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学术思想|风景园林师-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朱建宁: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节约型园林
[日期:2008-10-28]  来源:中国风景园林网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每做一个项目会希望从原有土地自然资源条件和现有的状况出发,针对问题提出整治的措施,形成自然形的空间,形成人民接触自然的环境,从这个公园而言,从山体情况出发,对山体进行大规模的整治,使得山体能够向生态化和自然化方面发展。水体是园林建设中重要环节和因素,很多问题都是出在水方面的问题,我们希望每做一个项目希望按照自然的原则或者自然水体循环、净化的原则处理水系,把经过人工破坏或者改造河流或者渠道,甚至零散的水面能够串连起来,能够形成完整的水系,原有的孤零的水系水体形成自然的片段,通过完整的规划串连在一起,形成自我循环和净化的体系,能够发挥水体真正的功能。

  每当我们改变产地进行设计的时候,我们会考虑场地存在必要性和可能性,这就是文化的体现。在义乌市的项目,我们可以看到,在几千年历史发展过程当中,都会把土地分成几种类型,首先保护河流,这是生命线,利用河流边上最肥沃的土地作为生产用地种粮食和提供生活,把村庄或者生活居住的地方布置在山坡的山脚下,这一部分相对比较高一些,不至于受到洪水的淹没,同时保护背景山林地作为经济来源包括药材和烧的炭火等。河流、河床、山谷到山坡地到山丘这样一种层次形成几千年很合理的应用方式,在这个项目当中也可以考虑,在城市化没有完全扩展到这个区域的时候,我们也希望能够展示一种土地生产能力,保留一部分农田的做法,使得这部分能够形成真正展示土壤生产能力的区域。

  通过水土改善形成自然环境之后,我们再利用当地生产乡土材料包括材、石材、材甚至砖瓦形成人类活动的区域,通过对地方材料的挖掘展示对地方自然文化认识的途径,

  有关城市生态环境治理方面,我觉得目前来说一个非常紧迫的任务,第三个内容,就是要建立非常有效的城市防护体系,这实际上也是城市园林绿地系统规划重要的组成部分,现在我们的园林绿化建设很多情况之下还是一种点状的建设和孤立的建设,没有形成完整的保护的体系,园林绿地系统方面,说了很多年,体系的建设,非常不完善,甚至我个人建议,在评审园林城市或者生态园林城市的时候,我们应该考虑绿地系统规划实施率作为一个重要的指标,一下子可以看出水平非常大的差别,绿地系统规划通常做得非常完善,但是在实施的时候,完善的体系并没有能够建立,这是非常大的缺失。城市生态环境在退化,而且城市生态环境的污染也逐渐在向乡村转移,使得原来可以依赖乡村自然背景也在逐渐丧失和下降,导致城市和乡村对整体自然或者自然灾害抵抗能力也在下降,使得城市里面生活居民工作和身心健康受到很大的威胁。从这方面来讲,首先需要从城市环境的整体角度出发,建立一些完善的城市园林绿地的防护体系,甚至我们在园林绿地系统规划的角度上,还要从城市污染源的角度,噪声甚至城市主导风向和日照源头出发,有针对性布置园林绿地,使得园林建设更加科学、有效,更加有针对性,真正发挥园林绿化的环境效益。

  热导效应

  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人与自然的和谐,每个人都会挂在嘴边上,天天都在说人与自然的和谐,每做一个项目都说我们是在人与自然和谐的问题,但是反映在设计当中的时候,反映在建设当中的时候,实际上这方面的反映并不是那么充分。从现在来看,尤其是工业文明发展,导致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越来越疏离,导致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加剧,实际上怎么样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全人类共同关心的问题,也是建设节约型社会核心的问题,实际上也是可持续发展核心,前面几位专家谈到的例子或者观点都是在谈怎么样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这是园林里面首先要表现的主题,园林从历史上开始出现园林就是自然观的艺术,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自然观的转变,自然观的转变决定园林的类型和形式上的变化,中国人有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传统。建设和谐型园林,与时俱进,开拓人与自然和谐新的内涵,重新定义什么是人与自然的和谐,什么是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和谐,这是建设在洪泛区的学校,一方面保留洪水的通道,另外利用高地进入学校,怎么样尊重自然能力的情况之下,开展人类的活动,实际上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因此在我们做的项目里面,都会考虑改善生态环境,同时利用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人类服务进行一些工作,这是森林公园的整治,分了三期进行整治,第一期对现有林地的保护和整治,我们大家知道秦皇岛的森林公园边上建了森林野生动物园,建设十多年之后,对生态环境产生非常大的影响,导致植被死亡和退化,我们的工作就是怎样促进现有林地更新,这是一个主要性的工作。第二个是对现有水系进行一些整治和治理。第三,对边上不合理的利用水方式进行调整,尤其是过去人工开挖鱼塘造成对水资源不合理的利用和二次污染,从三个方面出发形成整个设计程序和产生的结果。种植一些乡土树木,尤其是适应性非常强花的引入,形成多样性的植物环境。

  对鱼塘和水系进行一些整治,使得一些自然化的改造形成一种既能够改善水质,能够吸引更多鸟类的环境,同时也能够给人提供亲近自然的场所,这是水生植物没有种植之前形成的景色,在园林建设从能力出发,把水土的改善作为设计的基础,通过水土的改善能够形成更好的休憩空间和人和自然相和谐的环境。从人与自然和谐方面来说,我个人认为有三个方面的工作需要我们重视,和去做,首先考虑领土景观和谐统一,领土景观的和谐统一是一个国家神圣不可侵犯的任务,我们有一个强大的军队,保证我们的领土的完整与统一,但是对于领土景观完整和统一,现在是最大的问题。我们的城市已经开始习惯把世界各地的建筑景观搬到我们城市里面,我们园林也是一样子,把一些理想不管是国内还是外地的,我们想把理想的景观模式改变,能够搬到我们的设计场地里面,形成理想的环境,经常和场地原有自然属性相违背,导致原有自然属性丧失,理想景观模式的引入,可以看成外来景观的入侵甚至生物多样性发生外来物种入侵有着同样灾害的问题,在建设过程当中,更多地考虑整体景观风貌,包括城市,城市周边的地区和自然怎样形成完整领土景观,一看就是中国的景色,而不是从其他国家搬过来的景色,需要考虑领土景观统一性和和谐性和特色的时候,现在看到领土景观都是支离破碎遭到破坏的景观,甚至不合理利用的方式,在我们做的项目里面,有时候把历史往前推一千年甚至更高的时期,寻找那个时期比较典型的自然地理景观,把自然地理景观作为设计的园区,这是株洲天池公园设计,株洲古时香江过而多沙洲,当地多产又称株洲,希望把沙洲和湘江过充分水资源的条件结合在一起,利用边缘效应生态原理形成一系列的绿洲,通过绿洲起到净化水质甚至隔离铁路噪音,通过水面减震的功能,地表水也希望能够通过绿洲增加,增加水和土的接触面,以改善水质。

  在目前公园还没有被周边城市化的情况之下,我们考虑没有把这部分变成大面积的草林和树林、草地的情况之下,能够保留原有土地利用方式,能够在解决人使用基础之上,能够保留土地原有的功能,我个人建议在不了解或者没有更好土地利用方式的时候,我们保留土地以及比较合理的利用方式,原有的利用方式,可能也是一种建设节约型园林的表现。

  这是在原有的水面上,实际上也是下雨所形成的积水,通过原有水面增加的岛和种植水生植物形成沙洲的感觉和地方的景观特征,同时也能起到净化水体的作用,实际上还是从水土治理角度出发,作为设计的基础和设计的先决条件。

  对原有山谷里面零散水塘和水系也采用贯穿便装水槽的组织方式加强水的循环和流动,促进水体的更新,使得水质的转变和改善能够成为设计的基础,对领土的和谐和领土的景观特色的体现。

  形成自然的更加合理的利用方式,从科学的角度分析现有土地,现有的领土自然条件,现有的自然状况和可利用的方式或者说需要重点改造的方面,我们可以看到,这是我们曾经做得天津城市生态环境的研究,选取了几个图片,根据地表水,地下水,水土污染的情况,土壤的类型,土壤退化的条件,现有的植物,现有动物的分布,甚至降雨的条件,把各种自然条件结合在一起,首先形成土地的生态适宜性的分析,我个人认为,这是我们城市发展,甚至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编制最重要的基础,这是因地制宜的体现。像医生一样,对人体做一个全面的分析,通过分析之后,把土地分成五种类型,最适宜自然,适宜自然、适宜自然、不适宜自然等五个区域,从发展的角度来说,土地利用的角度来说,把最不适宜自然区域作为最先建设的地方,同时对每一个地块进行分析和研究,指出以后使用的方向和需要注意的问题。

  节约型园林建设首先需要有一个非常深入细致的基础资料的调研,使得对我们所拥有的领土有一个深入全面的认识,这方面的工作在全国各地开展非常不普遍,而且资料非常不全,而且也不够详尽,下一步可能是我们工作的重点,也就是说资料调研的工作,没有这样一个调研工作,谈生物多样性的问题、生态园林的问题、生态园林城市的问题,实际上都是空话。

  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早在十八世纪受中国园林的影响,欧洲也开始进入自然式造园的阶段,英国非常著名的诗人波普就认为造园首先要追随自然,而且要告诫世人无论如何不能忘却自然。德国非常著名的美学家苏尔策也认为,造园是从大自然中直接派生的技艺,大自然本身就是完美无缺的造园家,两个世纪以来很多先驱人物强调怎样学习自然,从自然中提取我们的设计元素,使得设计和自然相和谐,在做设计的时候,都是在考虑怎么样能够尊重原有自然环境,在原有自然环境之下,怎么样能够保存原有的原居民生活模式和生产方式的基础之上开展人类活动,这是我们所做厦门园博会主题园,就是想作为一个尝试,有没有可能保留过去已经运行50年的鱼塘或者一组鱼塘,同时利用它也能开展园林的建设,在鱼塘上面假设一层,采用叠加的方式,把地表留给自然和鱼类和原有水生植物,架的一层上面形成人的活动区域,甚至保留一些柱子留给鸟类停靠、驻足、休憩的区域,怎样实现原有自然居民和人的和谐,实际上我们的设计,节约型园林设计,我们的设计不是改变一个场地,把这个场地改变得和原来完全不一样,形成一个新的东西,而是使得我们的生活能够融入原有的环境和场地,这才是一种真正的和谐。

  在我们的设计里面,我们都希望能够把原有的场地的特性能够充分发挥,能够改善原有的环境,能够创造出自然环境,使得这种自然环境能够被城市居民所喜欢,能够被城市居民所使用,这是我们看到日照银河公园,在废弃采石场上面,利用雨水灌输形成的水面形成的公园,在这个公园里面留下很多历史记忆,设计做了两方面的工作,一是在现有非常贫瘠土壤上进行土壤改良,铺了一些种植土,种植一些树木,在没种植树木之前种了一些野花,形成岩石山上形成一些植物景色,另一方面的工作,沿着水面浅水的地方做了一些散步平台,在平台的地方利用浅水做了各种各样的水生植物,使得我们能够在过去采石场上行走,能够欣赏水生植物经过裁决之后形成的石壁,看看祖先前辈的生活方式,我们的设计换了一些方式发现场地的景观美或者场地原有的特征和人文特征,而不是把场地完全改变,尊重已有场地条件,尊重场地原有的元素和原有的条件和肌理,巧妙把人类的活动融入自然环境里面,最终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非常感谢大家。

编辑:songgaofeng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