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名胜 → 国内名胜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崇善寺[山西太原]
崇善寺既是佛教寺庙,又是皇家祖庙,位于山西省太原市东南角的省博物馆背后,五一南路皇庙巷,初建于唐,名白马寺,后改称延寿寺、宗善寺,后来又叫新寺,明代时,才更名崇善寺。相传,这座寺庙原是隋炀帝杨广的行宫。明代洪武14年(公元1381年),明太祖朱元璋第三子朱(木冈)为纪念其母后马皇后,在原寺基础上进行了扩建。明代的崇善寺是完全按照标准的宫殿式建筑的格式修建的。中轴线上的金刚殿、天王殿、大雄殿、毗卢殿、大悲殿、金灵殿,由南往北一字排开。在各大殿的左、右,又整齐的排列着一系列的小院落。总面积达14万平方米。寺内大雄宝殿居中,面宽九间,高达30余米。清代同治3年(公元1864年),崇善寺毁于一场大火,现仅存大悲殿、山门、钟楼、东西厢房。 大悲殿是崇善寺的主要建筑,也是太原市现存最标准、最完整的明代木构建筑,面宽七间,进深四间,面积900多平方米,上部的重檐歇山顶,高大宏伟,结构壮美,殿身开间宽大,出檐深远,为明代宫式形制。殿顶黄绿琉璃剪边,外观富丽,前檐安有隔扇,背后装有板门,无论斗拱、梁架、瓦顶装饰,均体现了南方与北方建筑技术的交流与融合。大悲殿殿内豁敞明亮,布局整肃,从内柱、梁枋到平基,全部采用宫廷中惯用的金碧彩绘,处处给人以富丽、典雅的感觉。殿内的塑像和陈设充满了神秘的宗教色彩。神台中央一尊8.3米高的11面千手千眼观音菩萨立像,造型奇特,比例匀称,金箔覆身,光彩熠熠。她大而不悍,身姿秀丽,富于温文的女性特征,飘动的衣带,流畅的线条,感情丰富的面庞,处处表现出端庄持重的内涵美,因而这座塑像不仅是珍贵的宗教艺术品,而且是古代雕塑艺术的杰作。两侧分别塑有普贤、文殊菩萨立像。那座文殊菩萨立像从正面看只是三头六臂,但若加上她身后由一圈圈手臂组成的相轮上的手,就不下千臂了。更为奇特的是这尊塑像的每一只手上都托着一个金钵,每个金钵中都端坐着一个释迦佛,且每个释达佛都眉眼清晰,精塑细刻。这三尊塑像,是不可多得的明代艺术品。 大殿内的两侧,排列着几十只古色古香的藏经柜,珍藏大量宋、元、明以来各代刊印或手抄的《大藏经》,数量之多,版本之名贵,在全国是少有的。寺内保存着我国木刻印刷史上的早期珍贵版本——北宋《崇宁万寿藏》和南宋《碛砂藏》。《崇宁万寿藏》又称《鼓山大藏》,前后用了三十三年时间刻成。原刻本共五百六十四函,五千八百余卷。现仅存十七卷零十八页。《碛砂藏》是南宋绍定四年(公元1231年)开刻,到元英宗至治二年(公元1323年)完工。历经百年刻成的《碛砂藏》,共五百九十一函,六千三百六十二卷。现存五百六十二函,四千八百四十六卷。除此之外,这里还一直保存着元版藏经,即元皇庆元年(公元1312年),由民间募资刻印的《普宁藏》,现存五百零五函,四千二百五十七卷,比原版少八十一函,二千零六十八卷。除上述版本外,这里还有以后从其他寺院或地方移来的藏经多种。 崇善寺内珍藏的崇善寺原貌图和《释迦牟尼八十四龛》、《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画稿,同样具有很高的文物价值。原貌图可使人们一睹当年全寺恢宏的气势,两部画稿一套描绘了释迦牟尼成佛的故事;另一套描绘了善财童子参拜诸佛学法的故事。这两套摹本,是寺院焚毁前寺内环廊壁画的粉本和小样,它们是明成化十九年(1483)彩绘崇善寺长廊壁画时,为了“庸存楷式,永昭常住”而临摹在绫绢上,装裱成册的。虽经五百余年,但仍鲜艳如初,被人们称为“宝石画”。这些画不仅可使我们得到美的享受,同时也为我们研究我国的绘画史等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崇善寺庭院整洁,布局严谨,现在是山西省佛教协会所在地。每到夏日,花香馥郁,明代铁狮端座门口,迎接着游人的到来。
编辑:理想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