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保护:多些科学少点痛心-植物保护|园林绿化养护-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古树名木保护:多些科学少点痛心
[日期:2010-04-20]  来源:中国花卉报   作者:骆会欣   发表评论(0)打印



  在北京百旺家苑见到我国古树专家丛生时,老人家刚从北京百旺山森林公园爬山回来,精神头儿倍儿好。我们的谈话就从老人硬朗的身体说起。老人家幽默地说:“咱做的工作是积德的,每成功救助一株古树,心里甭提多高兴了。别看都七十多岁了,各部分的零件好着呢。每年都要上山指导古树复壮工作,今年春天还得去普陀山。”谈起古树的事,丛生有讲不完的故事,喜忧参半。

  古树其实会说话

  “古树名是人类生存的保护神,以它顽强的生命力传递着历史文化信息,影响着一代又一代人的心灵,我们应该像照顾老爷爷、老奶奶那样来保护古树。”丛生开门见山指出古树保护的重要性。退休后,丛生也没闲着,全国各地跑,为风景名胜区救治古树出谋划策,培养年轻人。同时,为了唤起人们保护古树的意识,丛生经常在报刊杂志上撰写文章,不仅讲古树的趣闻逸事,更讲古树保护中的得与失。

  按照老人的说法,树木是会说话的,渴了、病了都有外部表象。以树为例,松针的颜色、新梢生长量、芽的饱满度、二年生枝条的长短以及多年生枝的宿存率都是树的无声话语。在工作中,老人就是靠这些树体语言与古树交流的。他提醒年轻一代平时也要勤观察,勤思考,理解树体语言,这样才能做好古树保护。

  保护理念还需提高

  这些年人们保护古树的意识提高了,在这方面的投入也逐年加大,并且涌现出很多新技术,配备了树洞探测仪、数字化管理系统等新式装备,这无疑是让人欣喜的。“但是,在古树保护的管理理念上还有很多方面需要提高和完善。”丛生指出。

  现在很多地方的古树名木复壮都是在古树明显衰弱后才着手进行的,这往往会事倍功半。丛生解释,树体就像人体,等到心力衰竭了再去救就难了。古树生长有个转折点,如果能在古树生长转下坡路前实施复壮,就能事半功倍,促使古树愈长愈壮。否则,即使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往往每况愈下,难扭乾坤。另外,还有些人因影响观景效果而反对古树支撑。丛生表示,这种观点是要不得的,有景才有观,对于古树来说,保护是第一位的,景观的考虑要退后,不过现在有了仿真支撑,矛盾就没那么突出了。

  技术不到位害了古树

  “松柏抱塔”曾是北京大觉寺八绝之一,但因为松树死亡已经名不副实。谈及这棵“抱塔松”的死亡和救助,老人只说了一句话:“太让人痛心了!”

  丛生回忆说,这棵古松早在1991年就被列为濒危等级,先后花掉17.5万元用于保护,但还是在2003年不治身亡。虽说最终致死原因是病虫害所致,但病虫又因何而起的呢?专家鉴定的结果是,松树根部曾被水浸泡,而松树的树根一经水泡受损,整棵树的树势就开始变弱,继而发生病虫害。据了解,这棵古树刚出现问题时,人们误以为是干旱导致,于是就狠命灌水救助。死后排查原因才发现此树根系旁边有泉眼,最初导致古树衰弱的原因不是旱,而是淹。“当初不灌水反而好,不当的措施实际上助推了古树的死亡。”

  丛生介绍,他跑过很多风景名胜区,类似“抱塔松”这样因技术不当而致死的古树并非个案。当前,人们重视古树保护,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古树复壮,但技术和人才的筹备还有很大缺口。为弥补这方面的欠缺,古树复壮工程不能因有钱了就大刀阔斧地干,一定要慎之又慎,必须进行方案论证,有专家把关后方可实施,以免造成难以挽回的损失。

编辑: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