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规划设计频道 → 规划设计动态 |
|
北大地理专家崔之久:大地震后川西北地理重构
日期:2008-06-04 来源:中国经营报 作者: 我要评论()
北京大学地理研究所原所长74岁高龄的崔之久在自己堆满资料的办公桌上摊开一张四川地图,找到红色的青藏高原与绿色的四川盆地之间一个狭长的黄色区域,“这次的地震灾区都位于这片区域,按照我的观点,这些地方是不适合人类居住的。”崔教授曾经多次到川西北山区考察,包括此次受灾严重的北川、茂县、什邡等地,对于山区居民的生存环境一直忧心忡忡,“如果有可能,他们不会住在那儿的,但中国人口这么多,能到哪里去呢?” “自然”的有意无意 “这次地震不会对受灾地区的自然环境造成任何大的影响。”崔之久教授语气坚定。 此次的地震灾区从大的地理范围来讲处在青藏高原往四川盆地区的过渡地带。“这个地带地势最陡,切割深度最大,这就提供了很多临空面,没有支撑,稍微晃动一下,非掉下来不可。不掉反倒是不正常的。” 正是因为千百年来不停地侵蚀、剥落,才能出现岷江大峡谷。“这种地区出现山崩、泥石流是再正常不过的。在人类出现之前,这些都不能称为灾害,灾害是对人而言,对社会而言的,自然过程无所谓灾害。那些让人叹为观止的峡谷美景就是这么形成的。”崔之久教授说。 同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的唐晓峰也持相似的观点,“虽然地震造成房倒屋塌,山体滑坡等,但不足以改变该地区的整体格局。从交通方面来看,在救灾的过程中还是在恢复主要的交通道路网,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也不会有大的变化。” 由塌方和泥石流所导致的大量“堰塞湖”是地震给灾区带来的新的自然变化。但在专家看来,这些堰塞湖并不稳固,大多数会在一段时间过后溃决或消失。按照重庆交通科研设计院道路工程所所长柴贺军和其同事的研究:根据国内外对97个已溃坝堰塞湖资料的分析,21%的堰塞湖坝在形成后1天内溃决,48%在10天内溃决,78%在形成后6个月内溃决,88%在形成后1年内溃决。湖水翻过坝体,是坝体溃决的主要原因。 按照崔之久教授的介绍,这个地方的自然条件——山势的高低、切割地形、植被茂盛、风景优美,这些都不是现在的事,“多了不敢说,至少几十万年以来就是这样子。所以发生一次地震,所有中国人都很悲痛损失很大,但是对于自然过程来讲,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不但过去发生、现在发生、将来还会发生,人类是毫无办法的。”崔之久说。 这片位处龙门山断裂带之上的国土,注定时刻处在不稳定的状态。 整个横断山脉,从川西到云南再到缅甸,构成了一个人口迁徙的大通道。该地区的河流都是自北向南流,南边温暖,物产丰富,越往北面越差。“这些人都是随着人口增加从南向北迁徙,在迁徙的过程里,发现一个好的坝子,有水源、田地、森林等,就住下来。历史上各个民族分分合合,这个地区是最热闹的。” 正是这种微观的地理优势使得该地区成为人口稠密的少数民族聚居区。而现在,“地震并不是把一些基本的地理要素给抹平了。只是把房屋破坏掉了,其潜在的地理优势、资源优势,在整个地理布局中的位置都没有改变。”唐晓峰教授说。 而这些地方的历史之悠久也要超出很多人的想象。此次地震中几乎被夷为平地的北川县,就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公元566年北周武帝置北川县,历经后世朝代更迭以及隶属的多次更改,到今年已经有1442年的历史。 另据史籍记载,北川还是古代治水英雄大禹的出生地,古称“神禹故里”。 到了现代,由于道路的贯通和旅游业的发展,这一地区除了以传统的农业、药材为主要经济支柱外,旅游业成为发展重点。在北川县的县志上就有着这样的介绍:“县境内不仅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也有独具特色的旅游资源。以全球同纬度地区生态环境保存最完整的小寨子沟、千佛山、片口自然保护区为代表的自然生态旅游开发区,兼有九寨之秀、青城之幽;以禹里为中心,方圆数公里的大禹故里风景名胜区,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为一体;以猿王险山自然风景区为代表的川西北最大溶洞群,集奇、险、秀于一身。此外,还有明代所建的古城堡遗址永平堡,浓郁羌族文化旅游资源。” 而震中汶川县正位于从成都去往中外闻名的九寨沟景区的路途上,这也是很多的游客在此次地震中受阻、遇难的原因所在。 重构人文地理 此次大地震之后的重建会不会引起川西北地区行政区划的重新布局?对于这个问题,专家们的看法大同小异。 “从地图上看,位于灾区的县城和乡镇一般都占据着河谷地带等比较好的地方,地震不会改变这个地理优势。当然微调会有,主要是山体滑坡所毁坏的一些村寨,有些就没有必要再建了,可以组织村民到另外的一个地方居住,建立新的居民点。”唐晓峰说。 而北川县城可能是个例外,据在灾区一线救助的国际清水同盟主席高中介绍,北川原来的县城已经被山体“包了饺子”,不大可能在原址重建。“但是在学生遇难的学校原址上,可以建立地震博物馆。” 另外,高中指出,虽然重建的工作紧迫,但是一定要进行充分的论证,考虑将来的生态布局。中国政府应该学会建立无人区,也就是在自然生态条件恶劣的地方不要住人。 这和北大教授崔之久的观点有些相似,崔认为最理想的方案是不在当地建设大规模的聚居区,“除了发展林业、旅游业等必需的人群外,将农业等其他人口迁移至别处。”他说,“如果发展农业就很难使人口集中在安全地带,因为农民不可能离开自己的土地太远,步行十公里的距离已经到头了。” 当然,崔教授坦言,这种理想方案很难做到,“都江堰以下的整个四川盆地早已经人满为患了。”所以,他提出的退而求其次的方案是,改造建筑结构,“国家可以出台相关的政策,允许当地农民砍伐一些树木建造木制的房屋,可以有效地避免地震造成的房屋倒塌和人员伤亡。” 而回到县制的层面,唐晓峰教授说:“从人文的格局上,我不认为这个地区需要作出大的变化,重建的比例应该是最高的。当然重建的工作会很艰难,首先要把废墟清理掉,然后把每一个地表的坚固性重新作测试,然后再作规划,所以重建是一个系统工程。” 唐晓峰认为,像北川这样的县城是轻易不会取消的。“因为中国的县城分布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相当合理、稳定和成熟,不会轻易撤销。”另外,他指出,这个地区也没有多少选择,因为河谷地带就是那么多。 在我国的历史上,由于突发的灾难造成大搬迁的例子很少,大部分都是经过相当长的历史跨度之后才发现发生了人口大迁移。专家的观点,这个跨度一般在百年以上。比如历史上楼兰古国的消失,是由于环境的变化确实不再适合人类居住,而和地震这种发生间隔很长的自然灾害关系不大。 对于此次川西北灾后的建设,北京大学规划系的吕斌教授不主张使用“重建”这个字眼,他认为“复兴”更为准确和科学,“我们并不能简单地进行恢复性重建,而是要建立在对当地的地质承载力、环境承载力、经济发展途径的科学评测和规划上。”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