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飞庙[湖北三峡]-国内名胜-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张飞庙[湖北三峡]
[日期:2009-04-07]  来源:中国旅游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张飞庙位于云阳县城外长江南岸的飞凤山麓,为祭祀三国蜀汉名将张飞而建,依山取势,背卧葱茏古,俯临浩浩长江,侧伴飞泉幽潭,素有“巴蜀一胜景”之誉。

 

  张飞是三国时的蜀汉名将。传说他在川北阆中被叛将杀害后,叛将携了他的头颅去东吴邀功,行至川东云阳,猛听得吴蜀议和消息,忙弃了头颅逃奔他乡。于是有了张飞“身在良中,头在云阳”之说,云阳张飞庙也就这样修建起来。

 

  张飞庙始建于蜀汉末年,宋元以来均有修茸。清同治九年(1870年)大部份毁于水患,现存庙宇多为洪水后修建。庙临江而立,矗立于巨大的岩壁之上。庙前石壁上“江山风清”四个大字,赫然夺目。正殿富丽堂皇,张飞的大型塑像居中,两侧有战马。主要建筑有纪念刘备、关羽、张飞桃园三结义的结义楼,寄托张飞对关羽(关云长)思念的望云轩,以及纪念传说中的张飞神灵为上下舟船助风的三十里的助风阁等。唐代大诗人杜甫曾在云阳客居,写了许多以杜鹃和明月为题的诗篇,所以又在这里修了纪念杜甫的杜鹃亭和得月亭。整座庙宇崇楼飞阁,雄伟壮观。

  庙内还存有大量汉唐以来历代名家的碑刻及书画。史载:“张祠金石,甲于蜀东,常有日本贾人饼金购置”,因有“文藻胜地”盛名,张飞庙内现收藏木刻字画和摩岩书画四百余幅,其中不少是稀世之宝,常令书画爱好者流连忘返。

  庙前约150米处的江中有一脊石,东西长200余米,俗称龙脊石。上有北宋元佑三年(1088年)以来170余家的石刻题记,为珍贵的水文资料。传说每年人日—— 正月初七,龙脊石现出,周围的人就成群结队到石上游览。  

  云阳张飞庙是张桓候庙的俗称,位于云阳县城长江南岸飞风山山麓,濒临长江。“阆中断英烈之身,云阳葬桓候之头”,相传张飞的头葬于此地。始建于唐代、以后宋元明清各代都有修葺和扩建,形成了宏伟壮丽、独具一格的古建筑群,其殿宇琉璃粉墙、金碧辉煌,掩映在绿荫之中。张飞庙为长江流域120个重点古建筑和文化遗迹之一,是三峡风景名胜区中最重要的人文景观之一,号称“巴蜀--胜景”。
   
    张飞庙现存殿宇亭阁多为清代建筑,占地1400多平方米,掩映在古木浓荫之中,临江白色垣墙上端端正正写着“江上风清”四个大字,为晚清名书法家彭聚星的手迹。庙内主要建筑有正殿、旁殿、结义楼、助风阁、杜鹃亭等,构成一组宏伟壮观,独具一格,古建筑群。
   
    张飞庙不但建筑独特,其中收藏的书、画、雕、刻则有“三绝”之誉,即:“文绝世、书法绝世,雕刻绝世”,素有“文藻胜地”之称。庙内现存石碑和摩崖石刻计有360余幅,木刻书画200余幅,书画作品远自汉唐近至明清各代,名家荟萃,实为罕见。其中以木刻颜真卿书《争座位帖》;石刻苏轼作前、后《赤壁赋》大字长卷;石刻岳飞书诸葛亮前、后《出师表》;黄庭坚书《唐韩伯庸幽兰赋》;郑板桥书写的诗文和石、兰石绘画等最为著名。此外还有翁同和、刘墉、张船山、竹禅、彭聚星龚睛碑、赵熙、郭尚元、张潮庸、刘贞安等人的木刻字画,琳琅满目,美不胜收。
   
    2003年6月1日三峡实现坝前135米蓄水,张飞庙与云阳县城一起向上游搬迁,并进行了异地复原重建,目前重建于该县长江南岸盘石镇附近的山坡上的张飞庙新址已近完工,并向放游客开放。

编辑:理想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