棕榈植物的造景艺术-植物造景|园林绿化-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棕榈植物的造景艺术
[日期:2008-07-04]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绿化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近年来,随着我国棕榈植物资源的不断开发和国外棕榈植物的不断引入,人们为追求热带风光而大量采用它作为园林绿化树种和室内装饰植物,虽然应用越来越广、越来越多,但在南方不少地方它只是按照一般的绿化树种来加以利用,并未营造出它所特有的“棕榈景观”,与此同时,耐寒棕榈有迅速向北推广的趋势,故有必要从棕榈植物的特征人手就其造景功能及景观构成作一探讨。

  棕榈植物为乔、灌木或木质藤本,茎通常不分枝,单生或丛生;常聚生于茎顶或在藤本中呈散生,大型,大多为羽状类型,少数为掌状类型;花小,常组成大型花序;果为核果、浆果,果皮常纤维质或肉质,少数具鳞片;种子通常胚小。全世界约200属近3000种,大部份分布在热带及暖热的亚热带地区。

  1、造景功能

  棕榈植物分布广,因而形态、习性各异,有的高达60m,如安第斯蜡椰,藤类则长达百米以上,而有的茎极短或无地上茎,如象牙椰;茎粗的可达lm以上,如智利蜜椰,而细的不到2cm,如袖珍椰。棕榈植物有的为强阳性、有的喜阴、有的耐旱、有的喜湿、有的耐瘠、有的好肥、有的耐盐、有的耐碱、大多数种类抗风性甚强。故对于各种生境条件都有相应的棕榈植物,具不同的造景功能。

  1.1表现时间变化

  很多棕榈植物的花序显著、果实鲜艳耀眼,能表现季相变化。在厦门,麦氏皱籽椰夏天始花,能陆续开出一、二十个花序,秋天果实陆续成熟,鲜红夺目,花序、果序并存,呈现出收获源源不断的金秋景象。棕榈植物幼苗期生长缓慢,不少种类的茎不明显或被自身的叶子所遮掩。例如,加那利海枣幼时似未脱干的苏铁,历经数十年才有高大挺拔的树干,呈现了岁月变迁的景象。一次性开花结果的棕榈植物如糖椰成熟后,花序自上而下地开放,表现了生命周期的更迭交替。有的棕榈植物从开花至果实成熟需要数年,如巨籽棕,减缓了时间变化,给人以欲获而不得的感受。

  1.2分隔空间,优化景观

  大型单干型棕榈植物如菜王椰可用于隔离带等的绿化美化,进行上、下行道,快、慢车道,人、车行道的分隔,也很适宜景区的园林空间的分隔;中型丛生型棕榈植物如三药槟榔、小型丛生型棕榈植物如小琼棕可分别用作树篱、矮篱以构筑闭合、半闭合的园林空间,既丰富了景观层次,又增添了景观内容。由于棕榈植物通常不分枝,与双子叶植物相比,尤其是在用作树篱时能更长久地按设计初衷基本保持原状,并免除了大量的人工修剪。

  1.3构筑园林地貌

  园林中常以挖低叠高来加强地形的起伏变化,但工程量巨大,如用大型单干型棕榈植物种植于地势较高处,则既能增强地势起伏,又能衬托出所植材料的俊秀挺拔。由于棕榈植物通常不分枝,树冠较小(例如大丝葵,树高与树冠直径比可达5倍以上),与其它双子叶树木相比,具有更佳的强化地势起伏的作用。

  1.4与景物相互衬托

  通常,羽状类型的棕榈植物的质感软、细,环植于水体边,则能映衬出水体的柔美秀丽。例如,可据水体大小及周围地形,种植株高均等的软叶刺葵或等高的岩海枣,柔软鲜绿的叶随风拂动,如一把把梳子在为水体梳妆打扮,水面波光粼粼,两者交相辉映,亮丽迷人。如将两种株高的毛冻椰等距相间种植于水体边,则自然形成一道波浪线,有延伸水体的功能。掌状类型的棕榈植物质感硬、粗,如大果岩棕、菜棕,植于水体边,既能反衬出水体平湖似镜、宁静安逸,又能体现出植株的刚劲挺拔。厦门植物园在水库边列植丝葵、大丝葵,已构成该园的标志性景观。山石配以棕榈植物是一种最佳的虚实表现手法,两者能相映成趣。例如在山石脚前种穗花轴榈,因其楔形裂片的掌状叶树冠简洁明了,不但不会喧宾夺主,反而形成了活泼的景观,增加了山石的灵气--仿佛是和该植株从地下一同长出。在建筑物前种植棕榈植物,可以遮掩建筑物生硬的直线条、棱角,尤其种植质感软的棕榈植物,如软叶刺葵,还能起到柔化作用。在地与建筑物之间种植麦氏皱籽椰、黄椰等中型丛生型棕榈植物,还能增加景观层次,起到良好的过渡作用。质感硬的大型棕榈植物,如俾斯麦棕,种于高大的建筑物前则能增强建筑物宏伟的气势。

  1.5呈现独特的观赏功能

  棕榈植物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其大、中型种类多可用作主景植物,中、小型种类多可用于盆景。它们能广泛用于道路、公园、庭院、学校、医院、工厂及生活小区等处。现对常见种类以及还不常见但具极高观赏价值的种类列表于后。

  1.6巧具果、香的魅力

  棕榈植物不但能绿化、美化、彩化,有的还能香化,如香桄榔;有的则能果化,如椰子。相信每一个见到椰子树上所结的椰子果的人不会不为之食欲大增。

  2、景观构成

  2.1景观特色

  棕榈植物最主要的特点就是不分枝,使它们尤其是使其中单干型的种类具有简练的高度自然整形的树冠的园林特征;其次,棕榈植物的叶大型,使得每一叶片具独立的观赏价值并极富感染力。这些都是双子叶树木、柏类树木所难以具备的园林特征。双子叶树木的整形多靠人工修剪来维持,虽然体现个体的整形美以及群体的韵律美,但却破坏了原有的自然美;它们之中也有一些叶形奇特具观赏价值的种类,但因叶的大小与植株之比甚小,故叶片不可能具有较强的感染力。松柏类虽有一定程度的自然整形,但树冠基本上是单调的塔形或锥形;它们的叶小,不具有独立的观赏价值,所以只能以整株树来表现其园林特色,常给人以一种庄严肃穆之感。因而,在利用棕榈植物造景时,如能合理规划、巧妙设计,则能达到自然美、生态美及艺术美?棕榈景观则是力求这“三美”的高度统一,让观赏者感受自然,超脱世俗。

  2.2景观主体

  “棕榈景观”是指利用棕榈植物作为园林的主体,构筑开敞的空间及开朗的风景;以丰富的棕榈植物来表现其形、色各异的生态美,以对比等手法来表现其艺术美(如掌状类型的雄浑劲健之美,羽状类型的典雅清奇之美),既体现其个体的高度的自然整形美,又体现其群体的鲜明的园林韵律美,最大程度地给人以脱俗超凡的美好意境、赏心悦目的轻松感受。这里强调了以棕榈植物为园林主体,不是象中国传统园林那样以建筑为主体,主要是考虑到因城市化的迅猛发展、建筑密布、人们常在办公室或厂房等与住房间往返而产生回归自然的迫切愿望;强调给人以轻松的感受则是因为现代都市的人们由于竞争日益激烈、工作日益紧张,生活压力渐增而希望思想放松、心情愉快。至于园林中必要的让人游憩的建筑物如亭子“植物化”。例如可把亭柱砌成大王椰的茎干的外形,亭顶建成棕榈叶的样子。亦可直接利用棕榈植物的茎、叶代替水泥、砖石建成能遮阳、遮雨的颇具特色的亭子。

  2.3景观配置

  (1)孤植:棕榈植物个体美的最佳表现方式。

  茎甚高的种类如安第斯蜡椰、俾斯麦棕、金刺椰、菜王椰等;

  茎甚粗的种类如智利蜜椰、壮蜡棕、加那利海枣等;

  茎显著膨大的种类如酒瓶椰、大王椰、刺瓶椰、酒樱桃椰、非洲糖棕、瓶棕等;

  茎覆有枯叶裙或密布纤维的种类如丝葵、大丝葵、裙蜡棕、长发银棕等;

  中型丛生型以及能正常分枝的种类如麦氏皱籽椰、非洲海枣、叉干棕等;

  叶大型的种类如可亨油椰、王拉菲亚椰、孔雀椰、贝叶棕等;

  叶形奇特的种类如圆叶轴榈、泰氏榈、狐尾椰、诺曼椰、三角椰等;

  叶色特别的种类如红椰、蓝拉坦棕、海枣、凤尾椰等;

  花、果(序)大型或色彩艳丽的种类如长穗棕、糖椰、巨籽棕、圣诞椰、毛冻椰等,因其优美的株型,都特别适合孤植,如布置在构图重心上即成为主景植物。它们与草坪的配置是一种最佳的造景方式棕榈植物树冠的通透性好,对树冠下的草的生长无任何影响,再者,棕榈植物四季常青,每年的落叶甚少且易清除,不易破坏草坪的整洁、优美。而草坪则能映衬出羽状类型棕榈植物的婀娜多姿、反衬出掌状类型棕榈植物的刚健雄壮。

  (2)列植:群体韵律美的最佳表现方式。

  茎竖直生长的种类都可以列植,尤以茎干显著膨大的种类为佳。

  对于茎干通直、无任何膨大的种类,可配植修剪成球状的福建茶、七里香、黄金榕等,以增加景观层次,减少茎干纵向的生硬单调感。

  但在较狭窄的园路两侧,只宜种植茎干通直纤细的羽状类型棕榈植物,如假槟榔等。这样既可突出植物清奇秀丽,又能给人以曲径通幽的感受。

  在主道等较宽的路径,可在外向各配植一列双子叶的树木,既可求得沿途较大范围的树荫,又可形成疏密、明暗、叶片质感对比的优雅的景观画面。

  (3)丛植:大草坪上主景构成的重要方式,主要表现群体美,也要兼顾单株的个体美。一般以同种不同株高植丛。

  适合孤植的种类亦可丛植,但以表现个体茎干甚高或叶甚大为主的不宜丛植。例如,丛植金刺椰则难以表现植株的高大。

  此外应避免掌状类型棕榈植物和羽状类型棕榈植物混合丛植,否则会使植丛产生分离感。

  丛植对植株色彩的表现有加强作用,例如丛植红椰或蓝拉坦棕于绿色的草地上。

  丛植还能消除茎干纵向的单调生硬感。高度不一、茎干有明显的叶环痕及绿色冠茎的种类,还可表现时间的变化,产生一定的动势,自然形成景观的焦点。至于椰子等在基部自然弯曲的种类,可形成生动活泼的画面。

  (4)群植:表现群体美的主要方式。可以大中型棕榈植物为主干,在其夕咽或内部配植中小型的棕榈植物,可用于大面积场所的布置,亦可专门用于棕榈岛的构筑。藤本类型可用于林中种植,营造出特殊景观。

  (5)植篱:利用中小型丛生型棕榈植物作成树篱、矮篱,构筑隔景以分隔空间,构筑夹景以突出空间端部的景物,或构筑障景以遮蔽一些不甚美观的物体。植篱不宜过多、过长,否则空间会零散、闭锁,不利于"棕榈景观"开朗风景的构筑。

  (6)坛植:突出株形特别优美的棕榈植物的良好方式。如坛植酒瓶椰,能汇聚游人的视线,成为主景。一些小型棕榈植物亦可和草花相配植于花坛中,形成色彩对比鲜明的景观。

  (7)特别的配置方式:棕榈植物的树冠自然整形、通透性好,种于水边,尤其是椰子等茎干能弯曲的种类,可在水中形成秀美的倒影。借助灯光的配置,使棕榈植物在晚上有一优美的轮廓。在某些东向或西向无遮挡的高处种植棕榈植物,可通过旭日或夕阳的照射而形成半隐半现、半明半暗的优美的轮廓影景景观。

  (8)配置应注意的问题:除植篱外,应避免密植,尤其要避免与其它双子叶阔叶树种混植,否则使棕榈植物的个体美难以表现;更应避免与针叶树种混种,因为两者分别代表了热带和温带两种景观,在构筑“棕榈景观”时,可以考虑用一些针叶树种作序景,以求得两者在叶形、质感、树冠上的对比,但要用双子叶树木作过渡,避免跳跃过大。在绥坡、山地上的配置,则可在北向的场所种植一些针叶树,以此温带景观作冷暖的对比,可表现出地域上或季相上的景观差异。在利用棕榈植物造景时,必需考虑当地的气候条件,其次要考虑排水的问题。因为除了湿地棕、水椰等少数种类,大多不耐水浸。

  综上所述,棕榈植物的造景艺术,基本上要把握“三性”,即它本身固有的自然整形、质感特有性和鲜明的个性。也就是说,应把握并充分利用其高度自然整形的园林特征,运用对比为主的手法,充分考虑质感的差异,表现出羽状类型植株的典雅清奇,掌状类型植株的雄浑劲健以及棕榈植物群体的韵律美。实质上是把棕榈植物的自然美和人类的人文美结合起来造景,使之形成“天人合一”的艺术美景观,让观赏者结合各自的体验而感悟到“棕榈景观”如诗似画,赏心悦目,超凡脱俗,油然而神思飞越地进入艺术美的意境。

 

编辑:xuan88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