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1人居环境奖之泉州市区排洪排涝工程-人居环境-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2001人居环境奖之泉州市区排洪排涝工程
[日期:2009-01-16]  来源:中国人居环境奖办公室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获奖时间:2001年

  项目名称:福建省泉州市-市区排洪排涝工程

  申报单位:福建省泉州市人民政府

  报送单位:福建省泉州市建设委员会

相关连接:2001—2007年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

  项目概况:泉州市区排洪排涝工程采用滞洪为主,电排为辅的方式解决防洪排涝问题。该项目的建成,从根本上解决了市区长期内涝难题,改善了城区生态状况,提高了人居环境质量,推动了社会经济的持续、健康发展,是一项造福子孙后代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利在当代,功及千秋。

  项目背景

  项目实施前,泉州市市区的防洪排涝系统仅由内河沟组成,每逢台风暴雨,山洪暴发,加上海潮顶托,地势较低处积水难以外排而造成内涝,再加上由于年久失修及沟渠两侧不断建设居民区,淤泥垃圾堆积,排水不畅,蚊虫滋生。数十年来每年内涝平均达四五次,其中大涝每年一到二次,市区主要干道、地段严重积水,特别是低洼地区,积水达1米多深,造成交通中断,群众的生产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项目实施过程

  排洪排涝工程总投资7.14亿元,经过专家反复勘察论证,最终确定城市防洪标准按100年一遇,市区防山洪及排洪标准按20年一遇的标准并采用滞洪与电排结合的方式组织设计。工程建设坚持五项原则:“量力而行、尽力而为、统筹规划、分期实施,因地制宜、保护古城风貌,与生态环境建设、绿化美化、古城保护、城市可持续发展相结合;集中优势兵力,分段同步施工。”把对市民工作生活的影响降到最低。

  1997年,对平原渠、东环城河南段、田安渠、大淮渠、田淮渠、七中沟和小八卦沟等沟渠,全长10。15公里,经过四个月的紧张施工,于同年9月竣工并投入使用。1998年,对2.3公里长的破腹沟进行整治,于同年10月竣工并投入使用。结合市区道路拓宽改造片区及住宅小区建设,敷设地下管道,截止1999年12月30日,市区建成雨水干管长度30.1公里,合流干管16.52公里,节制闸20个。1999年9月,市委、市政府召开“三个月大会战”动员大会,对北环城河等10条排洪沟渠进行整治,建设西北洋、浦西2个滞洪区和北峰、浦西、金山三个排涝泵站。此次会战挖运土石方135万立方米、石方20.5万立方米,拆迁面积8.7万平方米,累计建成38座桥,于2001年元旦竣工。建设了规模为5万吨/日的泉州水质净化中心,并于2000年年底投产。

  项目成果

  整治改造后的河道、水系,成为泉州市区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特别是建成了汇水面积82.3公顷,库容208立方米的西北洋滞洪区,和汇水面积达20.1公顷,总库容90万立方米的浦西滞洪区,有效地解决了长期市民生命财产安全的洪涝问题,同时为城市增加了水面和绿地,从而有效地提高了城市品位和档次,为泉州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编辑:songgaofeng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