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灾减灾,牵动两院院士心(图)-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防灾减灾,牵动两院院士心(图)
[日期:2008-06-27]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发表评论(0)打印



——如何将自然灾害损失减到最低
 

  近年来频繁发生的自然灾害,引起了全社会的普遍关注。特别是“5·12”汶川大地震,使科学防灾减灾的重要性更加凸现。如何发挥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有效防范和抵御自然灾害,将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程度,是广大科技工作者必须面对的现实而紧迫的重大课题,也是这次两院院士大会的重要议题。为此,我们推出了这组稿件。

  编者

  “科学应对自然灾害、最大限度地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连日来,在北京参加两院院士大会的院士们围绕科学防灾减灾这一话题,纷纷建言献策。

  自然灾害频繁肆虐

  科技界面临三大任务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路甬祥院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认为,洪水、雪灾、地震等频繁发生的特大自然灾害,向科技工作者提出了三大任务:一是要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认知,二是为防灾减灾提供技术支撑,三是全面提升我国防灾减灾能力。

  “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和演变有其自身的规律和特点,只有深刻认识自然规律、人与自然相互作用的规律,才能为科学预测与预防自然灾害提供理论依据。”路甬祥认为,为防灾减灾提供科学认知,应重点研究危害大、破坏性强、影响面广的重大自然灾害,包括地震、泥石流、海啸、台风、洪水、水土流失、干旱等,认识其孕育、发生、发展、演变和时空分布特征及其变化规律,以及灾种之间、灾害与生态环境、灾害与社会经济发展之间的相互关系。

  路甬祥认为,在灾害的监测和预警方面,要综合运用遥感、地理信息、定位和网络通讯等技术,研发相关关键防控技术与定量监测技术,建立综合监测体系,及时捕捉各种异常现象的发生,严密跟踪其发生发展过程和变化趋势;在灾害的预测预报方面,应重点围绕对气象、地质、地震等重大灾害,研发相关预测预报技术、方法和手段,提高对重大灾害的预测预报水平;在防灾减灾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方面,应运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技术、新材料、空间技术等,开发防灾减灾新装备和新产品。

  从总体上看,我国科技防灾减灾能力还不能适应所面临的自然灾害的严峻挑战,主要表现在相关理论研究比较薄弱、监测预警手段不足、现场救治技术装备水平还比较落后等。路甬祥认为“从长远来看,必须进一步加强相关科技创新与系统建设,大幅提升我国防灾减灾能力,包括自然灾害监测与预警体系的能力建设、国家综合减灾与风险管理信息共享平台建设等。”

  开展基础、前瞻研究

  早日攻克世界性难关

  “要想做到这一点,必须扎实开展基础研究,摸清自然灾害的孕育、发生机理。”滕吉文院士认为,“虽然地震重大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目前还是没有攻克的世界性难题,但我们不能因此放弃。只要我们找准问题的切入点,一步步逼近,就有可能到达科学的彼岸。”

  “在地震等重大灾害的预测预报问题上,要鼓励不同的研究方法。”中科院遥感应用研究所的李小文院士说,应在国家这一层面上统一协调、组织,合理分配资源,倡导彼此欣赏、相互合作,避免恶性竞争。“大家都知道著名的‘蝴蝶效应’理论――南美洲的一只蝴蝶扇了一下翅膀,过一定时间以后,美国的得克萨斯州就会刮起龙卷风。可以说,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过程都符合‘蝴蝶效应’理论,是非线性的复杂系统,同时需要相当长时间的数据积累。因此,国家应保持长期稳定的投入,让科学家能够坚持做下去。”

  “2004年的印度洋海啸和今年春天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都是十分出人意料的,可以说全世界的科学家都没有料到。这就给我们一个警示:科学研究一定要有前瞻性。”刘嘉麒院士说,中国有句俗话叫有备无患,如果你准“备”得好一点,“患”就少一点。

  “除了前瞻性,还应十分注意自然灾害孕育发生的系统性,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关起门来搞某种自然灾害的研究。”中科院青藏研究所所长姚檀栋院士认为,青藏高原可以说是一只巨大的“蝴蝶”,1998年的长江大洪水、去年的重庆干旱、今年的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汶川特大地震,都与青藏高原地表、地貌和内部的变化关系密切。

  “因此,我们对自然灾害的研究应该有更广阔的视野,除了研究某个地方的某种自然灾害自身,还要研究与之相关的地域生态环境的变化。”据姚檀栋介绍,在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布设了15个青藏高原地表过程与环境变化观测研究平台。“我们的计划是布置21个观测平台,以这些平台为依托,进行气象、环境、地质等多个领域的研究,从而为研究各类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提供更多的数据、知识储备。”

  建立高效应急机制

  提高公众避灾本领

  “在要加强对自然灾害的预测预报研究的同时,也要重视建立成熟、高效的应急体制和机制,这对防灾减灾至关重要。”多位院士发出了这样的呼吁。

  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建议,相关部门在“和平时期”就应该设计出发生地震等自然灾害时的救治预案,确定指挥和专业技术人员,专门储存物资装备、通信器材等。相关人员要进行模拟训练,做到各司其职、临阵不慌。

  “直接威胁群众生命的不是地震本身,而是地震引发的建筑物倒塌。”多位工程院院士表示,应当把建筑质量问题提高到一个新的高度,使其防震抗灾能力能够得到更加有效的保证。

  “同时,也要考虑到我国是发展中国家的国情,统筹考虑灾害防治问题,拿出综合治理的解决办法。”何继善院士认为,一味增加土、水利等工程的抗震系数并不是一个非常具有操作性的做法,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一些简单、经济的手段,来有效提高工程设施的防震抗灾能力。

  “普及各种灾害知识非常重要,要教大家如何防范。通过这次地震,应该把向全国人民普及防灾知识当作一件大事抓紧抓好,提高他们躲避自然灾害的本领。”何继善院士说。

  近40年全球一些重大自然灾害(延伸阅读)

  2008年5月,中国四川汶川发生8级大地震,地震已造成近7万人遇难,失踪人数超过1.8万。

  2008年5月,强热带风暴“纳尔吉斯”袭击缅甸,造成超过8万人死亡,5万多人失踪。

  2005年10月,巴基斯坦北部发生里氏7.6级地震,大约7.8万人死亡。

  2005年8月,飓风“卡特里娜”登陆美国南部沿海地区,造成1300多人死亡,100多万人流离失所。

  2004年12月,由里氏9.0级地震引发的印度洋海啸导致南亚10多个国家23万人死亡。

  2003年12月,伊朗东南部发生里氏6.5级地震,2.6万人死亡。

  1999年8月,土耳其西部发生里氏7.4级地震,致死1.7万人。

  1998年10月,飓风“米奇”登陆中美洲,9000人死亡。

  1991年4月,强热带风暴在孟加拉国致死14万人。

  1990年6月,伊朗西北部发生里氏7.7级地震,5万人遇难。

  1976年7月,中国唐山发生里氏7.8级地震,超过24万人遇难身亡。

  1970年11月,强热带风暴在孟加拉国致死30万人。

 

编辑:songgaofeng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