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山
[日期:2009-04-07] 来源:中国旅游网 作者:
发表评论(0)
打印
昭山位于湘潭市东北20公里的湘江东岸。为长沙、湘潭、株州三市交界处。相传周昭王南征至此,故名。清乾隆《长沙府志》载:“秀起湘岸,挺然耸翠,怪石异水,微露岩萼,而势飞动,舟过其下,往往见岩牖石窗,窥攀莫及。”原山顶有朝阳寺等建筑物,红檐瓦,古木参天,下为昭潭,深不可测。明末王夫之《昭山东省孤翠词》也有“日落天低湘岸杳,迎目茏葱,独立苍峰小,道是昭王南狩道,空潭流怨波光袅”之句。
昭山其实并不高,海拔185米,却是旧时“潇湘八景”之一,自古以来米芾、王船山等等,名人题咏很多。据说周昭王南征蛮邦,一直打到这里,结果掉到山下的深潭里淹死了,因此称为昭山。这也许暗示了当时地域文明之间的冲突,不过,将名山大川与古代帝王扯到一起总是一种陋习,很乏味的。另有两种传说便有趣得多。其一是“昭”与“招”同音,含招唤之意,因此这座山总是在向远离家园的湖南人呼唤着及早返乡——“湘有昭山,客子不乐久游”,湖南人去了外省,不管是做生意或者旅游等等,一旦完事,便会在冥冥中受到这座山的招唤,日夜兼程地赶紧跑了回来。
还有一个传说见于严怪愚先生的《中秋雅集湘潭赏月记》:“到了昭山,周翊襄家的坐在船边自叹自息:‘女人一般的昭山!好美丽的昭山!’陈华说:‘周太太一般的昭山!好胖的昭山!’周翊襄家的说:‘我比昭山还胖!’其实她不见得那样胖,昭山也不见得那样瘦……”——山川草木是与人相互作用、圆融一体的,这看法也许真的不错 。
昭山名声大震,得益于北宋著名的书画家米芾画的一副《山市晴岚图》,传说米芾到此,十分敬慕这里的景色,即兴绘成《山市晴岚》图,并配诗一首:"乱峰空翠晴犹湿,山市岚错近觉遥。正值微寒堪索醉,酒旗从此不须招。"写尽了昭山山市晴岚的姿色,该画对昭山的烟雨碧波、晴空朗翠作了传神描绘,从此昭山被列为“潇湘八景”之一。明末王夫之为长沙岳麓书院生徒时曾郊游至此,留下了咏昭山的佳作:“终古石自碧,深春花欲红,澄潭凝一色,云末出双虹”。
昭山,山峻、水秀、洞奇、滩美。《图书集成·职方典》对昭山的险峻作了绝妙的描写:昭山“绝岭而奔,秀起湘岸,亭然翠立,怪石磅礴,异木层阴,微露岩萼而无倾落之势,舟过其下,隐隐见岩墉石窗,窥攀莫及。”昭山携凤形山、虎形山于一体,山岭广植松、茶、柏、竹,铺锦叠翠,生机盎然。昭山脚下的龙洞,大洞套小洞,有48张门之说,迄今没有人走到过尽头。昭潭乃湘江中的一深潭,《水经注》载:其深不可测,该处的水特别地碧绿。昭山对面的白沙滩,水清沙细,堪称为内陆的北海银滩。
昭山之巅的昭山古寺有上千年的历史,给人以幽静清雅空灵之感。禅寺邕建于唐代,清乾隆二十三年(公元1758年)置产重修,内设玄帝宫、王皇宫、观音宫、观音堂、关圣殿等,有僧人住持,一年四季香火缭绕,钟磬之声不绝于耳,与山前滔滔湘水,山后凫凫炊烟相应成趣。
传说古寺里住的是南岳圣帝的哥哥玄帝。玄帝的法力没有圣帝那么高,前来朝拜的人也没有那么多,但玄帝并不在乎,总是和善待人用和熙的春风吹拂过往游人的身心,使人心情舒畅。所以前来昭山游玩的游客,无论心情多么的不好,一上山便觉得心旷神怡。民谚说:“湘有昭山,客子不乐远游”,就是因为有玄帝在此不断亲切地召唤游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