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林木引种工作的再认识-引种驯化|园林绿化养护-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对林木引种工作的再认识
[日期:2006-12-11]  来源:河北省林木种苗管理站  作者:王印肖   发表评论(0)打印



对林引种工作的再认识

王印肖

(河北省林木种苗管理站,河北石家庄050091)

 

近几年来,人们对林木引种工作引起广泛的关注,然而,有些人对林木引种工作的认识有两种倾向性错误。一种是拿来主义。认为只要是外来的就好,拿来就用,拿来就繁,拿来就推广;另一种是排外主义。认为乡土树种好,适应性强,我国树种资源丰富,没有必要到国外去引种。作者认为这两种认识都有偏颇。我们不能否认,拿来主义使得一些人发了财,也发现了个别好的东西,但是,这种盲目引种,有可能带来一系列生态问题,甚至会造成外来有害物种的入侵;急于求成,拿来就繁,拿来就推,致使引种成功率不高,给有些生产者造成了重大经济损失。排外主义又忽视了外来树种能够发挥乡土树种所没有的作用,不能补充和丰富本地树种资源,不利于开发和研制新的、特殊的林产品。因此,我们需要对林木引种工作进行再认识。林木引种是指人们以培育森林,改善生态,美化环境,丰富树种资源为目的,通过人为方式将一个树种的繁殖材料从原产地(外地或外国)引进本地区或本国,经过培育驯化,使其成为当地的栽培树种。在本地区称这些树种为外来树种。外来树种具有一些乡土树种难以替代的优势:一是有些外来树种比乡土树种木材生长量大;二是能够提供乡土树种不能提供的特殊目的产品;三是应用于非传统林业和改善人类生存环境有更好的效果;四是没有或很少有病虫害。外来树种已经在国内外林业生产建设中发挥了重大作用,并将继续推动林业可持续发展。澳大利亚、新西兰、巴西、南非和智利等国通过引种栽培辐射、加勒比松、墨西哥松和桉树,成功地解决了本国的木材需求,促进了森林工业和纸浆工业的发展,实现了木材和纸浆出口。我国的林业实践也证明外来树种在用材林经营、经济林建设、生态建设和绿化美化环境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据估计,在我国速生丰产用材林建设中,外来树种所占比例达到90%以上,南方以桉树、火炬松、湿地松为主,北方以欧美杨为主;在河北省经济林建设中,引进的日本红富士苹果和黄金梨、辽宁核桃、美国李子、欧洲榛子、澳洲油桃等等,极大地提高了河北省经济林生产的产量和品质;城市林业和园林建设中,引进的雪松、金女贞、美国红芦、日本樱花、日本北海道黄杨等增加了城市绿化的色彩和观赏效果。河北省樟子松的引种成功,为坝上高寒地区造林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树种资源。原产美国的刺槐、紫穗槐已成为河北省固沙保水、固土护坡的良好树种。火炬树的引入对河北省干旱地区造林起到了重要作用。由此可见,通过引种可以共享国内外树种资源,筛选出生长快、轮伐期短、投资回收快,能够提供特殊林产品或适应困难立地条件造林的优良树种。因此,积极地、科学地开展林木引种驯化工作是非常必要的。林木引种是林木良种建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项科学性、系统性很强的工作。盲目引种,急于求成,拿来就繁,拿来就推,显然是不行的。开展林木引种工作,必须坚持先试验后推广的原则,严格按科学的引种程序进行。

1 科学的引种程序

1.1 有目的地选择引进树种选择引种对象时,要充分考虑引种成功的可能性,对在原产地表现优良、经济性状较好的树种,要根据气候相似学说、生态历史学说、生态因子综合分析学说等进行研究,根据引种地区与引种来源区生态条件(包括地理位置、气候、土壤、植被与地形地貌等)的相似性与差异性确定引种树种,做到适地适树。同时,要注重引进优良种源、优良家系或优良无性系,以保证引种工作在高水平上起步。

1.2 严格检疫,建立引种技术档案引进外来树种最大的风险在于带来本国或本地区没有的病原菌或昆虫,形成危害严重的森林病虫害,因此,对引进的繁殖材料,如种子、插条、接穗等要严格进行检疫,防止有害生物入侵。同时,对每个引种树种要尽可能收集到有代表性的不同产地(种源)的繁殖材料,并对引入的原始材料进行编号,填写引种原始登记表,建立引种技术档案,尽可能详细的记载引种树种的地理分布、分布区的生态条件和历史生态条件;引种树种的形态特征、生长发育特性、营林技术、适应性、病虫害、用途、经济价值与市场状况等情况。

1.3 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引种试验第一阶段即初选试验:主要是选择有代表性的多种地段作小规模的栽培试验,初步了解引种树种在引入地区的适应性,摸索总结种子处理、育苗及造林技术,淘汰不适于引入地区环境条件的树种和表现差的树种,初步选出有希望引种成功的树种或品种,并有选择地收集、保存外来树种基因资源。第二阶段即区域性试验:对经过初选表现良好的树种或品种进行扩大试种,包括区域性试种和同一地区不同立地类型的试种,进一步了解引进树种的遗传变异及其与引入地区环境条件的交互作用,比较分析其在新环境条件下的适应能力,研究主要栽培技术,初步确定适生条件与推广范围。第三阶段即生产性试栽:对经过区域性试验成功的树种,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之前,要作一定规模的栽培试验,每个树种的面积用材林不少于20hm2,经济林不少于2hm2。生产试种应继续进行区域栽培比较,按照常规造林条件,采用生产上允许的技术措施,验证区域性试验入选树种的生产力,了解其木材产量或其他经济性状,确定其大面种推广范围。然而,按照常规引种程序,从引入繁殖材料到生产推广,需要相当长的时间,经济效益发挥较慢,因此,可根据引进树种特性,并在繁殖材料较充足、繁殖技术较成熟、早期遗传信息与晚期相关紧密等条件具备时,可适当简化、合并引种程序,根据早期评价结果把初选试验、区域性试验和生产性试栽交叉结合进行,以求最大限度地缩短试验期限。

1.4 提请有关专家鉴定,报请审定机构审定,及时推广种植通过不同阶段的引种试验,定期观测、分析和评价引种效果,摸索驯化措施,研究建立起成熟的繁殖技术体系。对已达到引种目标的树种要及时提请有关专家鉴定,确定其在生产上的使用价值、经济效益、适生范围与条件以及关键栽培措施。同时,报请省级以上林木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通过后,才能在生产中按指定区域推广应用,该树种才算真正引种成功。未经品种审定通过,不能在生产中大面积推广种植。

2 开展林木引种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

2.1 尽量避免重复引种近几年重复引种问题严重,有的是国内几家单位同时到国外引种相同的树种,有的是前几年国内已经有单位从国外引进的树种,又去人考察,重复引进,花费了大量外汇。为避免此类现象发生,需要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加强引种工作的管理,严格林木引种申请、审核、许可制度,并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及时掌握新品种信息,加强信息交流宣传工作,为基层生产单位提供科学咨询服务。

2.2 克服重引种轻驯化的思想驯化是在新的生长环境和人工栽培条件下,使一个树种或其群体从野生状态转变成栽培状态的过程,目的是使树种更加适合和满足人类的各种不同需要,其过程往往需要几年、几十年甚至更长时间。引种与驯化不可分割,前者是跨越地理空间的变化,后者是穿越时间的长期过程。驯化才是引种成功的关键。外来树种能够在新的环境中正常生长、发育和更新,自我建立新的群体,这个外来树种得到驯化,这次引种行为才算成功,可见驯化的重要性。

2.3 正确认识引种树种的成功标准衡量一个树种引进是否成功,要从引进树种表现的适应性、引种效益和繁殖能力等指标来综合考虑。适应性指标是引种树种适应引入地区的环境条件,在常规造林栽培技术条件下,不需要特殊的技术与保护措施能正常生长发育,并无严重的病虫害;引种效益主要是考虑引种树种是否达到原定引种目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是否高于或明显高于对照树种(或品种),并无环境污染等不良生态后果;繁殖能力指标主要是指该树种通过常规的有性或无性繁殖方式能够正常繁衍,并保持原有优良性状。达到以上目标或要求后,即可认为引种试验成功。

2.4 注重试验设计和相关技术的研究充分利用引入地区多样性的气候、地理条件和优良的小气候环境,进行多种试验设计和立地试种,以求利用立地与树种的交互作用,把最优资源栽培在最适合的立地上;同时,还要结合引种试验,及时开展良种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以实现用良法把良种在最佳立地上进行栽培,发掘最大生产潜力的目的。

2.5 力求实现引种树种的规模化扩繁与降低风险的统一引种初期盲目推广新引进资源,将来可能与引种目的相去甚远,甚至带来生态灾难,风险很大。然而等待试验结果又会制约优良资源的繁殖规模或失掉最佳扩繁时机。较稳妥的做法是随着引种试验的开展,根据早期试验信息随时扩大优良资源的繁殖规模,限制不良资源的繁殖规模,逐渐实现规模化扩繁真正优良资源的目标,这样既有利于上规模,又可有效降低风险。

参考文献[1]潘志刚,游应天,.中国主要外来树种引种栽培[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12.

[2]王豁然,江泽平,.林木引种驯化与森林可持续经营[M].北京:中国环境出版社,1998,10.[3]GB/T1417593,林木引种[S].

 

编辑:admin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有关 的新闻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