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晋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获双赢-国内名胜-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改革开放30年晋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获双赢
[日期:2009-01-03]  来源:山西省统计信息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三、天蓝水碧生存环境大变样,市区空气质量在全省11个地级市中排位第三,河流治理让污水变清流

    空气与水是人类生存的首要条件。上世纪九十年代,由于市区特殊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欠账,再加上工业污染的不断加剧,市区空气质量逐年恶化,据监测,2001年、2002年市区空气质量二级以上的天数分别只有28天、59天,首要污染物总悬浮颗粒物浓度连续两年在全省11个地市排名倒数第二。为了改变这一状况,2003年,市委、市政府果断决策,在市区实施"蓝天工程"、"碧水工程"。

    两年来,围绕"蓝天工程",市环保局在各有关部门的配合下,治污先治源头,对春光电厂、市水泥厂、丰泰电石厂、天脊集团晋城化工公司等污染大户通过技术改造进行限期治理,取缔关停了市区周边地区110余个土小企业,全面启动了市区禁用散煤工作,实施了散煤准入市区制度,取缔了污染严重的小型煤场66家,对17家大中型宾馆、饭店及洗浴业的20台营业性散煤锅炉进行了治理改造,对市区建筑施工、拆迁、道路施工现场设立围挡,硬化场地,建立水槽,对裸露地面喷洒抑尘剂和覆盖绿网、洒水抑尘,一个个硬措施,使市区的空气污染指数大幅下降,空气质量显著提高。优于二级的天数由2001年的59天,猛增到2007年的320天。空气综合指数由2001年的6.51下降到2007年的2.48,被省政府列为2007年全省空气质量显著改善重点城市。截止2008年7月,市区空气质量已达国家二级标准。

    晋城市是全省的相对富水区,建市30年来,由于降雨量的减少,地下水超采,水资源量也在衰减。到2007年,晋城市的本地水资源量24690亿立方,比建市初减少了3.51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量1873立方米减少了130立方米,亩均水资源量为540立方米,远远低于全国人口2300立方米的水平,属于资源型缺水区域。近年来,随着晋城市城镇化、工业化步伐的加快,水资源短缺与经济发展的矛盾日益显现出来,再加上企业废水排入河流,使水污染成为威胁生态健康的一大杀手。为此,市委、市政府于2003年适时启动了"碧水工程",一方面加大地表水开发力度,上马建设张峰水库、下河泉水源工程、丹河源头引水工程等水源工程,逐步减少对地下水的开采量,缓解了全市用水的供需矛盾,使有限的水资源得到了合理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按照"治丹保沁"的原则,对丹河、沁河流域的重点排污企业加大环境监管力度和治理力度,制止超标排放。同时,在市区上马建设市污水处理厂,启动高平市、晋煤集团生活污水处理厂和巴公工业园区废水处理厂建设工程。并于2003年投资2亿多元对"两河"进行彻底治理,使昔日污水横流,蚊虫肆虐的"龙须沟"变成了市民观光游乐的好去处,水污染治理取得了骄人的成绩。

    四、对以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的几点建议

    我国到2020年要实现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有可靠、洁净、经济的能源为保障。我国是一个贫油、少气、富煤的国家,煤炭是最可靠、最廉价,完全可以洁净利用的能源,煤炭在能源消费格局中的主导地位在未来50年内不会改变。国家对煤炭的需求将是一个稳定增长趋势,从晋城市的资源现状和自身发展的需要来看,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同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晋城市的煤炭资源属一种稀缺的不可再生资源,随着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求与煤炭的供给能力之间矛盾日益突出,煤炭资源本身的价值将是一个不断增值的趋势。为此,晋城市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必须做到科学、合理、适度、有序,使其为全市人民争取更大更长久的收益,实现可持续发展。这就要求我们在今后的煤炭资源开发和利用过程中要正确处理好以下几关系:

    1、正确处理好煤炭资源开发与保护之间的关系,做到开发与保护并重,开发中求保护,保护中开发,努力降低资源耗竭速度,延长资源的服务年限,实现资源开发的相对可持续。

    (1)要打破行政区划界限,制定科学合理的矿产资源规划。晋城市西区已被国家列入大型煤炭基地规划范围,必须严格维护国家的总体规划,整体煤田不能随意地分割肢解,为特大型矿井的建设提供可靠的资源保证;同时依托技术装备先进的骨干矿井对下组煤进行整合,实现集中开采。

    (2)继续坚持"关小、改中、建大"的发展方针。按照"稳定东部,适时、适度开发西部"的总体思路,彻底关闭9万吨及以下的小煤窑,搞好东大、玉溪、樊庄等大型高产、高效矿井的建设。"十一五"末,将全市煤矿总数控制在200-300座,原煤生产能力提高到1亿吨左右,其中:国统及省营矿4000万吨,地方矿继续维持在6000万吨。

    (3)依照煤炭资源开发的总体规划,完善煤炭资源转让的市场机制,矿产资源的探矿权和采矿权必须按资源的储量和赋存条件进行公开拍卖,提高进入煤炭开发领域的门槛和开发的成本,增强全社会对矿产资源的保护意识。

    (4)以先进适用技术提升煤炭资源开发的能力和技术水平。随着开采难度增大,必须进一步提高晋城市煤炭开采技术水平,继续加大采煤方法改革力度,提高资源回收率,到"十一五"末,保留矿井要全部实现长壁机械化开采,全市煤炭资源回收率由现在的43%提高到55%。

    2、正确处理好煤炭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实现合理开发、科学利用。继续坚持"加工、转化、增效"的发展方针,延伸煤炭加工转化产业链,将煤转化为高效、洁净能源,实现煤炭资源的高效、洁净化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其重点应放在煤炭的深加工转化上。2007年晋城市原煤产量7867万吨,原煤销售7791万吨,销售出省约6629万吨,占85%,就地加工转化及自用为1162万吨,占15%,煤炭加工转化的潜力仍然很大,必须坚持以煤为龙头,加快煤、电、化一体化开发的步伐,加大煤的液化、气化和精细化工的开发力度,尽最大可能延伸产业链,提高煤炭附加值。据测算,煤转电可增值1.8倍,煤转肥可增值1.5倍。转化为精细化工产品可增值数倍。所以,在加强煤炭资源开发的同时,更要注重发展和提高煤炭的深加工转化能力。

    3、正确处理好煤炭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积极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煤炭资源开发不应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市政府要建立煤炭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破坏的补偿机制,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建立煤炭企业生态环境补偿基金,由企业专户储存,政府监督使用,从而引导企业加强对"三废"的治理和综合利用,引导煤炭企业利用煤矸石、瓦斯、矿坑水发展电力、民用燃气、建材和农业灌溉等,将煤炭伴生资源变废为宝,吃干榨尽。

    4、正确处理好煤炭资源开发与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长期以来,煤炭在晋城市国民经济中占有绝对主导地位,每年财政收入的70%来自煤炭,预算外资金90%来自煤炭,晋城市的经济对煤炭的依赖程度很高。但煤炭资源是有限的,将在开采中逐渐减少,并走向枯竭,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然规律,煤炭资源的开发不可能实现永久的可持续,而晋城市的经济必须实现长久的兴旺发展,必须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充分借鉴阜新等资源枯竭城市的教训,未雨绸缪,早作应对。否则,待到煤炭资源开发步入衰竭期时,各类社会矛盾将会进一步加剧,发展煤炭接替产业的难度将更大,成本更高。因此,要充分抓住目前晋城市煤炭产销两旺的有利时机,建立煤炭衰竭转产基金,积极引导煤炭企业发展地面接替产业,由煤炭行业一枝独秀调整为多种产业共同发展的经济格局,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道路。(晋城统计局 王新菊 张大鹏 )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