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打造“水乡林城”12亿新建48个城市公园-国内动态|园林动态-中国风景园林网-中国风景园林领先综合门户
武汉打造“水乡林城”12亿新建48个城市公园
[日期:2008-07-11]  来源:楚天都市报  作者:见习记者刘茜 实习生廖玉锦 通讯员汤鹏   发表评论(0)打印



    7年后,从空中看武汉,不仅仅有幢幢漂亮高楼,更有成片成片的绿色树林。昨日,从武汉市林业局传出消息,《武汉市创建国家森林城市总体规划》通过专家评审,力争2015年使全市森林覆盖率达到30%。“武汉要创建的森林城市,就是把各种森林交织成林网,把江河湖沟连成水网,引入城市,使城市林水交错。”昨日,国家林业局城市林业研究中心主任王成说,武汉森林城市的概念就是“水乡林城,生态武汉”。林水相依,林水相连,依水建林,以林涵水,把森林和湿地引进城市,达到林在城中、城在林中、城湖交错的效果。

    武汉市准备用7年时间,投入123.49亿元,力争到2015年,使全市森林覆盖率由去年的26.47%增加到30%。城区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1%,绿地率达到35%以上。建成区人均公共绿地增加到14.4平方米。“国家森林城市”是国家林业局等部门联合举办的评选活动。目前,全国只有贵阳、长沙、沈阳、包头、成都、许昌、临安等7个城市获得这一荣誉。

    昨日,中国科学院、国家林业局组成的专家组一致通过此规划,建议武汉市政府按有关程序批准实施。

  【绿化菜单】

    12亿新建48个城市公园

    再建3处江滩,营造堤岸风景

    昨日,创建森林城市总体规划公布了主城区的绿化清单,三镇绿岛建设工程将投资12.2亿元,建设48个城市公园和11片城市小森林,建设面积2715万平方米,相当于59个解放公园。

    继续完善九峰城市森林保护区、东湖风景区及解放公园、中山公园等18个城中公园的绿化建设,使其成为“三镇绿岛”的主体。

    新建或续建后湖、汉水等48个公园或广场(如下表)。在园内增设体育、文化设施,为居民提供绿色掩映的生态休闲空间。

    新建城中森林小片林11处,建设小森林面积25.25公顷。

    以江滩公园、堤岸风景林建设为主体。到2009年规划新建江滩公园3处(琴断口江滩公园、四新江滩公园、白沙洲江滩公园),共174.44公顷;建设堤岸风景林1800公顷。

    主城区新建市级公园规划

    合计2084.82公顷

    江岸区:后湖公园、塔子湖公园

    江汉区:王家墩公园

    硚口区:长丰公园、汉水公园、海公园

    汉阳区:墨水湖公园、米粮山(游乐)公园、南太子湖体育公园、四新望江公园、四新公园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三角湖公园、汤湖郊野公园

    武昌区:沙湖公园、罗家港公园

    青山区:白洋湖公园、杨春湖公园、园林路公园、北洋桥公园

    洪山区:关东公园、南湖公园、野芷湖公园、巡司河(风情)公园

    主城区新建区级公园规划

    合计604.94公顷

    江汉区:北湖公园、后襄河公园、新华公园

    硚口区:堤南公园、陈家墩滨水公园

    江岸区:谌家矶公园

    汉阳区:汉钢公园、小磨山公园、北太子湖公园

    武汉经济技术开发区:万家湖公园、泰合公园、望江公园

    青山区:青山港公园、武钢公园、南干渠公园、戴家湖公园

    武昌区:晒湖公园、水果湖公园、东亭公园、沙湖港公园

    洪山区:白沙洲公园、鲁巷公园、雄楚公园、民政公园

    东湖高新开发区:庙山公园


  【武汉特色】

    森林城市的“第六种模式”

    百湖之市,林中有湖

    “滨湖滨水的武汉要打造出森林城市的第六种模式。”昨日,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文华说,武汉市是“百湖之市”,森林城市建设要坚持走林水结合的道路,充分利用自身的水域资源。

    武汉市林业局透露,全市现有自然湖泊147个。全市湖泊水域面积达779.6平方公里,占全市总面积的10%。武汉湿地面积有3196平方公里,是全国内陆湿地面积最大的城市之一。

    李文华说,在已经成为国家森林城市的7个城市中,沈阳是生态环境治理型的城市,其他城市重点在扩展生存发展空间和推动文明转型,包头主打“水资源节约”牌,许昌走产业支撑型道路。武汉市的“水乡林城”可称之为第六种模式。

    据了解,武汉市将规划建设7处湿地保护区,建设面积35424公顷,包括新洲涨渡湖湿地保护区、黄陂湖湿地保护区、日光湖湿地保护区等。在14个主要湖泊的水岸线陆地20米范围内建设环湖水岸生态林带,规划湖滨绿化面积共762公顷。

    【整体布局】

    “8+1”城市圈构成“蝶恋花”

    绿线串珠,连起森林生态网

    “武汉市像一只美丽的彩蝶。”昨日的评审会上,国家林业局城市林业研究中心主任王成向记者形象地描述了武汉森林城市的布局:

    武汉市的上翼是低山丘陵,下翼是平原水网湿地,中心是城市发展区的核心地带。长江干流构成的生态水轴和九峰-蛇山-龟山构成的生态林轴,是武汉市的“二轴”。呈岛状分布的森林、湿地是城市的“绿珠”。骨干道路、河流等林水生态廊道是城市的“绿线”。

    通过“绿线串珠”,使武汉这只蝴蝶的两翼与中心城区有机地“珠连翼合”,构建城市森林生态网络。“这只彩蝶停落在一朵梅花之上,构成了‘蝶恋花’格局。”王成说,从整个武汉城市圈来看,大别山、桐柏山等森林片区构成5个绿色花瓣,长江、汉水及其湿地水网构成蓝色花柄和枝干,森林湿地组团构成黄色花蕊,1+8的城市发展区构成红色花蕊,水系、道路防护林带构成绿色脉络。

  【规划目标】

    抢救“森林活化石”,让市民亲近绿树

    出门500米,可见休闲绿地

    “创森林城市是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让市民亲近森林。”昨日,评审专家数次提到一个词“亲民”。

    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文华说,在国家规定的森林城市的38项指标之外,武汉市首次提出了三大亲民指标:人均生态游憩地面积、湿地覆盖率、生态用地比率。

    武汉市林业局创森办高级工程师孙巧峰称,武汉将在现有金银湖、杜公湖两大湿地公园的基础上,3年内新建或续建黄陂日光湖、江夏汤逊湖、新洲马泽湖、东湖4大湿地公园。以服务居民500米出行半径为目标,新增建设一批10000平方米以上规模森林绿地。“2015年,全市人均生态游憩地面积将由去年的36.83平方米,提高到70.02平方米。”孙巧峰说,武汉有望成为一所没有门票和围墙的公园。

    此外,武汉市创新性地提出湿地覆盖率、生态用地比率。湿地是“城市之肺”,武汉市拥有3196平方公里湿地,要将湿地覆盖率稳定在23.83%。生态用地比率由去年的52.77%提高到2015年的58.39%。

    “古树名见证了一个城市的历史发展过程,应该进行全面保护。”昨日,记者从评审会上获悉,武汉市境内现存987株古树名木,其中黄陂区有600株。武汉市政府将安排专项资金落实管护费用,推出古树名木和绿地认养机制。

  【专家声音】

    国家林业局宣传办副主任叶智:武汉的森林城市建设应从历史发展、地方文化等方面设计自己的模式。多选用武汉本地树种,城乡投资上不应该有差别。

    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黄亚平:建议二环路、中环路、外环路的绿化建设更加细化,分区分片提出具体的规划要点。

    湖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院长宋丛文:主城区绿化特色还不够明显,建议设计体现鲜明的武汉特色。

    成都市林业和园林局副局长叶浪:现在的森林城市建设,最重要特征是亲近自然,减少人工干预,实现低成本建设和零成本管护。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李文华:森林城市建设是让全民受益的事情,公园也该向老百姓免费开放。

 

编辑:Aggie | 阅读:
【 已有(0)位网友发表了看法  点击查看
网友评论(调用5条)  更多评论(0)
表情: 姓名: 字数
点评:
       
  • 请尊重网上道德,遵守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导致的法律责任
  • 本站有权保留或删除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 参与评论即表明您已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最新推荐
企业服务
');var k=9; -->