被人捧走一幅。其三,某人并不会画画,但到处收集民间的牡丹画,用秤称着买来,然后到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卖,这样一倒手,就几万、几十万元地赚。这些故事虚虚实实,但记者近几年到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出差时,常常能看到洛阳人的牡丹画。

    一位洛阳的企业家对记者说,他在深圳买了10多幅牡丹画,当他把其中一幅送给一位洛阳的“艺术家”时,那位“艺术家”哈哈大笑,说那些牡丹画许多都出自他的手笔。这位企业家说,这些牡丹画在深圳标价为8000元,收购商从“艺术家”那里收走时只有1000多元!

   郭肖伟是平乐镇牡丹绘画村里的一位农民画家。他介绍说,他们村约有120人在画牡丹,小至五六岁,大至七八十岁。牡丹画每年约有500万元的收入。当然,没有分工明确的“流程式”绘画方式。现在,郭肖伟在洛阳老城的丽京门开有铺面,集创作、卖画、教学于一体,生意还不错,尤其是牡丹花会期间,订单不断,他戏称自己是在“画钱”。

    洛阳孟津的平乐镇,其实是又一个“杨柳青”,只是创作的重点为牡丹画。2002年,平乐镇被国家文化部、民政部命名为“文化艺术之乡”。

    牡丹饮食潜力正显

    古人早已知道牡丹不但可入药,也可食。宋代的袁文在他的文章中记载,他用牛酥煎牡丹吃。味道如何,没说。明清时,已经有比较完整的用牡丹配其他东西制作食物的方法。清代有本《养颜录》说:“牡丹花瓣,汤焯可,蜜浸可,肉烩亦可。”在现今的洛阳,牡丹已经入菜肴、入酒、入点心了。从用料上,有以牡丹花为主料的,也有为辅料的。从作用上说,有把牡丹作香料的,也有作色剂的;牡丹花在烹调上可煎、炸、汆、蒸、酿等。中国科学院等单位对牡丹花花瓣和花粉的化学测定结果表明,牡丹花是一种有益人体健康的营养食品:有13种氨基酸,其中8种是人体所需的,含有多种维生素及5种人体所需的微量元素。

    据民间传说,牡丹花制作的饭菜,不仅有丰富的营养,而且在加工过程中清香四溢,久久不散。可令人奇怪的是,洛阳甚至全国,为何没有一家专营牡丹食品的店面呢?

    洛阳最具特色的饮食是水席,而牡丹燕菜又是其绝对的当家招牌菜。

    说起牡丹燕菜,不得不讲一个很俗套的故事:武则天时,洛阳东关长了一个大萝卜,上青下白长三尺,重40斤。御厨把萝卜切成丝,拌粉清蒸九次,配以鲜味汤汁,烹制成羹。女皇食后赞不绝口,看它形似燕窝,晶莹透亮,即赐名“燕菜”,流传至今。

    1973年10月14日,周恩来总理陪同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来洛阳参观访问。席间,只见一朵洁白如玉、色泽夺目的牡丹花状的燕菜,浮于汤面之上,菜香花鲜,周总理就风趣地称之为“牡丹燕菜”。菜配花名,花以菜妍,两者珠联璧合,从此,“牡丹燕菜”誉满中外。

    在洛阳,“中国烹饪大师”任全福,因开发牡丹系列的饮食几乎家喻户晓,他潜心研制的“全福牡丹饼”成功入围“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荐食品”大名单。据悉,“牡丹饼”打破以面粉为主料的传统制作工艺,开创了以豆类为主料做饼的先河。任先生说,他喜欢牡丹,2007年花了99万元,在国家牡丹园冠名一株“牡丹王”,他还在继续开发牡丹饮食,让更多的牡丹花食品走上餐桌。

    牡丹珍品奇花共赏

    记者专程采访了洛阳国际牡丹园。

    这里不仅有200多亩品种齐全的洛阳本地牡丹,而且有近百亩来自日本、法国、美国等地的数十种“洋牡丹”,这些“洋牡丹”在洛阳这个“牡丹原产地”长得更加汪洋恣肆。霍志鹏就是这些牡丹的主人。霍志鹏说,小时候模仿父兄劳作,长大了在高校学习农业科技,大学毕业20多年,他都泡在牡丹地里。

    洛阳国际牡丹园地处邙山之巅,占地380余亩,以洛阳牡丹精品为中心,汇聚国内外牡丹名优品种500多个,花期长达月余,是洛阳精品牡丹园之一,同时也是洛阳市区内花期最长、开花最晚的牡丹园。在这里,牡丹九大色系齐全,名优珍稀品种荟萃。有花王“姚黄”、花后“魏紫”,绿牡丹“豆绿”,黑牡丹“烟笼紫”、复色花“二乔”、三倍体牡丹“首案红”等珍稀品种,金黄色的牡丹“金阁”、“海黄”、“金岛”,墨红色的“中国龙”等,色彩斑斓。鲜红的“火炼金丹”、“红宝石”、“太阳”、“芳纪”等,耀眼夺目。鲜艳的花色,硕大的花朵,充分展现出洛阳牡丹雍容华贵、艳冠群芳的特点。

    “海黄”是中国西南地区野生牡丹“黄牡丹”的后裔,它一年之内多次开花,从4月一直能开到10月,这是十分罕见的,又称“月月金”。十几个黑牡丹品种,竞相开放;数百株绿牡丹,晶莹璀璨。“傲霜红”、“凌雪仙子”、“户川寒”、“时雨云”等寒牡丹,春季繁花似锦,初冬又吐芬芳。这里还有牡丹珍品“宋代牡丹二十品”等。

    在霍志鹏的主持下,这里自主培育的牡丹新品种“新魏紫”、“楼兰美人”、“东篱银菊”、“湘妃”、“白蝴蝶”、“冬凌桃仙”等居国内外领先水平。洛阳国际牡丹园的洋牡丹盛花期相对较晚,每年“五一”节前后,开得正艳。

    洛阳的1200多个牡丹品种,写起来是一本厚厚的书。

    国色天香前途辉煌

    在中国,牡丹作为一种艺术的载体,令人叹为观止。

    以洛阳为例,洛阳文物有着别的地方文物无法比肩的牡丹图谱,其中建筑雕刻、墓室壁画尤为突出。洛阳的龙门石窟、关林、山陕会馆、潞泽会馆、吕祖庵等地,都有精美的牡丹雕刻。洛阳地区宋元时期绘有牡丹的壁画有7块,其中不乏牡丹山石图和牡丹仕女图上乘精品。其他如石刻、陶器、瓷器、铜镜的纹饰等,也都有称绝的牡丹。在中国的戏曲界,如果演员的服饰上没有牡丹图案,是难以想象的一件事情。

    据洛阳牡丹办金志伟介绍:现在,洛阳的牡丹影响在不断扩大。在广州、上海、北京、重庆、西安、郑州、天津、南京、哈尔滨等10余个大中城市建立了洛阳牡丹展销点。在洛阳市委、市政府的帮助下,洛阳华以公司和北京海筹公司实行强强联合,推行“牡丹王教育营销网络”,国家牡丹园和日本寿物产公司建立牡丹出口基地,洛阳先农牡丹园在北京、武汉建立牡丹基地,推广使用“洛阳牡丹原产地标志”,在美国费城设立了洛阳牡丹展销基地,洛阳土桥花木种苗场在法国巴黎建有中国牡丹园。

    为了延长牡丹自然开花期,经过牡丹专家和园林设计人员的反复论证,2008年在嵩县白云山、栾川鸡冠洞景区初步建成了两个高山牡丹园,逐步实现4月、5月、6月牡丹自然花期次第开放,使牡丹观赏期达到两个月以上。

    为了提高牡丹品质,和国际市场接轨,洛阳市申请注册了“牡丹原产地标志”,牡丹销售受到了144个世贸组织成员的保护。洛阳制定的《洛阳牡丹种苗质量标准》、《洛阳牡丹盆花质量标准》,被正式确认为省颁标准,洛阳牡丹原产地注册和牡丹标准制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填补了我国牡丹行业标准的空白。

    “牡丹芳,牡丹芳,黄金蕊绽红玉房。千片赤英霞灿灿,百枝绛点灯煌煌。”白居易这首《牡丹芳》的开篇,正是洛阳当前的真实写照。牡丹文化正在丰富,牡丹产业正在壮大,国色天香的牡丹必定会越开越娇艳!

    此时的洛阳到处是盛开的牡丹。

【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阅读: 次   录入:jojo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参与讨论:字数 姓名:

  • 请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相关法律法规
  • 本站所有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网友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网友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08 中国风景园林网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