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规划设计频道 → 规划设计动态 ![]() |
|
《大公报》:应保护百年老校武大风貌
日期:2008-07-18 来源:中新网 作者:殷建光 我要评论()
香港《大公报》2008年7月17日发表评论文章说,呵护大学风貌,尤其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学,应该是一个城市文明的基本标志。不应让高架桥污染百年老校——武汉大学风貌,这是对知识文明的污染,也是对城市建设的急功近利。 文章摘录如下: 一边是百年名校的人文景观,一边是九省通衢的市政规划。当一座高架桥将在武汉大学侧门拔地而起时,激烈的博弈发生了。与校方数次沟通未果后,武汉市政府决定开工。但工程随即被武汉大学成功阻止。 目前,高架桥工地仍未复工。武汉大学正在组织专家,对高架桥方案进行论证。人文与交通,地方与高校——双方是否能够找到一个平衡点,仍是悬疑。 作为大学,当然能够提出充足的理由反对这个高架桥的建设;作为地方政府部门,同样能提出千万理由驳斥。但这样的争论本身就很悲哀,因为呵护大学风貌,尤其是具有悠久历史的大学,应该是一个城市文明的基本标志。这个争论本身已经让城市文明水平缩水了。 武汉大学源于湖广总督张之洞奏请清政府创办的自强学堂,历史悠久。从1958年毛泽东视察到2006年法国总统希拉克访问,近百名国家领导人曾经光临这个“中国最美的大学”。 武大坐落于著名的珞珈山,北门正对东湖。每年春天的樱花也是这里的一景。“不敢想象,在樱花林中抬起头就看到一座高架桥的感觉。”一位武大学生抱怨道。大学生的抱怨十分有道理,如果高架桥俯瞰大学,那么,就是对大学的一种压抑,这种压抑是一种行政权力对知识文明的压抑,这个压抑让真理郁闷,是对百年老校文明的一个大污染。 不应让高架桥污染百年老校风貌,这是对知识文明的污染,也是对城市建设的急功近利。 中国风景园林网独家稿件声明:该作品(文字、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特供中国风景园林网使用,未经授权,任何媒体和个人不得全部或部分转载。 热点推荐
企业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