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东西方植物园文化 牡丹西方更“红火”
首页 |
Home
 园林新闻 |
News
 规划设计 |
Planning & Design
 工程 |
Garden Engineering
 植物 |
Landscape Plant
 科技 |
Science & Technology
 教育 |
Education
 法制 |
Legal System
 风景名胜 |
Famous Scenery
 园林城市 |
Garden City
 世界园林 
World Garden
风景园林师 |
Landscape Architects
 园林论文 |
Papers
 园林图库 |
Photo
 人才 |
Job & Recruitment
 园林市场 |
Business
 图书频道 |
Publications
 园林论坛 |
Forum
 网址导航
Navigation
首页园林科技频道园林知识  rss订阅
      高级搜索 
漫谈东西方植物园文化 牡丹西方更“红火”
日期:2008-12-25     来源:中国绿色时报     作者:张亮   我要评论()



    近日,记者有幸去听了北京林业大学成仿云教授关于欧美植物园见闻的园林讲座。成仿云师从陈俊愉先生,植物知识极其丰富。早年曾留学日本,回国任教后又多次赴欧美一些著名的植物园参观学习。因此,他对西方植物园的植物应用有着很深刻的了解。

  西方植物园中,尤以英国的邱园、爱丁堡植物园、威斯利植物园等较为著名。成仿云在英国植物园的一些所见所闻所感,包含了许多中西方园林文化交流的历史渊源。

  西方有很多“威尔逊”

  调查、采集、鉴定、引种、驯化、保存和推广利用植物,是植物园最基本的作用之一。邱园在200多年的时间里,将一个起初只占地3.6公顷的私人皇家园林,拓展成占地360公顷的世界级植物园。

  该园目前收集了全世界超过5万种植物,活的树木就有25万棵之多。邱园植物标本馆收集了500万份标本,图书馆藏75万份世界植物图书和文献,与74个国家的306家研究所有联系,收集了全球重要的植物学期刊。

  这些巨大的数字与那些植物采猎者是分不开的,如18、19世纪英国著名的植物猎人威尔逊从中国采走了大量的野生植物。事实上,欧洲正是由于有如此众多像威尔逊这样的植物猎人在其他国家大肆掠夺,才使欧洲原本贫瘠的植物种质资源变得丰富起来。

  如今,人们这么评价他们:他们是探险者,大多不惧艰险,视舒适为多余;他们是殖民者和掠夺者,把全世界作为自家的后花园;他们是杰出的科学家,极大地改变了英国乃至全世界的园艺、园林景观;他们中很多人还是多产的作家,留下了大量经典的探险文学、植物学和园艺学著作。

  “只要是生长在云南、贵州、西藏等高海拔地区的植物,在我们国家的植物园里都很难见到,而邱园里却保留着许多我国还未发现的植物种类。所以,大量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还等着我国去发现并利用。” 成仿云说。

  牡丹西方更“红火”

  在我国,牡丹“百花之王”的地位是没有其他花卉可以撼动的。曾经在国花评选中,人们在牡丹和梅花中难以取舍。如今,牡丹不仅是中国人民喜爱的花卉,而且也受到世界各国人民的珍爱。目前英国、美国、法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均有牡丹栽培,其中以英、美等国的牡丹园艺品种和栽培数量为最多。

  “没有获得国际登录权就无权开发,在国际间买卖这种花卉也属非法交易。”成仿云说。虽然牡丹是我国独有的花卉,且深受百姓喜爱,但近些年来我国却鲜有牡丹新品种被培育出来。更令人遗憾的是,牡丹、菊花、兰花等名花的国际登录权均已被国外“瓜分”。

  成仿云说:“在西方,牡丹似乎受到了更好的礼遇。在英国的植物园里,随处可见各种品种的牡丹与其他植物搭配成景。牡丹自1786年被约瑟夫·班克斯从中国引入栽到欧洲后,其后的200年里,陆续有植物猎人来到中国,带走了几乎所有的中国培育出的品种,以及还未被发现的野生牡丹。早在几十年前,西方人就培育出了我国至今还未培育出的黄色系、黑色系牡丹品种。”

  被误解的东方文化

  英国植物园里,大多数植物都来自于中国,中国古典园林理应在英国园林里占有一席之地。但事实上,由于清朝统治者固步自封,阻碍了中西方文化交流,使得西方国家无从了解中国古典园林。

  相比之下,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向西方敞开了交流的大门。因此,在英国植物园里,有很多精致小巧的日本园林,中国园林在这里反倒是难觅踪迹。因此,西方人理解的东方文化实际上就是日本文化。

  成仿云说:“偶尔在邱园里见到一座中国塔。修建这座塔的主人钱伯斯显然对中国文化了解得不透彻,原本七层的塔却被修成了九层,可能是钱伯斯以‘九五之尊’之意来理解中国塔的含义吧。”

  如今在西方,到处都有唐人街、中国城,很多小餐馆、杂货铺满街林立,却很少有中国园林走进西方民众视野。

  成仿云说:“现在,要让中国园林走向世界,最好的方式就是在邱园、威斯利植物园等西方主流名园建造中国园。这不仅仅是对西方人的‘东方文化’观的一种矫正,更是一个国家软实力向外扩张的具体体现之一。”

  西方很多植物园都是私人拥有,他们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精心营造一个舒适的小园子,等发展到一定规模,就收取一定费用向公众开放,以便有足够资金来扩大规模、增加植物种类。这种靠私人经营的植物园有很多都创造了很好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阅读: 次   录入:Aggie评论 】 【 推荐 】 【 打印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菊花栏目
已有位对此新闻感兴趣的网友发表了看法
参与讨论:字数 姓名:

  • 请自觉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相关法律法规
  • 本站所有评论只代表网友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网友评论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网友的评论
  •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COPY RIGHT RESERVED 2007 - 2008 中国风景园林网 WWW.CHL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