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浙园林产业交易成为两地合作典范-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沪浙园林产业交易成为两地合作典范
[日期:2008-03-12]  来源:文汇报  作者:万润龙   发表评论(0)打印



   这两天,地处杭州萧山的浙江(中国)花木城里车水马龙,至少有3万名来自海内外的客商来光顾了这个花市场。正在这里举办的沪浙园林绿化产业交易会暨浙江萧山花木节对花农、花木经营者和城市园林管理者都是难得的机会。尽管327个摊位已经比去年大大增加,但根本无法满足需求,迟到者不甘失去机会,把装满花木的汽车在花木城里一停,竖几块价目牌,很快就会有人问津。
    
    昨天傍晚,萧山区农业局副局长施海勇告诉本报记者,两天来上海客商在花木城签下的意向成交合同已经超过3.3亿元,而其他各类集团和非集团的成交更加可观。记者随即向施海勇和上海市园林绿化协会秘书长许卫星请教了同一个问题:在长三角一体化的进程中,不少部门依然以行政区划为界,画地为牢,设置隔阂,而沪浙两地的园林绿化产业为何能无缝对接,和谐共赢?
    
    许卫星秘书长告诉记者,关键在于观念的改变。他表示,上海是中国最大的苗木消费城市之一,近8年来,上海绿化建设的总量超过了前50年的建设总和,今年市区人均绿地会达到12平方米。已经成为国家园林城市的上海在2010年前还将建设上百个绿化项目,尤其是世博园、西部公园、辰山植物园等大型绿地的兴建,需要大量的苗木。在上海市没有更多的土地来生产、储备苗木的情况下,要解决苗木短缺和苗木品种单一的问题,向上海周边区域寻求苗源势在必行。“是萧山和浙江的花农、苗农帮了上海的忙,我们应该感谢他们。”
    
    施海勇副局长却从另一角度认知:萧山花木节前两届的人气并不旺。2006年,上海市园林绿化行业协会一起参与,冠名为沪浙园林绿化产业交易会,上海协会带领50多位园林采购商赴会。加上上海协会利用他们园林在线的平台事先做了大量宣传,首届交易会办得红红火火。而交易会的载体中国花木城更是获益良多,两年来,至少有6万5千名客商光顾了花木城,成交超过5亿元,参展商已经跨越了上海和浙江,波及华东、华南、华中等15个省市和新西兰、美国等国。萧山的花木产业也进入了历史最快发展时期,全萧山的花木种植面积已经超过15万亩,从事种植业的企业达500家,农户达3万户,6万余农民在从事花木种植,光从事花木营销的企业和农户就有3000多家,园林施工企业69家,每年从萧山中国花木城卖到各地的花木超过9亿元,而园林施工达20亿元。萧山已经形成了育种、种植、营销、施工、养护及科研各环节齐备的花木产业链。“这得益于上海的支持,如果没有上海的支持,我们的产业不可能做得那么大!”
    
    本报记者  日前曾与萧山区委副书记、区长郑荣胜探讨过同一话题。郑区长表示,萧山的园林绿化产业交易会已经成为华东地区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苗木展览盛会,其“区域联动、采购交易、供需对接、设计引导”的办展模式已经成为沪浙合作的成功典范。之所以能够成功,主要原因是沪浙两地完全从产业互补而不是拘泥于区域分割携手合作。“我们是完全的供需对接,是完全的以产业发展为导向,是完全的互助互利。因上海同行的大气造就的这个交易平台,为我国花木产业结构的调整,对花木品种的优化发挥了至关重要的引领作用。”
    
    许卫星秘书长告诉本报记者  ,这次交易会结束后,上海和浙江的同行已经达成共识:拓展交易会的外延和内涵,明年的交易会,将从“沪浙”扩展到“长三角”或者“华东”,“我们的合作区域将更广阔,上海这座国家级园林城市才能更名副其实!”
编辑:jojo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