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胜 → 国内名胜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燕京八景今何在(组图)
朝 供图/全景 卢沟晓月 给辛酸一个理由 河声流月漏声残,咫尺西山雾里看。远树依稀云影淡,疏星廖落曙光寒。——明·杨荣 华北平原三面环山,形成了一个天然的“北京湾”,西南出口处的一条长河便是古称漯水的永定河,浑浊的水流卷着浪花一路流向东南。因为京师人把黑浑色称为“卢”,这条河就有了卢沟的名字。 一千年前的金代,卢沟渡口是中原进出京城的唯一门户,兴建中都使这个要道的交通更加频繁,从前的浮桥和小木桥被一座260多米长的石桥取代,随着北京地位的提高,卢沟桥也在历代的修缮中变得越来越重要。 作为进出京师的要津,卢沟桥总是繁忙的,桥下水流滚滚,桥上过客如织。“未晚先投宿,鸡鸣早看天”,由于卢沟渡口距京城还有三十多里的路程,进京的官民商旅在桥旁的驿站住一夜,第二天清晨就要迎着朦胧的月色出发了,而出京的人们也会在这里与至亲好友话别。月色清冷,桥下永定河流水汤汤,朝气清蒙,桥面看似结霜,未知的命运,离别的愁绪,此情此景,又平添了一份凄凉。 到了1937年,这座布满石狮子的卢沟桥又承载了中华民族永世难忘的辛酸。“七七事变”举世震惊,日本侵华战争全面爆发,中国军民的不屈抗争也从卢沟桥畔开始。 今天,卢沟桥已经不再通行车辆,桥东的宛平古城墙上还保留着国难中的斑斑弹痕。当年时常泛滥以至于不得不定名为“永定”的河水,因为不时断流,地图上蓝色河流标记对应的通常只是满河滩的青草,只有桥东的卢沟晓月碑还镇守着京师要道的尊严。
夕
金台夕照 千金易得贤难求 燕昭延郭隗,遂筑黄金台。剧辛方赵至,邹衍复齐来。——唐·李白 在朝阳区东三环和四环之间,南北走向的金台路每到黄昏时总是车水马龙,路边的街心花园繁花绚烂,石碑上“金台曦照”四个大字在落日的余晖中闪着光。然而,此“曦”非彼“夕”,这里只是金台夕照的一个演绎版本。 时间回溯到战国时,燕国首都蓟城(今北京)被齐国攻陷,几近灭国。为了重振国家,燕昭王拜访了隐居的高人郭隗,为他修建豪华公馆,又在易山(今河北易县)搭建了一座高台,堆满黄金,正是这个优待贤士的大广告招来了后来为燕国伐齐扬威的乐毅。春秋战国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内,高台招贤的做法在四方流行起来。 金代时也仿古修过黄金台,只是到了清朝时已无处可寻,乾隆沿袭了这一“炮制古董”的做法,把筑台地址定在朝阳门外关东店苗家地。 传说当年这里住着一家苗姓富户,某日乾隆微服私访,看到苗家风水过旺,就在地势较高的地方竖了夕照碑,定景是虚晃一枪,其实是要让日照之火晒死禾苗,不知道是不是这个小心眼的诅咒起了作用,反正后来苗家是败落了。 今天,“金台夕照”已经成为地铁10号线上一个充满诗意的站名。后来挖出来的乾隆御制碑,静静地立在朝阳门财富中心大厦庭院里。也许金台的确切位置并不重要,正如碑后诗云:“要在好贤传以久,何妨存古托其中。”
编辑:royal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