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危机曝建设规划短板 防灾对策存漏洞-观点评论|规划设计-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城市危机曝建设规划短板 防灾对策存漏洞
[日期:2010-12-16]  来源:中国新闻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火灾多发、交通拥堵、入园难、就医难、环境污染……种种现象不仅让城市居民心烦又无奈,而且已经开始影响城市、社会的发展。这些现象可以用一个词语简单概括——城市病,指的是人口过于向大城市集中而引发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病已不是大城市的“富贵病”,不少二三线城市也已受到城市病的困扰。

  本应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如今却成为社会忧心忡忡的对象。如何给城市“祛病消灾”?《法制日报》视点版从今日起推出“关注城市病”系列报道,以期集纳更多关于治理城市病的思考。

  能源安全、加油站安全隐患、旅游安全……在日益高涨的城市化浪潮下,不少城市都存在城市安全问题

  专家认为,在这些城市安全问题中,有很多是由于城市规划管理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在大城市建设之初就落下的“先天病”,城市规划是保障城市安全的源头

  发生在上海市的一场大火将多年来半遮半掩的城市安全问题彻底展示在人们面前。

  近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举行第五十六次主任会议,听取建筑消防管理专题座谈会有关情况汇报。上海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刘云耕要求进一步在推进和保障城市公共安全上下功夫,将加强城市安全作为人大工作的重中之重。

  城市内涝、冰雪围城、化工厂爆炸、建筑物坍塌……在一系列事故发生之后,有关部门无疑已经意识到城市安全的短板。但是,在日益高涨的城市化浪潮下,城市安全问题在不少城市已经“病”得不轻,当一个又一个鲜活的生命在人们眼前消逝时,人们终于发现,安全,是所有城市病中最严重的病症之一。

  现状

  城市“危机四伏”

  在上海火灾发生前,2009年12月5日,俄罗斯彼尔姆市夜总会发生火灾爆炸事故,至少造成112人死亡、142人受伤,震惊世人。有分析人士认为,火灾,是杀伤力最强的一种城市灾难。

  但是,城市安全隐患远远不止于此,一些常游离于人们视线之外的问题,正悄悄逼近城市安全的底线。

  能源安全,这一被认为与市民生活无甚关联的问题,已经开始威胁城市安全——气荒。去年11月中旬以后,随着寒潮加剧,中国从北到南部分城市天然气供应紧张。一场被称为“史上最大”的天然气荒,使办公楼停止供暖、企业被迫停产、罐装液化气涨价、出租车因加不上气停运……给城乡人民生活与生产造成很大压力。

  中国灾害防御协会副秘书长金磊告诉《法制日报》记者,与能源相联系的,加油站也是一大安全隐患。

  据金磊介绍,迄今全国已有数万座加油站,虽然经营模式多元化,但安全形势日渐严峻,这里不仅存在加油站本身安全作业规范执行不到位的问题,还有加油站规划设计存在的安全隐患。《汽车加油加气站设计与施工规范》(建标[2002])规定:城市里的加油站距离一般民宅应在10米以外,距离公共建筑物应在50米以外。但是,国内不少城市住宅与公共建筑物旁的加油站没有这最起码的安全距离。

  “旅游灾害是近年来威胁城市安全的一大新动向。”金磊说,仅2009年1月至9月,国家旅游局共收到各地报告的41起涉及旅游的突发公共事件,已造成124人死亡或失踪。“事故分析表明,旅游安全,尤其是旅游交通安全规划至今未受到重视,仅仅认为涉旅事件是旅游局的事,并未从整个城市安全,城市应急救援能力配置及规划上予以支持”。

  金磊认为,长期以来存在的校园安全问题,也是城市安全不应忽视的一个问题。

  据不完全统计,1995年至2009年,全国共发生数十起中小学踩踏事故,80%均与通道黑暗、楼梯狭窄、人群通过速度快有关。

  频频发生在各种城市灾害,让一度是繁华和文明象征的城市在人们心中没有了安全感。在上海大火发生之后,一名北京市民语气沉重地对记者说:“这次大火烧痛了我们每个所谓的‘城里人’的心。”

  病因

  城市规划存诸多短板

  接二连三的城市安全问题的暴露,让人们对当前城市化和城市建设的进程开始进行深入反思。

  “我们那儿原来是个村庄,后来城市扩大了,变成了城中村,好多来北京打工的人就去我们那儿租房,一来房租便宜,二来离城里也近,租的房大多是平房,安全保障很差。”一名北京市民对《法制日报》记者说。

  在北京某蚁族聚集地,《法制日报》记者看到,不大的室内空间被隔成了数10个隔断间,每个房间里都是密密麻麻的电线,在室内的走道里也没有安全通道或是逃生指示箭头。据房东介绍,这里住的多是刚毕业的大学生。

  对于此类大大小小的“安全瓶颈”,国家行政学院应急管理培训中心游志斌博士认为,其中有不少是由于城市规划管理与发展速度不相适应,在大城市建设之初就落下的“先天病”。

  “在快速的城市化进程中,许多基础建设没有跟上。比如,地下管网建设缺乏系统性综合规划,这是国内城市的一个普遍倾向。在布局规划时,上下水、电力、电信、燃气、供暖等管理部门相互分隔,缺乏必要的信息共享和协调。”游志斌说。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副院长杨保军也认为,面对接二连三出现的各种城市灾害,人们应该从城市规划的角度反思一下。

  杨保军说,从目前来看,在城市规划方面存在几个问题,首先是城市规划的科学性、严肃性亟待提高。“可以说城市规划是保障城市安全的源头,如果规划是科学的,那么我们的源头就是稳固的。但是现在的规划也有一些不足,主要在于一系列的规范、标准是在比较早的时候制定的。那时候的经济发展阶段、经济实力跟现在有很大的差别,那时候的防灾规划更多地体现了单灾种、单系统的特点,比方说防火的就管防火,防水的管防水,防震的管防震。但是现在随着城市规模的急剧膨胀,人口和经济活动的高度密集,很多灾害是交织在一起的。所以我们急需建立一种综合防灾的理念和机制”。

  “一段时间以来,我们的城市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仔细一看,城市变得是越来越美了,可是这种美是在表面,也就是大家所说的形象工程。这里反映出需要端正城市建设指导思想的问题。”杨保军说,一个现代化的城市,不在于有几栋高楼大厦或者是有几个漂亮的公园,而在于城市的基础设施和安全保障系统。我国的城市在表面上的投入比地下要多,这种指导思想应该端正过来。

  据了解,目前我国的城市化水平在43%左右,达到70%城市化的水平至少需要20年。“在这个过程当中,还有很多的人口需要重新优化布局,包括生产力和人口的布局都有一个优化的过程。在中西部的一些地区,生态环境很脆弱,资源环境对人口的支撑能力有限。如果把人固定在那些地方不允许流动,那么他们面对的灾害威胁就会更大。所以,城镇体系格局需要进一步优化。”杨保军说。

  待解

  防灾对策存漏洞

  记者了解到,对于城市安全,长期以来业内人士一直在呼吁应该从更长远的角度解决问题。

  金磊认为,鉴于中国城市处于高速化进程中的现状,必须将减灾应急与常态建设结合起来,抓住一两个关键问题在“十二五”期间寻求突破。其中,必须对过往重大灾情作好总体或启示性反思。

  金磊在他刚刚完成的“‘十二五’期间北京市提升城市综合减灾应急管理水平的重点、思路及对策研究”中,提出了“十二五”期间的“十个工程”,即安全文化素质科普宣教工程、能源物资安全保障工程、抗震减灾安居工程、巨灾备灾物资优化管理工程、全民雨水回收利用工程、综合减灾战略和风险评估工程、减灾应急管理科技支撑工程、应急志愿者队伍建设工程、城市外来务工人员安全保障工程等。

  “这些虽是针对北京市的未来5年规划项目构想,但应该对全国城乡安全布局有一定的启发性。”金磊说。

  此外,金磊还提出,应该形成中国城乡防灾减灾应急产业,在这方面要用好国家产业技术政策,使之对防灾减灾应急产业起到指导作用。同时大力推进城乡规划建设的安全设计。

  “城市防灾减灾应急建设事关重大,但所有内容如应急物流、防范危机、规避风险等技术与文化模式都离不开规划设计,这本身就提出了防灾减灾的基础性应用研究问题。现在之所以事故频发且原因雷同,在防灾、减灾、备灾环节上处处存在漏洞,就在于研究欠深入、对策分析上留有漏洞。”金磊说。

  据了解,目前,有关部门也在积极行动。一名地方公安部门负责人向记者介绍,公安系统一直在致力于平安城市的建设。

  “平安城市是一个特大型、综合性非常强的管理系统,不仅需要满足治安管理、城市管理、应急指挥等需求,而且还要兼顾灾难事故预警、安全生产监控等方面对图像监控的需求。”这名负责人说。

  据介绍,平安城市建设中还提出了构建城市安防体系与应急反应平台。这一系统的关键技术是生物识别技术(尤其是面相识别)、数据智能分析综合平台等。该系统综合了环境监测、周界安全、物品安全等多项功能,可以为决策者提供实时的灾难信息,并根据汇总的实时信息提供多种应急解决方案和灾难趋势分析,适用于城市区域整体安全防护或城市内某些重点场所的区域安全防护。

编辑:daodao712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