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植物|园林绿化 → 养护管理|园林绿化养护 | www.chla.com.cn 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
让古树名木永久枝繁叶茂
——浅谈古树名木的保护价值及复壮技术 古树名木是历史变迁的见证,是绿色文化的积淀,是物质和精神文明的象征,是自然和人文景观的灵魂。古树名木虽然历经岁月仓桑,风霜雨雪,战火狼烟,却依然顽强地生长着,默默地传承着文明渊源,累积着丰厚的科研、科普参数,供给开发研究。正是这些活的历史文物,使我们认识了自己的家园,拓宽了视野,启迪了智慧,在潜移默化中接受了爱国主义的教育。 相关普查数据表明,我国现有百年以上的各类古树名木2,853,107株。其中,古树2,847,349株,占全国古树名木总量的99.8%;名木5758株,占全国古树名木总量的0.2%。作为有着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五千年文明历史的泱泱大国,古树名木实在是太少了。管理好保护好传承好这批不可复制无法多得的古树名木,是我们这一代人不可推卸的义务和历史职责。遗憾的是,由于自身的原因,更多的则是这样那样的外部因素,说到底主要的是人为的因素,这批鲜活的历史文物正在一株接一株地枯死消失。令人痛心疾首。 积极探寻古树名木的复壮技术,抓紧提供行之有效的管理和保护措施,正是植物学家、林业园林工作者一项责无旁贷的使命。笔者长期从事基层城乡国土绿化业务,曾亲手经历了一株二级古树名木的抢救复壮的全过程。今小结於后,权当抛砖引玉。 建县二千多年的江苏省沭阳县政府大院,原系历代王朝的衙门治所。公元1743年春天,清乾隆四年(公元1739年)的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土”后的杭州人袁枚到沭阳莅任知县。此公到任后“体恤民情关心民生”,在治所衙门大院里亲手栽下紫藤、国槐各一株。由于精心呵护,一树一藤长得十分旺盛,相得益彰。袁枚在任三年,政绩卓著,颇得民心。公元1788年,已经七十三岁的袁枚受当地知名人士的联名盛邀,重返故土,游览过虞姬庙后,实在割舍不下二株亲手所植之树,对参天槐树和绿荫如盖荚果累累的紫藤抚摸再三,不忍离去,当即写下《重到沭阳图记》。对此一槐一藤,沭阳人民关心备至,亲切地称之为“袁公藤”、“袁公槐”。公元2004年,沭阳县政府为推进城市化进程,决定将原县府大院土地使用权出让给浙江海宁鸿翔房地产开发集团开发房地产住宅小区,取名“紫藤花园”。此时,院内饱经250年风风雨雨,袁枚亲手植下的二株古树名木,长势渐渐衰颓。到2004年底,国槐已枯亡,紫藤也枯枝压顶,叶黄根腐,在一片废墟与杂草中呻吟,奄奄一息。紫藤即将枯亡的消息牵动了沭阳百万人民的心,受政府委派,笔者试着努力复壮。经仔仔细细观察调查,发现紫藤立地环境恶劣是其垂危的主要因素。征得浙江老板的同意后,相继采取以下拯救措施: 彻底清理紫藤周边建筑垃圾和没膝杂草;掘地三尺,全面更换紫藤根部土壤,清出陈年碎砖碎瓦,和已经很少有机质养分的陈年土壤,换上来自耕作层的黄砂壤土。并抬高立地,尤其是紫藤根部标高,以防涝害渍害;清理枯藤死枝,重剪病虫枝、竞争枝、徒长枝;增施氮磷钾复合肥,补充紫藤复壮生长必需的营养物质;连续防病治虫,尤其是食叶害虫对紫藤的危害;顺应紫藤的生态学特点,在国槐枯亡失去攀援依附物后,即时搭建临时支架,供其攀援。后由建设业主改为永久性钢木结构的随园形支架。 历经一年零六个月的精心呵护,二00六年阳春三月,原本奄奄一息的紫藤,在地径53.4厘米瘤纹嶙峋,表同虬龙,弯弯曲曲的主干上,伸条舒叶,绿荫蒙茸,一串一串淡紫色蝶形花掛满廊架。253岁的“袁公藤”复壮成功了。
编辑:admin |
阅读: 次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